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D,亲密关系中的“吸血鬼”

南方都市报 2024-10-24 17:58:21

近期一档情感综艺爆火,嘉宾杨子在节目中的片段,引发争议。不少网友称这可能是典型的NPD,相关话题连上十几个热搜。

NPD到底是什么?对人际关系有何危害?

NPD——一种人格障碍

NPD全称为自恋型人格障碍(Narcissisticpersonalitydisorder,下文均简称NPD),1968年被心理学家基于“自恋”概念提出,1980年被明确为一种人格障碍,属于言行具有戏剧性和夸张性的B类人格障碍。

NPD最明显的特点在于:非常自大(幻想或行为)、需要别人的赞扬、且缺乏共情。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给出的衡量标准,个体表现出以下至少五项症状时可被诊断为NPD。

·具有自我重要性的夸大感。

例如,夸大成就和才能,不具备相称的成就却期盼被认可是优越的。

他们经常会夸大甚至谎报自己的能力和成就,强调自己做出贡献了多少,自己有多么伟大,对于他人来说有多重要。

·沉溺于对无尽的成功、权力、才华、美貌或理想爱情的幻想。

由于现实无法支撑自我重要性的夸大,他们生活在一个幻想世界,以维持自我的特殊感和掌控感。

这些幻想将现实与想法间的矛盾合理化,以保护他们免受羞耻的体验。旁人任何有可能打破幻想泡沫的事情都会遭到他们极端的防御,例如愤怒,否定,攻击他人。

·相信自己是特殊的和独特的。

他们认为只有其他特殊的或地位高的人(或机构)才能理解自己,自己应该只与其往来。

他们用这种和卓越人士之间的关系来支持和提高自尊。

·过于追求他人的赞美。

他们需要来自周围人源源不断的赞美,以维持对自我的肯定。

·有一种过剩的特权感。

对特殊优待有不合理的期待,以及期望他人自动满足自己的需求。

他们认为自己的需求比他人更重要,期望他人做什么自己都理所应得。

·在人际关系上具有剥削性。

利用他人以实现自己的目的。

在他们眼中,他人的作用仅仅是满足自己的需要,不会考虑自己的行为对他人会产生什么影响。

·缺乏同理心。

不愿承认或认同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他们很难理解他人感受、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但他们可能会“假装共情”,会先听他人倾诉、表达情绪,之后再评判、责备他人的情绪。

·经常嫉妒别人或认为别人嫉妒自己。

他们遇到自信、受欢迎的人,更容易产生恶意妒忌。他们不会通过提升自己来消除这种差距,而是用贬低,否认来作为防御机制。比如看到别人升职时,他们会说对方肯定用了“盘外招”。

·展现出自大、傲慢的行为或态度。

《无所作为》截图。

需要注意的是,NPD的诊断应由专业精神科医生完成,不应仅根据上述标准进行自我诊断。

“脆弱”也可能是自恋?

有研究者发现了两种自恋亚型:浮夸型自恋(grandiosenarcissism)和脆弱型自恋(vulnerablenarcissism)。

浮夸型自恋更符合上述特征,他们有一种自命不凡的膨胀感,较少出现心理困扰,并且在社会交往中更加强势大胆。他们往往比较外向,但缺乏合作性,让人觉得自私、专横。

而具有脆弱型自恋特质的个体,往往高敏感且胆小,表现出更多的回避倾向,依赖他人来建立自己的自尊。其中的极端情况被称为隐性自恋型人格障碍(Closetnarcissisticpersonalitydisorder,CNPD)。

具体可能表现为:

·对批评极端敏感

·有不稳定的自尊感,试图暗暗操纵他人的需求

·倾向于贬低自己以获得赞美和认可

·喜欢获得间接关注,比如把自己与特别的群体联系起来

·很容易被大多数人忽视的小挫折触发(比如在自己发言时发现有人走神,就因此受到深深的伤害)

·大多不直接面对冲突,倾向于向第三人表达不满

·善于使用“冷暴力”被动攻击他人

尽管脆弱型自恋表面上较少“典型”的NPD特征,但核心特征都是自恋,对自尊有不现实的要求,且不允许他人否定和破坏。这两种亚型都难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并可能在与人交往时出现攻击性。部分研究人员推测,一个人可以同时具有这两种类型的特质。

此外,NPD经常会和一些病症共同发生,且更容易成为“瘾君子”。浮夸型自恋通常和药物滥用,反社会、偏执型人格障碍有关,而脆弱型自恋更容易抑郁,焦虑,产生自伤行为。

《阿德尔曼夫妇》截图。

NPD不等于自信自爱

当今社交网络上,NPD这个词出现得越来越多,也出现了一些普遍的误解。

首先,自恋不等同于NPD。适度的自恋是健康的。

哈佛医学院讲师克雷格·马尔金说,自恋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想要感觉自己特别、与众不同、独一无二。实际上,认为“自己的需求比他人更重要”,是自然进化中人类为了生存和繁衍而发展出的心理特征。人必须首先考虑自我利益能否得到实现,否则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就会受到威胁,这是一种适应性的本能。

