世良情感网

法国空军司令的儿子米里拜尔,从1976年开始无偿资助中国学生留学,只不过有一个特

法国空军司令的儿子米里拜尔,从1976年开始无偿资助中国学生留学,只不过有一个特殊的要求,那就是自己所资助过的学生,完成学业后必须回中国! 2015年秋天,西安这座城市显得格外宁静庄重,一位为中国付出所有的法国学者,永远离开了人世。 他,就是让·德·米里拜尔,一个与西安这座千年古都结下不解之缘的名字。 回溯米里拜尔的过往,你会发现,他的人生轨迹就像是一场不断探索的旅程,从西方到东方,从个人到社会,最终回归心灵的故乡。 米里拜尔的身世非常显赫,祖父和父亲都是法国空军的重要人物。 然而,与家族的军政背景不同,米里拜尔从小就对政治和军事毫无兴趣,他渴望的是自由,是探索未知的世界。 每到一处,米里拜尔都是深入当地,体验不同的文化,学习当地的语言,与当地人打成一片。 正是在这段不断探索的旅程中,米里拜尔对东方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中国,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国度,深深地吸引着他。 1968年,米里拜尔首次到达中国,第一站就是香港。 当时中国内地尚未完全开放,但他依然被中国人民的热情和友好所感染。 他决定留下来,学习中文,为将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做好准备。 八年后,中法关系破冰,两国签署友好交流协议。 后来他前往陕西各地进行调查,最终写下了《明代陕西地方官吏制度》。 这部作品填补了法国学界在该领域的空白,也奠定了米里拜尔在中国学术界的地位。 然而,米里拜尔对中国的贡献远不止于学术研究。 看到学生们学习条件艰苦,米里拜尔毫不犹豫地自掏腰包,为学校购买了录音机、电视机等设备,甚至连自己的工资都主动放弃,全部捐赠给了学校。 他还资助了70多名中国学生到法国留学,还把自己的住宿免费提供给他们居住。 “学成后,一定要回到中国!” 在他心中,中国不仅仅是他研究的对象,更是他深爱的第二故乡。 为了帮助杨晨光更好地学习西医,米里拜尔不仅亲自带他前往法国留学,还积极为他争取奖学金。 同时,他还根据自己的理解,撰写了《简明中医外科学》等著作,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医的理念和疗效。 米里拜尔在中法文化交流方面的努力,法国政府表示了肯定。 米里拜尔退休后没有回法国养老,而是留在了他深爱的中国西安。 他申请了中国的永居证,最后终于拿到了。 晚年的米里拜尔依然保持着简朴的生活作风。 他把所有的积蓄都捐赠给了需要帮助的人,自己却过着近乎“苦行僧”般的生活。 2015年10月10日,米里拜尔在西安逝世,享年96岁,去世前他将自己的遗体捐赠出去。 这位老人,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米里拜尔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学者对知识的渴望,对不同文化的包容,以及对中国人民的无私的爱。 他的生活不仅走过了很多地方,还跨越了不同的文化。 他用自己的行动,架起了一座中法文化交流的桥梁,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 米里拜尔的离开,不仅让西安失去了宝贵的人才,也让中国少了一位优秀的人物。 让我们记住这位可敬的老人,记住他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也让我们学习他的精神,用开放的心态去拥抱世界,用实际行动去关爱他人。

评论列表

上帝之手飞哥
上帝之手飞哥 3
2024-10-21 18:42
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