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欧洲长期奉行“我不要大国崛起,只要小民尊严”的理念,此理念受到中国部分专家和民众

欧洲长期奉行“我不要大国崛起,只要小民尊严”的理念,此理念受到中国部分专家和民众的推崇,然而现实却给出了无情的答案。 以德国大众为例,在遭遇来自中国的激烈竞争时,企业陷入困局。欧洲最大工会 ig metall 却不顾大众的难处,提出涨薪和增加培训津贴的要求。大众工人也仅着眼于自身工资福利,全然不顾企业的经营状况。经过多轮协商无果,大众打算关闭德国本土的两个工厂,工人们面临零天工作制的危机。曾经,欧美国家凭借高端制造和高科技的垄断且无竞争对手,能够获取超额利润,可如今在面临激烈竞争后问题纷纷暴露。这一切都表明一个现实,即世界经济在恶化,而民众要求在提高,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在我国,当下也存在一些令人忧虑的状况。劣币驱逐良币,各方为“努力活着的人”让步,地摊经济兴起,拼多多等低价平台上充斥大量低价伪劣产品。正规店铺商家倒闭,正规厂家破产,转型升级沦为空谈,只有生产伪劣产品的小作坊得以存活。这致使正规工厂倒闭或收益大幅降低,研发投入减少,工业无法升级,只能依赖压榨劳动力获取人口红利艰难维生,失业率攀升,生活水平下降,形成恶性循环,人民的不满情绪随之上升。 中国企业在 G20 中的盈利水平处于最低行列,企业综合素质欠佳。中国的人均 GDP 更是排在约 70 名的位置。不能只因中国的经济体量位居世界第二,就要求中国的收入水平向第二看齐,否则就觉得前途黯淡,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应当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配。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民众收入水平的提高速度高于 GDP 的增长率。倘若各种统计指标不准确,受贫富差异大的影响,无法真实反映民众的生活水平。那么每人的食物量(并非食物的价值)应该不存在贫富差异了吧?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中国人均每天蛋白质供应量为 124.92 克,超过美国(122.88 克),位列世界第九,远超德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这一最重要的营养指标,最能体现真实的民众生活水平。近几十年来中国人均寿命大幅飙升也是这一指标的真实反映。中国 25%的人口消耗了世界一多半猪肉、一多半水产品、接近一半的粮食、食用油,蔬菜更是超过 60%。由此可见,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哪有那么差?在整个世界经济都如此艰难的情况下,我们哪有那么多不满的理由? 所以,当前最为关键的是,国家要加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打击伪劣产品。企业应努力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增强国际竞争力。唯有如此,我们方能摆脱困境,实现真正的发展,让人民过上美满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