《失控的自尊》一书中将健康自恋归结为正确的平衡。一个人坚持自己的立场,但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和做法会对他人造成影响,这是健康的自恋。而不健康的自恋是沉迷于“自己很特别”的感觉,以至于他们撒谎、偷窃、欺骗,不惜一切代价来获得快感。

当自恋的特征开始阻碍个体适应社会生活,伤害个体的身心健康时,那么这份自恋已滑向病态。

另一个重大误解是,认为NPD表现出自信、自爱。

NPD患者常常看起来外表光鲜、能言善道,爱炫耀自己的成就,大多数人会误读为他们自信、聪明和成功。实际上,NPD展现出的自负自大特征,与自信自爱有根本区别。

自信和自爱都关乎自我——真实的自我,不会因为外界评价而轻易改变。自信,是指相信自己的能力、个性、洞察力和判断力,是通过经验验证不断培养形成的。自信的人清楚自己的分量,懂得自我反省,懂得尊重他人,因此不会受到他人及其观点的威胁,也能情真意切地对他人产生同理心。自爱,是对自身生命、幸福、成长、自由的关心和肯定,是对自身独特个性的尊重。尽管自己有缺陷不足,自爱的人会在心里有一个声音“我值得爱和尊重”,自爱让人在遇到困难时免于绝望,在经历失败后重新站起来。

NPD不管是内在认知,还是外在表现,都与上述不同。

对内,NPD的自我认知是自大的,有偏差的,且不稳定的。同时,他们不仅仅觉得自己能力优秀,而且毫无根据地认为自己这个人的存在本身就是特别的、重要的、高人一等的。

对外,NPD存在剥削、利用他人的表现。他们对自我价值和成就的高估,往往意味着贬低他人的价值和成就。他们没有同理心,无法与他人建立深厚感情。同时,他们的自尊又建立于他人的积极关注,十分在意他人如何看待和评估自己,所以对批评敏感、对困难心烦,会用愤怒、蔑视或恶意攻击回应他人。

打个比方,同样面对一次求职面试失败,自信自爱的人会分析原因,提升自身能力,乐观地面对下次面试;而NPD患者可能会产生较大的情绪波动,认为自己不够优秀,或责怪面试太难,乃至恶意揣测并怨恨招聘规则的不公正。

自恋型人格障碍者夸张的表象之下,是一颗缺乏自尊、没有安全感的内心。知名心理医师贝弗利·恩格尔在新书中说:“自恋型人格障碍者其实比大多数人更需要他人。让他们承认一段关系对其很重要,等同于使其直面自己的缺失感。这会反过来营造出一种无法忍受的空虚、妒忌、怒火。”

自信自爱有助于个体自我调节,适应社会发展;而NPD作为一种病态人格,会干扰个体社会生活,也会给其身边人造成困扰。

怎样的家庭会养育出NPD?

据默沙东诊疗手册,NPD患病率的中位数为1.6%,男性比女性更常见,年轻人患病更多。

关于NPD究竟是如何形成的,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答案,可能是由多种因素交互作用所导致的。

家庭养育方式被认为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很长一段时间里,心理学家们都认为自恋者在童年时期可能遭受过一些创伤,像著名心理学家克恩贝格指出的,他们因为家长批评式的养育方式而遭受了情感或身体上的忽视。当一个人童年时不能成为自己,甚至被要求牺牲自己、满足他人预期时,会产生被心理学家称为自恋创伤(narcissisticwound)的严重创伤。比如孩子总被家长要求:“只有你考了第一名,我们才会对你好”。心理学家推测,可能是父母的忽视、虐待和否定导致他们产生了补偿性自恋,即出于自我保护而创造出一个虚假自我,从而获得一种假想的优越感,以掩盖过低的自我价值感。

近年的实证研究表明,自恋的产生也可能源于父母对孩子的过高评价。这会让孩子不顾自己的真实能力和客观依据,一味沉浸在假象中,以为自己完美至极。过度吹捧的养育模式,可能导致孩子的情绪发展停滞不前——换句话说,孩子被溺爱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唯我独尊的特权感,并对他人的感受不屑一顾。

《黑暗荣耀》截图。

研究者还注意到另一种情况:父母把孩子当作战利品或者自己人生的替代品——本质上是在贬低孩子的人格和物化孩子。在这种情况中可能会发生既“高看”又“忽视”的双重现象。一方面,孩子被父母过高评价为“完美”,这样的反馈与外界的真实反馈是不匹配的,会让孩子潜移默化地形成一种观念——他们值得拥有一切,即使那并非自己应得的;另一方面,孩子本身不完美但真实的人之本性得不到承认,从而发展出一种浮夸感,使孩子在无价值感和极度的自我膨胀之间来回摇摆。

