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上传来打铜声

钱江晚报 2024-10-22 15:22:12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陈黎明云南日报记者黄立康/文记者张孙超/摄

从丽江古城驱车十余公里,我们来到了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的白沙古镇。

天气晴好,秋风不燥。站在古镇的主街四方街,远方的玉龙雪山清晰可见,吸引不少游客争相拍照打卡。

街道五花石铺路,两侧古建林立,花团锦簇。游人三三两两悠然踱步,旧时光里的“车马慢”在这里依旧可见。在老街上行走不多时,我们便听到“乒乒乓乓”的敲打声——那是积善铜艺的铜匠们在打制铜器。

循着声音,我们走进积善铜艺所在的小院,也走进了铜器的世界。院落两侧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各式铜制器具,门厅里,铜匠们正在裁剪、打磨、敲打铜片。一记记力道恰到好处的敲打下,铜片逐渐变换出各种器具——托盘、汤勺、茶杯……

主人和善均迎上来和记者热情地握着手。这个54岁的纳西汉子,面庞黑红,一如他打制了几十年的铜器。老和手掌粗糙,指甲缝里的污渍清晰可见——那是长期打制铜器留下的痕迹。

和善均出生于铜艺世家,幼染制铜技艺,17岁便继承祖艺,开始“制铜”生涯,能够掌握铜矿冶炼、铜饼打胚、按器打型、精雕细刻、抛光打磨等全过程制铜工艺。2O14年9月,和善均被评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纳西人有个传统,无论家境怎么样,女孩子嫁妆里的铜锁、吉祥茶盘、香炉、水瓢、脸盆等一样都不能少。”和善均说。

玉龙县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纳西族制作铜器的历史最远可追溯到汉代。雍正年间,清政府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纳西铜器制作技艺进一步与中原地区的工艺相融合,发展出更适应于纳西人生产生活的制作工艺和器具造型。

白沙古镇附近铜矿富集,当地匠人就地取材。据介绍,纳西族铜器制作技艺用材以紫铜为主,辅以少量黄铜,为纯手工敲打,融入掐丝、磋磨等技艺,造型简洁厚重,优美圆润。2013年,纳西族铜器制作技艺被列入云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白沙古镇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曾经,往来古镇的一队队马帮,是匠人们的重要客源。铜匠们给马帮打制和修复马炊、马锅等器具,马帮也将纳西铜器运到西藏等地交易。

祖传父,父传子,纳西族铜器制作技艺就这样一代代传承。到和善均这里,已是纳西族铜器制作技艺第六代传人。如今,和善均继续技艺传承的故事。

“我一共收了6个徒弟,最大的有60多岁,最小的27岁。”和善均坦言,此前纳西族铜器制作技艺一度遇冷,“没人愿意学”。随着手工打制铜器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欢迎,人们逐渐认识到了传统工艺的现代价值,不少纳西人纷纷前来学习制作。

在传承的基础上做好传播,和善均和徒弟们也在摸索互联网传播。“我们正在和小红书协商合作,用年轻人喜爱的方式进行宣传,进一步拓展制铜工艺的传播推广渠道。”和善均说。

一次次敲击、一划划雕刻,一张张冷硬的铜材幻化成充满生活温度的器皿,融入了纳西百姓的日常,也走向了更广阔的舞台。

积善铜艺敞开大门,邀请每位游客前来体验打铜的乐趣。采访当天,来自香港的两批40多名中学生,来到积善铜艺体验纳铜器制作。乒乒乓乓的敲打声,学生们热络的讨论和欢笑声,让小院格外热闹。

这几乎成了积善铜艺的常态。“这一周差不多有七八个家庭带孩子来体验。”和善均告诉记者,平均每天要接待近二十位前来研学体验的海内外游客,寒暑假更是平均每天超50人次,“我们主要教游客制作一些简易铜器,同时做一些非遗知识和铜器制作历史的讲解。”

故事性、趣味性十足的铜器制作体验受到游客热捧。“虽然只是简单的体验,但是我体会到了匠人的艰辛和执着。”一位香港学生向记者展示自己打制的铜勺,“我们觉得非常有趣。这是生活用具,也是一个纪念品,我要把它带回去向家人们展示。”

曾经,古镇马帮往来不绝,人流物流在这里集散,造就了古镇的繁荣。如今,马蹄声已远去,但古镇热闹依旧,打铜声不息。

离开积善铜艺,行走在老街上,“乒乒乓乓”的敲打声,在我们身后久久回荡。

0 阅读:5
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官方账号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