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峰揽胜|兰亭奖铜奖书家陈伟:不断拓宽自己的书法道路(23日发)

钱江晚报 2024-10-23 10:50:32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刘玉涵

第八届中国书法兰亭奖颁奖仪式在绍兴举行,乐清书家陈伟(陈明之)捧回了第八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书法创作方向的铜奖。典雅、自然,是陈明之的草书带给观者的感受。

草书分为章草与今草,章草由汉隶演变而来,以单字为主而少连带;今草则更富动感,我们熟悉的具有狂乱美的草书是今草中的大草。而陈明之不爱大草爱章草,他更偏好内敛、文静的书风表达。

陈明之在创作中特别持有强烈的学术意识,此次获奖的三件作品正代表了他的创作书风:均以二王笔法为基调,但同时呈现出书家不同方向的探索面貌、各有侧重。

近些年,陈明之基本获得过全部的书法全国性奖项和专业单项奖,唯独差一个兰亭奖,此次获奖弥补了这个唯一的空白。但是陈明之也表示,自己在个性发挥方面仍然存在不足,日后还需坚定学术信心,把这条路走得更厚实一些。“获奖固然是喜事,也是我迈向另外一个台阶的起步。”

陈明之

从二王入章草

潮新闻·钱江晚报:您这次入选兰亭奖的作品做了不同的侧重,请问这样的设计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呢?

陈明之:我当时一直在琢磨要写什么样的内容,最后考虑到这三张作品可以从我自身的书风发展出发,相互之间建立一定的学术性联系。所以以二王的笔法为基调是这三件作品唯一的统一点,在表现上各自做了区分。

第一件作品《录金冬心诗十六首》是一件精细的小字章草作品,这些年我都在进行章草文献、图片的收集和章草的创作。第二件作品《苏东坡辨法帖》是将章草和今草进行了融合。第三张《录苏东坡题晋人帖》我把草书与行书结合了起来,将草书的字法用行书的意味去表现出来。

写其实不难,真正写出来前后也就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主要是琢磨怎么写,写哪一类风格。总结来说,这三张作品是以二王的笔法,从章草出发,进行章草、今草、行书之间的融合,基本上代表了我平时创作的书风面貌。

潮新闻·钱江晚报:您是如何走上书法道路的?为什么会钟爱草书创作?

陈明之:我从小就喜欢书法,以前家里墙上都是我用毛笔写的字。我在中学就有很多同学知道我喜欢书法,毕业的时候给我留言:希望你将来成为一名书法家。

当初我学书法的时候,什么书体都学;随着阅历的增长,慢慢觉得草书更有发挥性一些。我中学的时候就喜欢记草书的字法,现在写的字在草书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比别人多认识这些字就会感到很得意,在这种心理下就更喜欢去记字法。

大草虽然发挥性更大,但是失败率也很大,因为它的偶然性太强。我写大草的时候刚写完感觉很满意,但是往墙上一挂,就会觉得这个地方不太行,那个地方还有些欠缺,经不起琢磨。所以我自己不太爱写大草,慢慢地更喜欢内敛的风格,想把草书写得文静、儒雅,走这样一条草书的路。

《录金冬心诗十六首》

潮新闻·钱江晚报:您有一条很明晰的章草探索之路,这条道路是如何确定下来的?

陈明之:喜欢章草也是为了在书体上寻求突破。

我以前一直是写二王的行草,那时候也获过一些奖项,但是总感觉没有自己主导的艺术思想。2000年的时候我在中国美院学习,就想到写书法一定要有突破,不能光是二王这种优美的路子。我当时就想,我可以如何跟另外一种书体书风结合?我选择过二王行草跟颜真卿结合、跟苏东坡结合,尝试了一段时间还是没有很自信地走下去。

直到2009年,我在北京学习画画的时候,无意当中写了一张小章草给当时我在国家画院导师看,他看后无意间说了一句“你这个画画要是写得跟章草一样就挺好了”,我突然就想到,我的书法是不是也可以把二王和章草结合起来。

历代章草书家很多,书论也很多,这样的结合可以有很多种发挥的可能性,能够拓宽自己书写的路子,我觉得会走得更远、更宽一些。我就是从那时候开始,走上二王和章草结合的路。

这些年我也一直在收集章草的各种书论,以及历代章草的图片,我也在做一些草书的专题讲座。做讲座说起来是给别人讲,其实更多的是自我的一种学习。近些年的研究对我自身来说是有很大进步的,现在有了一套比较自信的书写方法,有一条比较自信的道路在追求。

《苏东坡辨法帖》

不断探索,随性表达

潮新闻·钱江晚报:可以感受到您在创作过程中有很强烈的学术意识,您如何看待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陈明之:学书法一定要带研究性地去创作,不能只是为了创作而创作。我也不是说自己在研究上有多大成就,但至少要多收集、多学习,努力把自己的书法路子走得更宽,我觉得这个很重要。

我有时候读书论会发现,自己的学术思想跟历代书家的思路有不谋而合的地方,那一瞬间会觉得自己更加通透了。这之后再通过自己的创作表达出自己的这个学术思想,在实践中获得证实。有自己的主导思想,学书的思路就会越学越清晰,越写越坚定。

潮新闻·钱江晚报:近些年您在书法创作上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什么?

