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世界不应该传递这种价值观:一个年轻人必须在二十多岁甚至更早就要清晰立下一生的志向

世界不应该传递这种价值观:一个年轻人必须在二十多岁甚至更早就要清晰立下一生的志向与远大的目标并为之奋斗,否则即是浑噩、失败、迷茫。

它庸俗市侩而又不切实际。造成的结果是人可能为了不让自己太丢脸、显得太没主见,伪称一个实际上并不渴望的目标。就像我三四岁的时候,在幼儿园被要求回答“长大后要干什么”,对说“科学家/老师/医生”的孩子,老师投以赞许的目光,于是众人纷纷效仿重复,整整一排小孩都此起彼伏地说自己要当老师医生科学家,我那时候就不信这是他们真实想法。问到我,我就说我不知道。

人一旦有了“迎合评价者”的意识,就会越来越回避对自己的找寻与认识,警惕搜集着来自周围的评价,做任何决定前都要先看看别人怎么说的、怎么选的,关起门来独处时才肯懊恼地承认自己不知在干嘛。

一个虚伪拧巴讨好世界的“有志青年”,未必比一个坦率真实的“出局废物”幸福。人完全可以用一生的时间与真正的自己相遇,晚一点,缓一点,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