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阔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大地上,一项关乎百姓福祉的民生工程,网络信号服务民生的故事悄然展开。
故事要从鄂托克旗的广袤农村牧区说起。海拔高度2149.4米,山路坡度最大可达65度,这里就是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的乌仁都西山,也是鄂尔多斯第一高峰。受限于地理条件,通讯信号的缺失像一道无形的高山,隔绝了牧民们与外界的联系。
2024年,鄂托克旗将偏远地区的通讯难问题列入了民生实事项目,努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协调各方资源,为乡村振兴插上翅膀。
鄂托克旗乡联工程建设的基站点位遍布了全旗6个苏木镇,由于各个农牧区嘎查距离较远,基站分布较为分散,基站间跨度也很大,两站之间最远达到了26公里,施工力量要比平时增加2倍才可保证进度。
在建设过程中,最艰难的要数乌仁都西山顶建设的5个基站。在乌仁都西山,这场信号之战尤为艰难。这里共居住着68户牧民,以前,他们要想打电话,得从家里走到山坡上,沟通极其不便。乡联工程,这一承载着无数牧民期望的民生项目,正式拉开了序幕。陡峭的山路和复杂的地形,成为了基站建设的“拦路虎”。山脚下,68户牧民渴望着信号的降临,而山顶之上,则是等待征服的未知。面对如此困境,相关部门统筹部署,攻坚克难,创新性地采用无人机运输方式,将重达12000公斤的基站物资一一送达山顶。
基站的建设之路并非坦途。由于地势复杂多变,施工难度超乎想象。经过实验,人力背物资上山的方式既不安全也不持久,经过大家反复研究最终决定在坡度较缓的地方选址,通过先修路,再上车辆运输设备的方式进行,剩余两处,就利用无人机运送物资。夏季的烈日下,作业工人们徒步两小时,穿越崎岖的山路,只为将那一根根铁柱、一块块石板,堆砌成连接未来的信号塔。他们住在山顶的蒙古包里,吃着无人机运送来的温乎饭菜,日夜赶工,终于在七天后,将基站顺利开通。那一刻,山下的牧民们欢呼雀跃,他们终于告别了追逐信号的日子,迎来了属于自己的“信号自由”。
179处信号基站,如雨后春笋般在全旗6个苏木镇拔地而起。这些基站,不仅是技术的结晶,更是连接牧民与世界的桥梁。基站开通的消息像春风一样迅速传遍了鄂托克旗的每一个角落,政府相关部门、企业建设者、当地牧民们一起刷抖音、打电话,共同庆祝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老百姓的满意才是政府口碑的最好体现。这次乡联工程彻底解决了全旗偏远地区农牧民的通讯难问题。”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
如今,鄂托克旗的乡村嘎查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迈向数字化时代,牧民们通过手机、网络,与世界紧密相连,他们的生活也因此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