陈明之:以前我学书法的思想是主攻二王一脉,偏一点的就不怎么花心思。但是近些年我改变了思路,更多喜欢研究这条主脉以外的书风。原来我们会更多关注基本功的东西,但是到了我现在这个年龄,更多地是想要拓展思路,想要了解如何可以把书法之路拓展地更宽。

近些年我更多地会关注一些学者书法,比如像鲁迅的字,这些人不是专业的书家,但是可能写的字比专业书家还要好;还包括一些古代字画后面的题跋,这些题跋作者在那个时代可能都是了不起的人物,但是随着历史变迁,他们慢慢只是在文献上留下记载,并不被世人所充分了解。我觉得他们的东西更值得我们现在去关注,我从这些书家的学术文献和学术思想上能获得更多启发。

潮新闻·钱江晚报:您对书法思路的扩展是不是一种传统出新?您如何看待这一话题?

陈明之:我理解的传统出新,首先要对传统理解得深,要有非常人的眼界去观察、学习传统,才能够发现传统里面有不一样的东西,这种不一样的东西才是你自己独特的理解;等这些不一样的东西慢慢积累,在你脑海里形成更多的印象和认识之后,再通过自己去自然地发挥、自然地流露出来,这就是我认为的创作。

对我个人而言,我没有特意要去创作成什么样,没有设想过一个创作对象的面貌。这个面貌是在学习积累之后,一种心性的流露。我平时写字也是比较随性的,希望在创作中带上一些自我的发挥性,自然的流露才是最真实的。

《录苏东坡题晋人帖》

新的起步

潮新闻·钱江晚报:这次获得兰亭奖有什么感受?

陈明之:书法的其他奖项我基本上都获得过了,包括全国性的奖项和专业单项奖,唯独就差一个兰亭奖,这次运气很好。

我那天领完奖,认真参观完了所有的作品,参观之后觉得我做得还不够。因为我写章草的这件作品,还是只能体现出自己传统书法的功底,并没有展现出在这个功底之上更大的发挥。我们判断一张作品是否足够优秀,除了看基本功夫如何——这是一种对传统的理解,还要看是否体现出一些个性理解的发挥。在这个方面我还要努力,要坚定自己的学术信心,把这条路子走得更厚实一些。

获奖固然是喜事,同时也是我迈向另外一个台阶的起步。

潮新闻·钱江晚报:在书法之外,您还有什么爱好?是否对书法创作有影响?

陈明之:我平时除了书法,还喜欢收藏一些字画和文房四宝。这些收藏也会为创作带来帮助。

比如收藏一件瓷器或者玉器、紫砂这种器物,我们经常会评价它的包浆好不好,这个包浆实际上就是年轮的质感。写字、画画一笔下去,点画出的线条也是有质感的,我们判断一件书画的好坏正是从质感来判断。如果能够从年轮的质感上判断一件器物的好坏,那么对线条的质感也会很敏感。一根线条的宽窄粗细是美学方面的,而质感是一种心力的感受。

我也收藏了一些老纸,用我收藏的老纸来创作会更得心应手一点。这次兰亭奖作品中今草和章草结合的《苏东坡辨法帖》就用了一张清代的老纸。

就像爱喝酒的人喜欢喝陈年老酒,入口更加绵柔,新纸和老纸在书写上也有相似的区别。墨汁落到新纸上,就会感觉写出来很浮躁;但是在老纸上就特别地滋润,这就是时间的作用。

潮新闻·钱江晚报:作为浙江省“文艺名家计划”的一员,您在活动中有怎样的收获?

陈明之:名家计划每年都有一次主题性创作,组织大家一起到外面去学习、采风,回来进行创作,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带来新的收获。

上个月我们一路参观运河文化,从北京到淮安再到扬州最后回杭州,进行了一个星期的运河文化走读。平时没有深入了解过大运河文化,这次看了以后叹为观止。我们每个人要创作六张作品,大概在下个月会举办一个展览,现在正在创作当中。

陈明之书房一角

0 阅读:16

钱江晚报

简介:钱江晚报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