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渐起,令尿毒症患者难受的季节又来了。
“痒起来像浑身爬满蚂蚁,把全身皮肤都抓烂了”。广东省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叶智明教授介绍,慢性肾脏病相关瘙痒目前在临床上被严重低估。数据显示,慢性肾脏病患者瘙痒发生率达40%—70%。随着研究深入,新药盐酸纳呋拉啡有望为慢性肾脏病患者一解瘙痒之苦。
被严重低估的“瘙痒”
据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最新数据,我国慢性肾脏病患者现有1.32亿,透析患者总人数已经突破100万人。
随着患者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时间的延长,瘙痒的症状往往逐渐加重。研究报告称,高达85%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会遭受慢性瘙痒。大型国际透析结果和实践模式研究(DOPPS)在2012年至2015年进行的后续研究(DOPPSV)中,共涉及17个国家的6,256名患者,显示中度至重度瘙痒的患者比例达37%。
叶智明介绍,慢性肾脏病相关瘙痒是一种与慢性肾脏病紧密相关的常见皮肤症状,瘙痒常表现为皮肤大面积的不连续区域瘙痒,双侧对称分布,往往持续、反复发作。
以往,临床上会通过局部治疗、光疗、抗组胺药和周围神经病变药物等多种治疗手段来缓解瘙痒症状,但效果均不太理想。
叶智明接诊过大量慢性肾脏病患者,发现尿毒症患者长期的夜间抓挠,不仅易诱发血管感染、不利于血压控制,而且休息不足还会影响情绪,甚至出现严重的精神疾病。“瘙痒症状会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增加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风险。”
多属中枢神经性瘙痒
广东省透析人数占全国的近11%,是中国透析人数最多的省份。叶智明所在的广东省人民医院,目前血透患者约500人,腹透也将近400人,这些患者大多深受皮肤瘙痒的困扰。
目前,慢性肾脏病相关瘙痒的确切发病机制仍然不明确。业内普遍认为,可能与皮肤干燥、炎症性作用、尿毒症毒素、钙磷代谢失衡、内源性κ受体和μ受体的失衡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治疗上也多考虑综合手段,比如用维生素E软膏给皮肤补水,再比如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等对症处理,对部分患者有一定疗效,但存在副作用。
“但总体而言,67%的瘙痒患者未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叶智明解释,痒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感官体验,其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此以往没有一种特效药物能够迅速且长期地控制瘙痒。
随着对瘙痒发病机制的不断研究,有望为慢性肾脏病相关瘙痒患者带来生活质量的显著改善。近年来,研究发现顽固性慢性肾脏病相关瘙痒多属于中枢神经性瘙痒,是由于μ受体过度激活所致,选择性激动中枢及外周κ受体可以有效抑制μ受体的过度激活,发挥止痒作用。例如,κ阿片受体激动剂比如盐酸纳呋拉啡,已经在国内临床用于慢性肾脏病相关瘙痒的治疗,为广大慢性肾脏病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
“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三期临床研究显示,血液透析瘙痒患者使用盐酸纳呋拉啡治疗7天,瘙痒评分严重程度变化显著优于安慰剂,另一项研究显示,盐酸纳呋拉治疗7天瘙痒评分下降幅度约为安慰剂组的2倍。”叶智明期待这个药物可以早日纳入医保,提高可及性,让患者睡上一个好觉。
链接
广州腹膜透析走在全国前列
所有慢性肾脏病,一旦进展到尿毒症阶段,都必须接受肾脏替代治疗。肾脏替代治疗包括肾脏移植、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由于肾脏移植受器官捐献以及费用的限制,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仍是主要治疗方式。截至2023年12月,全国血液透析患者约85万,腹膜透析患者约15万。
广州在腹膜透析领域走在全国前列,特别是2020年广东省人民医院在全国率先打造“智慧腹膜透析中心”,让患者无需频繁更换腹膜透析液,只需要晚上边睡觉边居家透析即可。
“随着透析技术以及护理的进步,通过科学管理透析不仅能延长患者的生命,还能显著提高生活质量,使患者能够恢复到接近正常人的生活状态。”叶智明举例,透析充分性与瘙痒症状严重程度呈明显负相关,在医生的指导下,增加透析次数、使用高通量透析器、血液灌流等措施均可以改善尿毒症瘙痒。
大部分肾病可防可治,关键在于“早”。叶智明呼吁市民重视定期的常规肾脏检查,如尿常规、肾功能检查,出现异常指标多加留心,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肥胖、有肾病家族史等肾脏病高风险人群。
采写:南都记者杨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