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吧|南门街浆米线——保山人记忆里的家乡味道

开屏新闻 2024-10-24 18:20:04

“走,干(吃)碗浆米线克(去)……”不知从何时起,傍晚去南门街吃一碗浆米线,似乎已成为了云南保山人心照不宣的暗号。

视频由隆阳融媒提供

华灯初上,保山市城区南门街的一条小巷内,一家名为“南门街浆米线”的小店早已坐满了食客。保山人说的浆米线,在其他很多地方被叫做稀豆粉米线。说简单点,就是将豌豆磨成粉再熬制成稀豆粉作为米线的调料。将烫过的米线放入碗中,舀入金黄澄澈的豆粉浆,加入秘制的特色焖肉冒子,食客们再根据自己喜欢的口味放入各类佐料,搅拌均匀,一碗美味的浆米线就可以开动了。

“南门街浆米线”是保山老字号米线店,每到夜晚,它才焕发活力,一碗碗热气腾腾的浆米线总能给当地人忙碌的一天画上完美的句号。

每天早上,“南门街浆米线”的老板王晶月都要和婆婆兰朝菊一起去菜市场购买食材,一家人开始为傍晚出摊做准备。切菜备料、沥浆煮浆、制作焖肉“冒子”等一系列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我们家的米线店已传承了3代人,从我婆婆的婆婆就开始做起了。据我婆婆讲,我们家的米线店开了70来年了,几乎大半个保山城的人都来我们家吃过米线。”说起祖传的手艺,王晶月满脸自豪。

“我嫁进来已经20多年了,我现在就是掌勺人。我家婆婆经常跟我讲她小时候的故事,她说,从小她就住在南门背街的巷子里,和姊妹们、邻居们时常在一起玩耍。那时候的小伙伴里有一位男同学,他家就在南门口卖浆米线。那个时候,我婆婆经常鼓动这位男同学让他妈妈烫米线给自己吃,结果吃着吃着就‘吃进’他们家去了。就这样,这位男同学就成了我的公公,而我婆婆也就把制作浆米线的手艺继承下来了。”王晶月继续说道:“再后来,我也嫁进了张家,而我婆婆岁数也大了,南门街浆米线这个手艺也就传到我的手上了。”

就在王晶月准备和张罗各种食材时,一旁的中年男子正在一口大锅中熬制“冒子”,他就是王晶月的丈夫张红强。“‘冒子’的制作方法是我们家的秘方,我们家的浆米线,好吃的‘灵魂’就在这个‘冒子’。”张红强边制作“冒子”边介绍,自家的米线之所以受大家欢迎,除了配备有至少10余种调料外,大多数都是冲着他们家“冒子”来的。

数十年来,南门街浆米线不仅是张家人赖以生存的生意,也牵动着很多保山人舌尖上的灵魂。无论春夏和秋冬,每天傍晚,伴随着日落和华灯初上,南门街小巷深处就开始热闹起来,人们三三两两开始相约着来吃浆米线。这里不仅有刚下班的熟客和外卖小哥,也有在外游历多年返乡的游子。

“我要两碗粗的浆米线,加冒!”家住保山城区上巷街的刘女士下班后,就约着老公一起来吃浆米线。“我吃她们家的浆米线已有几十年,从小就开始吃,就喜欢她们家的味道,隔段时间不吃就会很想。”刘女士一边搅拌米线,一边加了一勺油辣子。“保山城卖浆米线的店有很多,但她们家的浆米线不仅色香、味美还口感嫩滑,所以有很多老食客尽管住得很远,也会寻香而来。”

“我要一个大碗浆米线,加冒。”小刚外出打工多年,刚下高铁,就提着行李直奔南门街来,小刚说他好几年都没有回来了,就想着来他家吃一碗浆米线。“这才有家的味道。”除了要了一碗浆米线,小刚还要了卤猪脚和卤鸡翅。“我今天要好好享受一下,满足自己的味蕾。”小刚一边吃一边和女友通视频说:“给你看看我们云南保山最好吃的浆米线。”

在保山做工程的李刚到店就点了一个大碗的浆米线。“我每天下班都很晚,基本上到了深夜就没有几家铺子开着了,唯独这一家,每次过来不管多晚都会开着,来到这里,甩上一碗热乎乎的浆米线,就会感觉到非常地幸福。”

“在保山,浆米线有两种吃法,一种是纯素的,只加油辣子、酱油、姜末等用豆粉浆拌;一种是在这个基础上加肉冒子的。以前生活条件紧张时纯素的卖得较多,后来人们生活好了加冒子的就多了起来。”王晶月说,不管哪种吃法,米线好吃的关键还在那锅豆粉浆,现在一些老食客来还专门只要一碗素的浆米线,他们认为那才是老保山的味道。

保山的南门街以古南门城楼命名,现在虽然已经看不到南门街的旧址,但这家传承了三代的深巷小店和世居在此的老保山人依然能回忆起南门老街的点点滴滴。对于保山人来说,南门浆米线不仅是一道色香味俱佳的美食,更是一种对家乡或过往的记忆,是年长的老人怀念儿时的时光或外出的游子怀念家乡的味道。

开屏新闻记者崔敏通讯员夏维东杨宣娇摄影报道

一审何晓宇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