不过要注意的是,虽然家庭养育方式与自恋有关,但没有证据证明某一种养育方式一定会导致NPD。

NPD也受生理遗传因素影响。

研究发现,与NPD相关的常见人格特征,如自大和特权感,具有一定的可遗传性。家族中如果存在自恋基因,就会在成员之间一代一代地被传递下去。不过不是说NPD的父母一定会生出NPD的孩子,只是说患病风险更高。

同时,NPD患者的大脑可能异于常人。研究发现,他们大脑中与同情心和同理心相关的区域存在结构异常。

亲密关系中的“吸血鬼”

哲学家韩炳哲在《爱欲之死》里写道:“自恋的主体界限是模糊的,整个世界只是“自我”的一个倒影。他者身上的差异性无法被感知和认可,在任何时空中能被一再感知的只有“自我”。在到处都是“自我”的深渊中漂流,直至溺亡。”

然而,NPD患者很难意识到自己处境的危险,他们通常不认为自己存在什么问题,所以不会主动寻求改变和治疗。NPD的浮夸性和防御性也阻碍了心理咨询的开展。

现实中,与NPD患者有亲密关系的人,常常比患者本人更早察觉到不对劲并向外求助。有研究者认为,NPD对亲密关系(例如婚姻)的危害最大。

NPD伴侣的有害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这些:

·对伴侣过分挑剔和控制,但对伴侣的实际生活却漠不关心。

·逃避一切责任,能为此编造出复杂的借口。

·忽视伴侣的需求和情绪,拒绝沟通做出改变,遇到矛盾冲突会习惯性甩锅。

·无所谓忠诚,毫无心理负担地出轨。

·无中生有地炮制怀疑和不安,让伴侣相信被这样对待是自己活该。

·否认、淡化或合理化虐待行为,包括歪曲自己的施虐事实,让伴侣看起来才是加害者。

他们常有一个“理想化—贬低—抛弃”的虐待循环:对伴侣进行甜蜜轰炸,然后对其进行贬低,弃之不顾,直到下一个虐待循环再次开始。这种类型的虐待造成的心理和情感创伤可能会伴随受害者终身。

《我的天才女友》截图。

那么,遇到这样的伴侣该怎样保护自己?

首先,要识别出对方的行为模式,避免陷入美好幻想。NPD患者擅长塑造出完美的形象以吸引他人,但那只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肯定和崇拜,他们并不在乎他人的感受和需求。所以,亲密关系中需要留意对方在人际交往中是否会不尊重他人(也可参考前文的NPD症状表现)。不要寄希望于自己会是例外,也不要幻想自己能改变对方。

下一步是确立并坚守边界。许多人在与NPD伴侣相处中都会觉得自己“不够好”、自我怀疑、频繁道歉、“习得性无助”、有羞愧感等等。要注意,这些感受很可能不是因为自己,而是由NPD伴侣的行为模式导致。无论你怎么做,NPD伴侣总会寻弊索瑕、否认打压。这时需要做的是:稳定自己的内核,坚守自己的边界,不要试图通过牺牲自己去满足他们的欲望。

《玫瑰的故事》截图。

沟通也很重要。NPD患者难以理解他人情绪的缘由,可以采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平和但坚决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让他们更明确地理解他们当下的作为对你造成的影响。可以用关心的方式建议他们参与心理咨询,寻求专业治疗。当感到痛苦时,可以从其他地方寻求理解和情感支持。

有心理学家认为,NPD永远不会改变,进行心理治疗也没有证据表明能够产生良好效果。如果选择继续与NPD患者的亲密关系,那么要做好期望管理,要清楚“野兽永远不可能变成王子”。但选择结束关系有时也很艰难,NPD患者面对另一半提出的分手,会产生强烈情绪、甚至演变为危险行动,让你无法平静地全身而退。

或许最好的办法只有:别和NPD患者进入亲密关系。

《我的国王》截图。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说,爱的能力取决于人们从自恋中解脱出来的能力。对于NPD患者自己来说,若想拥有健康的情感生活,克服自恋似乎是必须要面对的课题。

出品:南都官微运营部

统筹:李湘莹

美编:蔡沐晗

参考资料:《为什么爱会伤人:亲密关系中的自恋型人格障碍》《不被支配:为什么我们会被情感绑架?》《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恰如其分的自尊》《失控的自尊:为何我们自卑又自恋》《边缘型人格障碍》、默沙东诊疗手册、妙佑医疗国际、简单心理、Healthline、Lovealing、心理中国等

0 阅读:14

南方都市报

简介:换一种方式,南都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