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广州一村每周放飞30万只蚊子,村民们一致称赞 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峡石村每周花钱请

广州一村每周放飞30万只蚊子,村民们一致称赞 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峡石村每周花钱请专人放飞30万蚊子,但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赞赏 这是怎么回事? 峡石村释放“绝育雄蚊” 连续七年放飞1亿只绝育雄蚊 众所周知,登革热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清除蚊虫滋生地,使用杀虫剂是防治登革热传播的常用方法。然而,在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峡石村,专业团队每周释放30万或50万只蚊子来防治登革热的传播。 与普通蚊子不同,这些蚊子是感染沃尔巴克氏体的雄性白纹伊蚊。“以蚊治蚊”团队研究员甘任贤称之为“益蚊”,又称绝育雄蚊。这些雄蚊与野外白纹伊蚊交配后,雌蚊产生的卵不会成功孵化,更不会发育成蚊。 甘任贤释放绝育雄蚊 甘任贤介绍,这种“以蚊治蚊”的生物防治技术在当地已经实施了7年,释放了1亿多只绝育雄蚊。到目前为止,全村还没有登革热病例。 甘任贤解释说:“由于雄蚊不叮咬人,不吸血,白纹伊蚊的种群密度可以大大降低,登革热的传播可以通过长期投放益蚊来有效预防和控制。”这些雄蚊在野外的生命周期约为一周。因此,在今年4月至11月登革热高发期间,甘任贤团队每周将来峡石村释放30万至50万只雄蚊。 白纹伊蚊控制率超过90% 该团队除释放绝育雄蚊外,还同时在当地放置了一批诱蚊诱卵器和成蚊诱捕器。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诱蚊诱卵器监测野外雌蚊的产卵和孵化。 诱蚊诱卵器 成蚊诱捕器利用蚊子变黑的特点,通过风吸入捕捉活体成蚊。通过分析捕获的成蚊类型和白纹伊蚊雌蚊的数量,研究人员可以了解当地蚊子种群的结构、密度和蚊媒密度的变化趋势。 成蚊诱捕器收集蚊袋中捕获的活蚊子 据悉,峡石村是迄今为止广州唯一一个继续开展“以蚊治蚊”生物技术防控登革热的村庄。监测结果显示,7年来,该村白纹伊蚊控制率正常化90%以上。该项目还吸引了美国、印度、泰国等国家的专家学者进行调查。 来自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组前来调查 雄蚊会影响生态环境吗? 用这种方法消灭蚊子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吗?甘任贤说,释放益蚊只针对特定区域的白纹伊蚊,将这种传播登革热的媒介密度降低到不足为害的水平,对其他蚊子没有影响。 研究人员将蚊袋放入风道上方 “目前,团队正在进行新的探索,在村里放置了20多个‘扩散站’,积极安排‘积水’环境。甘任贤说:“‘扩散站’是一个装有清水的黑色桶形容器。我们在扩散站放置有益的蚊子蛹,使其在模拟野外积水的环境中变成蚊子;我们还在‘扩散站’中放置了‘杀虫剂’,以杀死其他蚊子的幼虫,保护有益的蚊子蛹,避免形成新的蚊子繁殖场。这样的探索可以降低成本,也可以让村民感觉更好。”

评论列表

山人
山人 4
2024-10-25 21:21
难道外面就没有雄蚊?最好的就是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