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舟山“西伯利亚”,老教师40年后又上了一堂作文课:我爱我的家乡

钱江晚报 2024-10-23 18:23:39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邹宸

“到如今,年复一年,我不能停止怀念,怀念你,怀念从前,但愿那海风再起,只为那浪花的手,恰似你的温柔……”

矗立在舟山本岛以西的滨海隐秘之地“绝壁坎”古村,面向浩瀚的东海,一群40年前曾于此地就读小学的老同学借景生情,唱起歌谣追忆往昔。

40年多年前,在这个群山夹峙的偏僻古村中,有一所条件简陋的“公办村助”小学马极小学,照亮当地学子的求知之路。

上世纪90年代,随着村民外迁,马极小学由于办学条件日益受限,办学规模持续缩小,撤并整合至马目中心小学。

校舍不再有人,但建筑保留。

这个金秋十月,当年受聘执教的老教师贝文星和一众学子重返故地。

贝老师又上了一堂作文课。

老教师重回古村,时隔40年再上作文课

“从外面进绝壁坎,以前只能走山路,十分陡峭,要50分钟,它三面环山,一面向海,荒凉得很。”

贝文星回忆,当年他进村时,记不得到底翻了几座山,就在最不经意的一个转弯处,一大片滩涂跃入眼帘。

“马极小学是1972年办起来的,我是1975年到校教书的,那时候我才20岁,要带100多个学生,有2个班级是复式班,1个教室要坐2个班的学生。”

纵然条件艰苦,贝文星从未懈怠。“那时候课桌都是破的,凳子都是用山上的树做的,有的学生还要每天从家里背凳子来上课,晚上我就住在校舍里,点着煤油灯备课。”

1983年,学校搬到了原绝壁坎渔业大队部旁新建的校舍。

“在这么一个山岙岙里教书,我是有心理预期的。实际上每天有这些学生陪伴,也不太孤单。”后来,贝文星做了马极小学校长,也邂逅了相伴一生的爱人。

“我主要负责高年级语文,而我老伴当年是教低年级的,数学、语文、音乐全教,也算是一种缘分吧,认识以后相伴相守到现在。”

这一次回村,让贝文星印象最深的变化,还是道路的修建提升以及对学校旧址进行的修缮和布置。

在他看来,既保留了古村的原始风貌,又有助于增添人气。

“后来几十年里,真的好几次做梦回到这里给学生们上课,没想到这次梦想成真了。”

贝老师给台下的学生们带来的这一堂作文课,主题是“我爱我的家乡”。

僻静穷苦的小渔村变成“诗与远方”

1973年生人的夏瑞飞,是马极小学1985届的学生,她入学那年赶上了学校最后一届五年制,毕业后她才走出绝壁坎,到马目的初中就读。

这次跟着老同学一起回学校,看到熟悉的课桌椅还有黑板,记忆中那一个个难忘日子一下涌上心头。

“我姐比我早三年读书,后来她读不进去,家里就让我去读,班里都没有我的位子,我自己搬了一个大凳子一个小凳子去上一年级。”

课余时间,同学们会相约到校舍背后的响水沙滩捡螺、捡贝壳、捉小螃蟹,或者去附近的山上捡松果卖钱,在单调的生活里找乐子。

“这次回来,看到路通到村子最里面,真是我小时候做梦都没想过的,要感谢这场难得的同学会。”

对于像夏瑞飞这样土生土长的绝壁坎村人来说,当年他们以“能够早日走出这偏僻的穷地方”为目标。如今,他们为家乡能成为“许多舟山本地人乃至更多外地游客的诗与远方”骄傲。

保留古村落韵味,让这处有着舟山“西伯利亚”之称的宝藏之地迎来一批又一批的打卡游客。

“愿我的家乡越来越好!”在教室的黑板上,夏瑞飞留下了朴实的祝愿。

0 阅读:3
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官方账号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