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是国际乳腺癌防治月,以“柔软的,勇敢的”为主题的大型医学影像公益艺术展及主题沙龙首站在上海开幕,全国乳腺学组副组长、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诊断科主任顾雅佳等医学专家与“抗癌她力量”代表座谈交流,并通过网络直播为观众普及乳腺癌防治知识。“如果重视早筛早诊,乳腺癌是可以治愈的。如果初期筛查出乳腺癌,5年生存率高达95%以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汤立晨说。
本届大型医学影像公益艺术展及主题沙龙由上海市抗癌协会、联影集团等主办,除了上海,还在成都、南京、深圳、武汉、宁波同步举行,并为女性开展乳腺健康公益筛查,倡导适龄女性早筛早诊,呼吁更多人关注乳腺癌及患者群体。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2023年全球癌症数据显示,在女性患病率上,乳腺癌依旧排名第一,约占新发癌症病例的11.7%。其中,中国女性2023年乳腺癌新发例数为42万,为我国女性新发癌症病例数之首,而且我国乳腺癌发病率以每年2%—3%的速度增长。
顾雅佳告诉观众,早期乳腺癌表现为单纯钙化和零星小肿块,单纯的钙化通过乳腺机可以精准检测,而小肿块通过超声可以准确识别。两项检查叠加后,漏诊概率极低。后期病灶范围等检测则通过磁共振来实现。对患者来说,在有限的认知基础上,相信医生的专业判断是应对疾病的关键所在。
汤立晨在给患者做科普讲解时,会把橘子比作乳房,把橘子的不同形态比作乳房的不同病态,所以获得了“橘子医生”的绰号。“我希望女性朋友们每次在剥橘子时,都能想到今年的体检和每月的乳房自我检查有没有做,让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常态。”汤立晨说。对于40岁以下的乳腺癌患者,她表示,“保乳”也是医生的职责。“青年女性走进我们医院是来看乳腺癌的,我们要确保她们走出医院时还有乳房。”
“确诊乳腺癌时我只有26岁,刚刚工作。知道患病后,恐慌感一下子袭来,出现了很多负面情绪。”作为“抗癌她力量”代表,“妍康沙龙”俱乐部成员朱翠翠回忆,“接受这个现实后,我上网搜了大量医学信息,并与医生和病友经常交流,度过了最困难的那段时间。”在她看来,乳腺癌患者要基于科学认知,相信医疗的进步,不要为未来过度担心,而是要活在当下。
作为主题沙龙的主办方之一,联影于2020年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共同牵头,携手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成立了新月联盟,旨在建立国内最大规模的乳腺影像生态圈,通过建立多级分工协作机制、教育培训协同合作、科研和项目协作等方式,提升联盟成员单位的医疗服务能力,推进各级医院乳腺诊疗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据介绍,此次医学影像公益艺术展围绕对乳腺癌的困惑与好奇、了解与探索、正视与勇气展开,展览采用大量的云朵装饰,云朵象征女性的乳房,它既温柔,又可化作滋养生命的雨水。主办方希望公众参观后,认识这种癌症的真面目,在面对它时能鼓起勇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