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铁粉在欧洲(下)他们穿越文化圈,因为中文爱上中医,也因为中医爱上中国

上观新闻 2024-10-21 19:08:15

从西班牙到希腊,从委映星到莫磊,这两个学中文又学中医的欧洲人穿越着文化圈,因为中医爱上中医,又因为中医爱上中国。

[委映星:体检时三位医生都很惊讶]

夏末秋初,晚上7时,巴塞罗那著名书店自由之家(CasadelLibre),西班牙语版《中华传统经典养生术》在此发布,与当地读者见面。一位红衣女士是当晚主持人,她用中文将格兰塔纳出版社社长凯亮思的话转达给到访的中医功法专家,“希望这套书能在西语世界建立起传统与现代、科技与人文关于健康生活的对话。”

她,就是这部汇集8种养生术、首发8000册的丛书译者——委映星(EstelVilarBofill)。她自言,虽然亲生父母都是西班牙本地人,但自己的五官从小有一点像亚洲人。“小时候甚至有人以为我是被收养的亚洲人,常常听到说我像中国人。”

委映星喜欢语言,并不止会汉语。她在巴塞罗那自治大学读完“英语与汉语翻译”本科,同时也学法语。曾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留学一年,专门读东亚哲学和非语言交流方法课程。她还在北京语言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修读对外汉语课程,共计两年。在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开放大学,她又攻读了文化管理硕士。

“虽然小时候没有接触过汉字,但我记得自己会玩创造字、指事字的游戏。”在她家里,有妈妈的西班牙语版《易经》和《道德经》,“尽管不怎么懂,却都喜欢看,也经常听妈妈讲‘中道’之理。”妈妈还经常练太极拳和气功,有时候委映星也会陪她去。

正因为外语天赋,她选择了翻译本科。“记得本科中我的汉语课是最难学的一门课,让自以为有外语方面天赋的我更加谦逊了。”委映星坦言,“让西方人的大脑来学习中文真不容易,自己感觉必须重新格式化大脑,甚至有一点疼。”但不管怎么样,她一直认真地学习汉语,而且越学越不想放弃,不想浪费自己的努力。当第一次去中国修汉语时,接触到中国教育方式,才慢慢开始习惯,慢慢开始享受,终于能真正开始使用这门语言。

除了外语,委映星从小对文学、舞蹈、音乐和自然科学比较感兴趣,虽然不算后来的职业,但一直是生活中重要部分。她年轻时试过各种各样的工作,甚至很多年没有稳定的工作,自己也不知道适合什么事业,在服务业、语言教育业、翻译业、艺术创作业等都难以找到意义。

当委映星开始学习气功后才明白,适合自己的事业在自己国家还没有官方的存在。“当我开始为对外气功课程做翻译时,中文已经学了好多年,才发觉翻译很有意义。”大学毕业后,委映星来到了中国,“我经常去做脚摩,对水土不服很有帮助。”她也参加一些太极拳等的课程,但没碰到适合老师。直到发现了有一个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气功研究所,她才经历了在气功领域寻找事业答案的特异体验。

2013到2018年这段时间,委映星在上中医气功所参加了不少关于养生气功的培训。具体学过好几种功法,比如:八段锦、六字诀、六合功、自发功、回春功、五行站桩等,当然还有中医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基础。

她说,在学习汉语和东方哲学的基础上,再来学习气功和中医并不很难。“中医和气功为我打开了新鲜的认识世界方式,为我从小仅仅习惯从物质角度去理解却没法解释的感受提供了理论框架,也提供了自我调整和修身养性的珍贵工具。”

这段“学艺”经历,也成全了她后来翻译《中华传统经典养生术》的缘分。因为市气功所的前任所长李洁正是新书的总策划、总主编,现任所长许峰也是总主编、作者之一,而其中大部分养生术都是委映星十年前在气功所学过的,比较熟悉它们的内容和内涵。

在委映星看来,人们练习太极拳和气功的原因分成几种:有的是身体不好来寻找治愈的帮助;有的是对功夫和特异功能感兴趣;还有的是想理解生命的本质,“我属于最后这类人。”对她来说,学习气功最有成就感的,是帮助别人“身体灵活、心灵安泰”的能力越来越强。而对于她自身,内在的世界也越来越宽广,越来越清晰;外在的世界则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美丽。

她开始练功的时候,表面上看似身体很健康,又很快发现身心改善的效果,特别是在情绪方面。“原来我是个容易哭出来的姑娘,感情方面很敏感;现在我依旧很敏感,但情绪稳定多了。”她说,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小毛小病也比较容易好转。

于是,在父母的家乡、外婆和外公的老房子里,委映星建立了西班牙啦蓝泰纳整体健康中心——啦蓝泰纳(laLanterna)是灯笼的意思。在中心,委映星专门教授从气功所学到的气功、静功和自己编的太极舞,也请其他专家提供按摩、针灸等服务。除了和中医有关的活动,中心也常办瑜伽或西方整体健康领域的活动,气氛宽松而新鲜。

授课时,委映星按照学生的经验和状态进行实践,有时强调入境,有时强调姿势,有时候强调思想,反正对个体带来一定积极影响。上课学生来寻找一段安静的时光,消除日常生活的压力和紧张,每周来一两次能帮助自己生活变得越安康。

