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探一代才子朱熹的求学过程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10-25 07:34:31

张培胜

2011年版《四书章句集注》

在历史长河里,写秋天的诗词较多,信手拈来就有,如唐代刘禹锡写的“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又如唐代李商隐写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再如南宋辛弃疾写的“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这些写秋天的诗词,大多饱含萧瑟与悲情。偶然读到朱熹写的秋,眼前一亮,剥离秋天身上的离伤,多了几分柔情,几分向往,如大海有咆哮时的汹涌,也有平静时的辽阔。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这是朱熹写的《秋月》。在诗中,作者采用小溪、碧山、秋月等典型的空明秋景抒发超脱尘世、闲适自在之情,流露出光明磊落的情怀。由此可见,朱熹驾驭文字和领悟观察的水平,要问他如何做到这种地步,可从他写的诗句中找到答案:“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正是他孜孜不倦求学的写照。

朱熹,谥文,世称朱文公。其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县),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翻开朱熹的成长经历记载,窥探一代才子的求学过程,能给我们启迪与思考。据与朱熹有关的史书记载:“早岁孤露,提携教育,实赖母慈。”朱熹14岁那年,他的父亲病重离开人世,母亲祝氏担当起照顾朱熹的责任。有段流传下来的故事为证,在闽北时,朱熹的母亲“煮莲教子”,这则故事表明祝氏从小就注重培养教育朱熹。

在奉母治学的教导下,朱熹找到了治学方向,也懂得了感恩。他曾经写诗为母亲祝寿,诗里尽是对母亲的感恩和祝愿。朱熹潜心学问,为理学整合出完整的体系。有一年秋天的一个晚上,他挥笔写下“秋堂天气清,坐久寒露滴。幽独不自怜,兹心竟谁识。读书久已懒,理郡更无术。独有忧世心,寒灯共萧瑟。”以此表达他对未能整合理学的担忧。他深知时光有限,而读书之路又漫长,理学之心在前方,惟有苦苦挣扎与坚持,方能行稳致远。夜深时,他常对着秋窗冥思,对着孤灯苦想,世间有太多的苦难,一个读书人惟有把书读到极致,拿出治国富民的策略,才是读书人的使命所在。

走上仕途的朱熹,深知官场险恶,可是,壮志未酬,心有不甘呀·多少个秋天,他走在黄叶落地的乡间,寻找心灵的出口。寻来找去,他才明白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努力了终会有收成,有效果。于是,他坚定了为国效力的想法,心中有民,脚下便有路。此后,在每个官职上,他都尽力为百姓做好事,为民分担忧愁。人生能有几回搏?不思路,勇向前,何惧坎坷路?任黑发变白,任脊背变弯,只因他深爱脚下的这片土地。

有一年秋天,他写下:“出山今几时,忽忽岁再秋。江湖岂不永,我兴终悠悠。”他放下以前的纠结之心,在麻阳溪畔筑室定居,设立“考亭书院”,后来的“考亭学派”便由此诞生。

对朱熹而言,最令人称道的无疑是他创立、整理了“程朱理学”。他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史书上常说的“程朱理学”中的“朱”即指朱熹。他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后世尊称为“朱子”。朱熹著述甚多,其所辑的《四书章句集注》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奉为至典,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朱熹的一生都是带着苦难的,特别是他经历的秋天并不全是美好的,但他能在苦难中凝聚力量,能够在艰难中战胜懒惰,步步向前,专心治学,终于完成自己的夙愿。

(作者为旧书爱好者)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