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瞪羚进化论]慢阻肺用药这么多年,很多人都吸错了?

中新经纬 2024-10-24 14:19:10

瞪羚企业是如何炼成的?如何助力瞪羚企业跑出加速度?中新经纬推出《瞪羚进化论》系列报道,走进部分瞪羚企业,对话企业负责人,深入观察这些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潜力。

中新经纬10月24日电(魏薇实习生李思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下称慢阻肺病)是中国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因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低知晓率的特点,也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吸入治疗因其药物直达病灶、副作用小,被用作呼吸慢病的常规治疗方法,但不少患者在使用吸入药物治疗后,症状未能获得缓解,急性加重情况仍有发生,这也导致患者对吸入药物的治疗效果存疑……近些年国内外的权威文献如GOLD(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病防治倡议)、GINA(全球哮喘防治倡议)报告,均有数据显示“超过三分之二的患者存在吸入技术不佳的问题”。

入选天津市2024年“瞪羚企业”的橙意家人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橙意家人)专注于吸入治疗领域,帮助患者正确吸入药物。近日,中新经纬走进橙意家人,了解其背后的创业故事。

看好慢病赛道

橙意家人创始人、总裁张丹的创业之路始于10年前,彼时她供职于一家媒体,已工作10年有余,曾创办多本期刊。她告诉中新经纬,当时的她看准了慢病这个赛道,是因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它所做的事情,就是要解决一个时代的问题。”

在张丹看来,慢病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时代,慢病的控费是一个重要问题。

今年9月1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等4部门联合印发通知,为加强呼吸道疾病防治,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高血压、糖尿病两种慢性病患者健康服务基础上,决定组织开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服务。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做好2024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通知》解读中提到,研究资料表明,慢阻肺病是中国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也是仅次于高血压、糖尿病的第三大常见慢性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中国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资料显示,慢阻肺病通常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经常咳嗽、咳痰、气短、呼吸不畅。如发现不及时或治疗不规范,也容易导致病情急性加重,严重可致死亡。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在2018年曾发表“中国成人肺部健康(CPH)研究”公开表示,中国慢阻肺病患者近1亿人,该项疾病已成为中国第三大致死疾病。慢阻肺病目前无法完全治愈,但可通过早期肺功能检查及时发现。遵医嘱使用吸入制剂规范治疗,疾病可以得到控制和缓解。

在切入吸入治疗领域前,橙意家人的第一款产品是针对“睡眠呼吸暂停”的可穿戴检测设备,是当时中国国内第一款小型睡眠监测产品,但她意识到,仅仅停留在监测并发现问题这一层面是远远不够的,经过前十年的临床数据和技术积累后,张丹决定开启新赛道,在2021年切入吸入治疗领域。

药物吸入正确率提高三倍

与慢阻肺病带来危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很多人并不了解该疾病,对其认知有限。即便查出患病,在药物使用上的不规范,也使药物的效果大打折扣。

张丹介绍,治疗慢阻肺病的吸入药物颗粒通常只有2微米—5微米大小,如果直接使用,打开盒盖就挥发了,因此在生产工艺上会有一个载体,就像给药粉吸上一块磁铁,用乳糖载体去吸附药粉,才能避免挥发。

“患者使用吸入药物时,要把药粉递送到肺部。这对于患者的吸入技巧有一定要求,需要在克服不同装置阻力的同时达到药物要求的流速区间,既要用吸气充分‘解聚’药粉,又要控制不能过大流速吸气,如此才能把药物成功吸入。”张丹说。

针对这一市场痛点,橙意家人研发了“橙意OrangerAI数字疗法”。通过一个手掌大小的数字疗法干预包,该装置内置传感器,将药物装入其中,在患者用药时,可以及时给患者语音反馈,告知其用药是否正确,帮助纠正用药动作,正确吸入药物,更好地控制病情。

张丹提到“数字疗法干预包”的使用情况时说道,有一名患者已经用药两年,但总觉得自己还是憋气,在使用“数字疗法干预包”后发现吸气方式不对,通过设备针对性指导,他第一次把药成功吸进去了,当时他就特别激动,说“很久没有像这样呼吸通畅的感觉了”。

“我们检测到,经过对患者的吸入方式进行调整,第二次正确吸入的概率提高了3倍。”张丹表示。

橙意家人的产品设计还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需求。“很多产品的技术很好,但没有考虑到老人。其实老人很难去理解一个新的软件或者App,让他去点是很困难的。我们设想就是做一个老人完全不用手机,他可以听或者说就可以。”张丹说,橙意家人的数字疗法就是通过语音交互方式,像一个护士一样每天训练患者,让患者能听懂并做纠正。

此外,在该疗法中还引入AI(人工智能)随访沟通功能。张丹介绍,患者不需要手机,机器自动按照约定时间发送问题列表给患者,收集答案后自动分析并提供预警,减轻医生负担,提高疾病管理效率。提供患者和医生之间的语音对讲功能,实现非手机环境下主动沟通,增强技术的可及性和实用性。

“慢阻肺的患者一旦控制不好就会急性加重,急性加重就需要住院,每次住院大概花费一万多元。”张丹称,经过六个月的RCT(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患者在使用产品后的用药依从性提高一倍,并且降低了中重度急性加重,服药依从性高的患者住院率显著降低。

在产品价格上,她介绍,目前患者使用干预包服务一年大概千余元,即用千余元医疗服务节约了万余元的医疗费用支出,所以从医保的角度来看,能够很好地实现卫生经济学价值。

“做专做精才有核心竞争力”

一路走来,张丹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她坦言,橙意家人在2021年曾经历生死关头。企业早期的监测产品遭遇瓶颈,投资方在快速扩张方面给的压力,使企业陷入困境。那时的橙意家人,产品缺乏新意,原本赛道的后来者层出不穷,市场份额不断被挤压。

意识到问题后,张丹决定调整策略,不再依赖外部投资,转而通过银行贷款支持,专注于解决慢病问题,强化技术壁垒、专利布局和数据挖掘。同时精简营销团队,集中资源于研发团队,致力于产品精进。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当你把产品真正打磨好后,业务自然就来了。通过专注临床价值,优质产品会自然吸引市场,无须过度依赖营销。”张丹说。

市场对新的产品高度认可。“我们的产品出来后,临床上的反馈非常好。尤其在呼吸领域里,我们没有走进口替代、模仿的道路,是百分百全球原研的新产品。”张丹表示,从之前的监测产品到现在的治疗产品,这十年的研发费用花费约2亿元,未来研发的投入还会持续。

目前,橙意家人在31个省市进行布局,并与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建立数据通路,与4000余家医疗机构联合建立呼吸慢病大数据库。累计拥有注册商标数量92个,专利、软著等知识产权近百个。

在未来发展规划上,张丹相信,企业要做到真正对社会有价值,才能够创造良好的效益。她表示,要在自己专业的领域,做专做精,这样才能有核心竞争力。“一定要在创新上下功夫,当创新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实现跳跃式发展。”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0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