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海峡时报》:拥挤的生活环境影响生育率

环球网 2024-10-25 06:30:48

新加坡《海峡时报》10月23日文章,原题:拥挤的生活环境正在影响生育率最近,新加坡人口再创新高,达604万,生育率却跌至谷底,平均每名育龄女性仅育有1.25名新生儿,这是巧合么?

人越密,生育率越低

新加坡人口问题的焦点,一直在外来人口涌入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上。然而,更核心的问题,在于人口增加,尤其是人口密度,对于生育率的影响。进化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口密度会对个人的生育决定产生不小的影响。放眼全球,人口密度增加,生育率就会降低,城市对比农村如此,同一城市不同区域也是如此。在首尔和香港等居住空间狭小、建筑物紧凑的超级都市,这一趋势更为明显。

在新加坡教育部基金资助下,来自新加坡管理大学的诺曼·李教授及其团队从学术层面出发,对整个社会抗拒结婚和生育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该研究邀请了540名来自新加坡的本科生,他们坦言,当身边有更多人时,相比于组建家庭和生儿育女,他们更愿意把学习知识和技能放在第一位。

人口密度如何影响生育率

纵观历史,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人们获取资源的不竭动力。现代社会中,工作是获取和积累资源的重要手段。人口密集,往往象征着对有限资源和岗位的竞争更加激烈。随着全球人才的不断涌入,这一观念再次被强化。因此,人口密度的增加往往会带来危机感:只有杀出重围,才能不被淘汰。

想要保持竞争力,就要投入时间和精力,通过继续深造、接受培训、加班加点,来增强自我的能力。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意味着我们不得不做出取舍。经营家庭同样需要精力和时间,“如果拿起砖头,就无法抱起孩子。”从本质上看,对人口密度的认识,以及现实的竞争需求,会让人们以牺牲繁衍为代价,专注于资源积累。文化因素也起到一定作用,东亚国家往往以教育背景和职业岗位评价个人的社会地位,但优质的机遇十分有限,这让他们不得不加倍努力,心无旁骛地专注于求学求职。因此,东亚国家的生育率往往更低。

引入人流调控,推广育儿福利

众所周知,新加坡的生育率持续下降。多年以来,政府推行了许多育儿方面的经济激励政策,以期遏制生育率的颓势。诚然,这些政策能够节约许多育儿成本,但并不足以说服人们决定生育。因此,经济承受能力绝非新加坡生育困境的唯一原因。

有文章称,要想理解生育率的下降,我们要关注诸多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因素。非常住人口和外来劳工的涌入,是人口密度增长的主要因素;对于人口老龄化、生育率下降的新加坡来说,他们是维持经济稳定的生力军。但讽刺的是,人口密度的增长却进一步打消人们生育的念头。因此,相比一味追求降低人口密度,我们需要制定更全面精细的方法。

研究表明,人们的生育决定受到社会背景的影响。因此,改变人们对人口密度的认识、优化环境体验、缓和竞争,是缓解生育率低迷的新方向。例如,优化高峰期公共交通服务,为闹市区引入人流调控系统,都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感受。加深与外来人口的相互理解,也能够适当缓解资源竞争带来的焦虑。今年早些时候,新加坡政府宣布将进一步推广育儿假,鼓励人们更好地平衡家庭与工作。这些政策可以让情侣们意识到,职业发展和生儿育女之间,存在可持续平衡的可能性。环境会塑造人们的心理,解决人们的心理障碍,能够帮助新加坡更好地应对生育率的挑战。(作者艾米·李,华安译)

0 阅读:12

环球网

简介:环球网官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