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青电影周|专访梅峰:年轻导演跑创投别跑得太多了

钱江晚报 2024-10-25 14:48:34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陆芳/文徐彦郑天一/视频摄影

浙江创投是2024青年电影周(浙江)的重点单元,助力创投项目落地开花、促使年轻创作者在实践中成长,一直是浙江创投坚定的首要目标。

此次创投邀请了梅峰、应萝佳、殷若昕、杨超、顾晓刚,业内五位顶尖导演/编剧担任创投复审暨一对一项目导师,挖掘三十强项目的新锐性和突破力,助力项目落地。带着导演、编剧、监制或制片人等多维度的经验,五位导师与各自匹配的选手展开了立体的项目交流,针对性地进行深度二次开发,为项目在剧本、筹备、制片和摄影等方面提供切实有效的业内经验,为后续进一步融资拍摄做好准备。

近日,在结束了紧张的工作后,导师梅峰接受了潮新闻记者的独家专访,分享了此次创投的感受以及对年轻电影人的建议。

梅峰,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编剧、导演编剧作品《春风沉醉的夜晚》获第62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奖;《浮城谜事》获第7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编剧奖;导演作品《不成问题的问题》获第29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最佳编剧奖、第十八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2020年导演作品《恋曲1980》。

一、00后创作者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

梅峰老师的采访在深夜,梅老师温文尔雅,表示回到家乡非常开心,聊到今年浙江创投特设的“千禧赛道”,他特别叮嘱,00后创作者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因为做电影是一条艰难的道路。

潮新闻记者:您老家是浙江湖州,这次回浙江参加浙江青年电影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梅峰:整个下来的感受还是非常有效率。回家乡很开心,得到了像亲人一般的照顾。

潮新闻记者:作为创投复审暨一对一项目导师,可否谈谈您对这次项目的整体感受?

梅峰:这次整体下来的感觉,题材和类型上还是比较多元的,有表现青春少年的,有关于高考的,也有女性的,甚至有女性犯罪嫌疑的。

潮新闻记者:有印象特别深刻的吗?

梅峰:印象特别深的是我那组的《成人礼》。特别强烈的阅读感受是,营造出了一个荒岛的特殊情境,精神控制、心理控制和权力,怎样在戏剧关系中发挥作用,我觉得有新鲜感,有原创性,一个非常新的概念,用比较扎实的剧作技巧组织和呈现出来。

潮新闻记者:对于这次设置的千禧赛道,您怎么看?

梅峰:有好几个作品都是千禧赛道,现在00后的创作者都带着一个完整的剧本来了。这个赛道非常好,很有独创性。00后,我觉得他们因为在这个年龄段,毕竟没有那么多的社会了解。他们怎么发挥想象力去做一种纯虚构性作品,也是带着作品通过这样的创投平台,去跟行业产生关系。

但我觉得00后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因为年轻,对社会还不太了解。人生呢,一切都是刚刚开始。而电影呢,又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事情。做电影可能要面对不断的创作上的痛苦。如果真的做导演的话,体力也是考验。面对困境的时候,对他们鼓励的话就是,认清现实,不要轻易放弃,能坚持多久坚持多久。

二、年轻导演跑创投别跑得太多了

梅峰老师当过国内很多创投的评审和导师,他特别指出一个现象,年轻导演跑创投别跑得太多了,新鲜感丢了,反而会比较被动。

潮新闻记者:您觉得创投对年轻的电影人重要吗?

梅峰:创投对年轻的电影人,年轻的创作者是最好的机会。他们只要带着好作品,进入这样的平台,让更多的人看见。台下肯定有产业界的,有制作实力的,对他们的项目产生兴趣,跟这些年轻的团队去对接,去沟通,把这个项目推得更远。

浙江创投,今年是第一年。年轻人带着作品出现在这儿,我希望接下来或者以后这个作品尽量跟着,跟得越远越好。

但我也见到一些情况,有的年轻导演带着项目跑创投跑得太多了。跑得太多,容易把自己给跑疲了,结果混成熟面孔了,新鲜感没了,这是一种很被动的局面,这可能是要注意的。

潮新闻记者:一个项目要在创投中脱颖而出,您觉得最重要的是什么?

梅峰:还是故事创意本身的独特性,电影一定是创意。电影是流行文化的一部分,要吸引人进入影院来买票,来消费,就要尊重这个属性。

潮新闻记者:您获得过戛纳最佳编剧等殊荣,您觉得年轻人在剧本写作中,最需要把握的是什么?

梅峰:去学习老电影,学习好电影,学习电影史上放在那儿的,成为经典的,绕不过去的那些电影,好好研究那些电影是怎么做到。这些电影能够成为经典,是怎么做到?我觉得作为编剧,要把这个东西,这个工作不断重复去做。

潮新闻记者:您对“浙江新浪潮”,浙江的青年导演有印象深刻的吗?

梅峰:顾晓刚导演,2017年的时候,他是浙江青年电影周的创投选手,我是他的剧本导师,我当时看到他的剧本就很喜欢,觉得这一定是一个有才华的年轻人。他也是靠剧本一路走过来,中间拍好的素材,他专门跑到北京,在电脑上给我看,一边拍一边还调整剧本。后来他也走得很远,后面他让我做《春江水暖》的艺术监制。我特别为他开心,能够走到戛纳那么远。

浙江新浪潮,这个概念挺有意思的,浙江籍的青年导演好像一下子出来好多。他们有强烈的地域性,有对浙江本土的原生的传统文化的表现。像《春江水暖》《郊区的鸟》这样的作品,从创作者自身来说,他们本身就想强化地域性。而电影呢,恰恰是表现地域性的传承和文化的最好媒介之一。

0 阅读:5
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官方账号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