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文化在基层中医康养服务中绽放光彩

新华社 2024-10-22 17:03:31

新华社兰州10月22日电(记者王紫轩)村卫生室里,村医何振鹏正给病患捻针、熏艾。经过诊疗,深受关节疼痛折磨的患者可以更好地务农、生活。

这里是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是“针灸鼻祖”皇甫谧的故乡,他撰写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首部针灸学专著,为中医针灸学奠定了理论基础。近年来,灵台县大力弘扬针灸文化,县、乡、村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何振鹏行医20多年,见证了村里中医诊疗的变化。“村里的医疗场所逐步改扩建,设置了中医药综合服务区,一次性无菌针灸针、火龙灸、葫芦灸替代了简易的银针、艾条,电针仪、艾灸仪这些电子理疗设备也越来越多。”

何振鹏说,针灸、拔罐、刮痧、推拿等中医适宜技术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诊疗方便、价格低廉,适合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习惯。“我们定期巡诊,宣传中医养生理念,群众更加关注健康问题,避免把小病拖成大病。”

记者从灵台县卫生健康局了解到,当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实现中医馆全覆盖,基层中医诊疗服务量逐年提高。依托定期培训,全县所有村卫生室村医均能结合中医适宜技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

“以前是土专家,现在是专业技术人员。”何振鹏说,研究学习最新中医技术,已成为他的习惯。

在灵台县皇甫谧中医院,针灸科主任李炜平正和“95后”徒弟研讨技术。从甘肃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毕业的李炜平,入职后师从院内两位“技术大拿”,迅速成长为重点针灸人才。“师带徒是我院传统,能让人才更快适应临床工作。”李炜平说。

“我们在天津设立了皇甫谧针灸康养实训基地,每年还有去省内外三甲医院学习的机会。”李炜平说,同时医院还引进名医定期坐诊,开展讲座和临床教学。

通过不断学习,李炜平和同事们的中医诊疗技术产生了质的提升。“我们掌握了前沿的小针刀、埋线等技术,依托超短波、红外线等现代科技加强针灸疗效。在治疗思路上,学会从人体经络、解剖学等更宏观的层面考虑。”他说。

谈到未来,李炜平充满信心:“中医的治未病理念等很符合当代的健康观,同时,我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关节类疾病等老年病诊疗需求逐年增加,这正是以针灸为代表的中医适宜技术的优势领域。”

中医康养产业也为乡村发展提速助力。在灵台县皇甫谧艾草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泡脚粉、眼贴、养生枕等康养产品正加紧生产。“我们优选本地艾草,培育本土品牌,研发20多种产品,在全县推广种植艾草5000亩,带动了10多个合作社。”甘肃溪河韵艾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傅娟说。

灵台县独店众鑫农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杨进福告诉记者,艾草种植管理成本低,每亩地每年能有两三千元收益。“2023年以来,独店镇艾草种植面积扩大了4倍,是大家十分看好的增收渠道。”他说。

0 阅读:6

新华社

简介:新闻信息资源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