随着年龄慢慢大了,委映星甚至感觉自己变老的过程和一般人不太一样。去年,她为了申请新驾照才去看医生,进行体检的3位医生都很惊讶她40岁不吃任何药物、没做过任何手术、也不戴眼镜、还哪都不疼,手眼协调性比一般人更好。“现在,我每周一次专门去父母生活的另一个小山村教授气功,这样我爸爸也能来参加养生课。虽然他没有说过觉得这样有什么帮助,但他一定不会缺课。”

[莫磊:练功时不思考明天要付电费]

今年中国国庆期间,解放健康讲坛@一带一路系列活动来到希腊站。在雅典初见西装革履的莫磊(KostasPolymeros),并不见胖的他却自嘲“胖得像个熊猫”。可见,会说笑话的这位希腊老师,中文一定很不错。

果然,他走进今年成立100周年的雅典医学会(ISA),担当上中医上海市气功研究所与雅典医学会共同举办的2024希波克拉底医学与中国传统医学交流会口译,中希交流包括已任医学会主席25年之久的乔治斯·帕图利斯博士对近百名希腊医师的直播致辞。5年前,莫磊在中国国家领导人访问希腊时还为希腊国家电台(ERT)担任传译。如今的“主业”,则是在希腊西马其顿大学(UOWM)教汉语。

当然,莫磊同时也是中医爱好者与学习者。“我非常高兴,因为能够帮助许多当地人更好地了解智慧的中医药理论。”他表示,翻译者就是双方中间的“桥”,让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交流。“以这个角度来看,翻译者不但需要了解本地文化,亦需要了解发言人的文化和想法。”

“我的一个朋友说,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原因便是因为上辈子是中国人。”莫磊笑言,这不免太形而上学,却包含一层珍贵寓意,也就是:中文能吸引人、帮人改善想法、在生活各方面愈加进步。

最初,莫磊在雅典国家大学(EKPA)学习德语和德语文学,并在同一系部攻读语言学和教育学硕士。后来,他在雅典商务孔子学院学中文,“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我变成了一个新人,获得了中文名字,并开始了解中希文化的异同。”莫磊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他至今出版了7本书,其中4本与中国有关。他最感兴趣的是古代中国哲学家,尤其是老子,他的第四部作品就是翻译王弼本和马王堆本的《道德经》。

其实,莫磊很早在电视上看中国电影,中文的口音令他惊叹不已。后来,我试图学习中文,但家乡没有老师。于是,他从网上下载了一部字典;然而,他的电脑太旧了,没有简体字字库,结果在纸上打印出来几千个空格子,没有打印出半个汉字。后来,这个梦想一直在他心里“休眠”,直到2013年搬到雅典在大学生活和工作的时候。

在雅典市中心也有中国城,莫磊很好奇并很想感受地道的中国文化,常去中国城听中国移民说的方言、吃中国厨师做的小菜,甚至尝尝从中国进口的八角,闻一闻来自中国的奇花异草。而与中医接触,更是探索中国文化过程的一部分,对更深了解中国人的想法也非常重要。

在莫磊眼中,中医就是保护平衡,而大多数西方人失去了平衡感。坐办公室、过分吃荤、过度饮酒等反健康的习惯,成为现代西方人生活的一部分。“中医帮我了解到,最有效的药就在我们的盘子里,最适合我们的疾病预防方法就是功法。”

曾经,莫磊也抱定一个简单的看法:身体仿佛机器,有什么螺丝坏了就去修,让内脏无障碍地工作就行。当开始学习太极时,莫磊认为这就是有利于生理健康或者说物理健康的功法,“当时想象不到,太极和中国传统文化还能影响到我个人生活。”

终于,他体会到中医做功时身体行动的方法与欧式的健身操并不一样,从手腕到膝盖,四肢的行动仿佛书法。同时,呼吸有律,又仿佛吟诵诗作。因为中医保健方面绝不仅仅是“调身”,“我很快就发现,在呼吸方面的错误过程让自己更容易发愁,也使我的血压提升。多亏中医,我才能更好控制我的思想,更好地保护我的健康。”

现在,莫磊天天锻炼太极。在工作上面临任何让人紧张的情况,他就知道怎么呼吸、怎么放松、怎么想……“这样一来,每日生活中的压力影响不到我的心理。”由此,他更好地欣赏自我,在自由时间更快乐地过日子、更愉快地对待朋友们。

然而,学中医最困难的就是控制自己的思想。莫磊又“幽默”了一次,“当人练中国功法时,心身合一,因此不能思考明天要付电费或是其他相关情况。”譬如,晚上准备睡觉时经常有悲观、想得太远或不切实际的思想,“我们希腊人也有一个成语说:大利难得,而太极能送给我们难得的内心平衡。”

有意思的是,希腊人还有一句名言说:“健康的精神只能在健康身体里。”对于莫磊,练功最有成就感的就是练完后的感觉。练完八段锦或是太极后,他用中文表达了哲学般的思考:“岁月动荡,生活如海,浪涛十分汹涌,人能得到宁静岂不是快乐?”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