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遇见王阳明|作家张佳玮:贵州之于王阳明,如黄州之于苏轼

身边24小时 2024-10-26 03:17:23

“王阳明在贵州的转变,可类比于苏轼在黄州的转变。”10月25日下午,“在贵州·遇见王阳明”——《阳明·问道十二境》原创图书发布会上,知名作家张佳玮就“到贵州,遇见简易自在的王阳明”这一话题进行主旨发言时表示,王阳明贵州之旅的最大妙处,是其简易自在。

王阳明来贵州之前,朋友与他自己所写诗歌,曾将他比于被放逐的屈原、伍子胥,但张佳玮却认为王阳明在贵州的经历,更像苏轼之于黄州。

“苏轼在黄州开了东坡,从此成为苏东坡,王守仁进了阳明洞,从此成为王阳明。”张佳玮解释道,之所以将二者放在一块类比,是因为苏轼在黄州创作了他人生中最好的作品,而王阳明在龙场悟道,从一个博学的状元之子,变成了一个更简易自在的哲人,二者都在某个地方达到了一种非常达观的境界。

张佳玮说,当苏轼身在黄州的时候,他感觉可能再也回不了故乡四川,临江而立,看着面前奔流而过的江水,他心想:长江中的水也是由峨眉山雪水化作而来,喝一口这儿的水,就当作是回到了故乡。

“而当王阳明来到贵州以后,目睹一个京城前来、不知姓名、带着一子一仆的吏目,经过龙场时投宿在当地苗人家。阴雨绵绵,天色昏暗,次日三人便死在了蜈蚣坡。此情此景,令他感慨不已,于是写下铭文《瘗旅文》。”张佳玮引用文中的情境描绘道,当王阳明抬头仰望天空,羁泊他乡的游子怀念故土,辨不清西和东。只有天空在哪里都一样。他乡异地,都是环抱在四海之中。达观的人四海为家,不一定非要有固定的住处。抬头看接天山峰,不辨西东,只好自求旷达。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供图

“苏轼的江水、与王阳明的天空,在此处形成巧妙的对应。于此处,两人都达到了达观的状态。”

张佳玮认为,从身处求道而不得法的焦虑官员,到成为一个简易自在的哲人,除了自由洒脱的秉性之外,王阳明能如此对生之艰难、死之叵测举重若轻,或许还因为他的求道之路在贵州发生了重要的转折、求道前途豁然开朗,带给了他无穷的信心和快乐。

“早在十七岁那年,王阳明已经怀疑过格物致知的正确性,他始终对求道之路有所疑惑。当然,这点疑惑不影响他后来中进士、论军事、出入刑部与兵部,各方面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到贵州后,境况不同了。”张佳玮谈到,《明史》里说,他被谪到龙场后,身处一个山峰连天、狐狸成群、蛇大如轮、与麋鹿猿猴相伴相栖、生死悬于一线的边陲之地,身边接触的都是率真淳朴、帮他建何陋轩的当地人。

王阳明初到龙场时没房子住,只好先住在草庵之中,再到东峰的东洞。夷民纷纷砍伐木材,为他搭建了一座轩房。他开始种桧柏、竹子,又栽上芍药等花卉,与易书相伴,交游的人也渐渐多了,自得其乐,于是将住处取名“何陋轩”:这轩自然有些简陋,但“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他悟到了致知当自求于心、不当求于外物,于是喟然道:“道在是矣。”所谓“龙场悟道”。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供图

“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张佳玮说,“龙场悟道”以后,王阳明一直在做减法,追求极简的生活和学问。在贵州的经历,让王阳明相信每个人无论学问多少,都可以教导。王阳明的教学方式与其他学者不同,他更像是在与学生对话,而不是单向传授知识。用最朴实的语言与学生交流,强调简易和自在,与当时复杂的学问形成了鲜明对比,让他的学生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当前,大众对阳明心学兴趣渐浓,对走进王阳明也有着愈发真切的渴望。从王阳明身上,普通人又能学习到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张佳玮有自己的看法:“王阳明的人生终结时刻,也体现了他的简易和自在。当他的学生问他遗言时,他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张佳玮认为,王阳明不是一个神或圣人,他是一个真正的人,他的达观、简易、自在和对人心天理的信仰,都源自他在贵州的天空下的经历。“他自己将知行合一,执行到了生命最后。追随着先生的脚步去到达,本身就是一种行。”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文/黄若佩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