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甪直寻找叶圣陶

新华报业网 2024-10-26 19:02:25

“苏州往东三十六公里的甪直镇,镇周围全是河道,往来非乘船不可。从苏州去,遇到最顺的风,张起满帆,三小时就到了,如果遇到‘顶头逆风’,就得八小时。”这是叶圣陶先生笔下的甪直初印象。

1917年春天,从下船上岸的那一刻起,叶圣陶便与这座江南水乡古镇结下不解之缘。在位于甪直的吴县县立第五高等小学(简称“五高”)任教的四年半时间里,他自编国文教材,推进教育实践改革,革新了“五高”的教育风气;以甪直的风土人情、社会实况,创作了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他说,“我真正的教育生涯和创作生涯是从甪直开始的”,并深情地将甪直视作自己的“第二个故乡”。1988年,叶圣陶逝世后,长眠于这片令他魂牵梦萦的桑梓之地。

如果说这片土地始终是叶圣陶的牵挂,那么“叶圣陶”这个名字,早已幻化成水乡璀璨的精神地标,在新时代依旧散发着光芒。在叶圣陶先生130周年诞辰到来之际,让我们走进苏州吴中甪直,从时光的“切片”中,去重温这位“一代师表”可敬可亲的真实过往,去纪念这位出生于苏州,又从苏州走出的教育家、编辑出版家、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的不朽印迹。

寻迹——

心之所恋即故乡

[实景切片]霜降时节,甪直古镇开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保圣寺西院“五高”旧址,三棵粗壮的银杏树的叶子也开始泛黄了。叶圣陶墓前的空地上,一批批研学的孩子们,有的在追逐奔跑,有的在体验着打连厢,树下,欢声笑语一片。

“这是三棵极不平凡的银杏树。不仅仅因为它们有着超过千年的树龄。”作为资深的文化工作者,甪直叶圣陶研究中心主任周民森介绍,这三棵树曾多次出现在叶圣陶先生作品中,被人们所熟知。现在,三棵银杏树依旧站在那里,它们“手牵着手,肩并着肩”,守护着先生,见证着甪直文脉的薪火相传,也见证着孩子们活泼泼地成长。

[纵深解读]1917年初,一条乌篷船载着23岁的叶圣陶与两位中学同学——时任“五高”校长的吴宾若和教师王伯祥,向甪直行去,怀揣从上海带来的先进理念,他开启了在这里的执教生涯。

彼时的“五高”已是一所出类拔萃的名校。校董沈柏寒是甪直当地的实业家、乡绅,曾留学国外大学教育系,还是同盟会会员。叶圣陶的到来,更为这里增加了许多开明的气息。

在甪直的时光,丰富且充满活力。叶圣陶和同事一起,在教材、课程、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改革,冲破了封建教育制度的束缚,积极传播新思想和新文化。他们开办“商店”,开设“博览室”,建造了戏台,学期中和学期末还要召开“恳亲会”,全面培养孩子们的品德、智力和才干;他们教孩子们书法、篆刻、绘画、演小话剧;带孩子们去郊游,去军训;为激发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在“五四运动”发生时,他们在孩子们中间开展演讲……1919年7月,他还把家从苏州搬到甪直,与家人一起过上恬静的乡村生活。

“叶圣陶在‘五高’如鱼得水,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造就合格公民’的教育思想,与沈柏寒注重人格教育的办学理念完全一致。”周民森说,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叶圣陶才得以开展大胆的教学改革实践。

在甪直的时光,厚重且富有张力。叶圣陶关注着国家的命运,心系时代的潮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教育理论研究和新文学创作。他与王伯祥合写的《对于小学作文教授之意见》开我国近现代作文教学改革之先河;撰写的《今日中国的小学教育》《小学教育的改造》产生的影响更大;他创办《直声》文艺周刊,在《新潮》杂志上发表了第一首描写甪直乡村风景的新诗《春雨》;他在甪直创作的《稻草人》被鲁迅称赞为“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以甪直教改实验为素材创作的《倪焕之》,被认为是一部具有深刻教育思考的教育史诗,茅盾曾评价该作品为“扛鼎之作”。

甪直不仅成就了叶圣陶教育思想的实验,也为叶圣陶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匆匆百年,这片土地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甪直人民始终没有忘记叶圣陶。

保圣寺西院叶圣陶执教旧址,在1988年就变成叶圣陶纪念馆,最近,这里经过翻修、扩建、重新布展,刚刚焕新归来。女子楼、四面厅、鸳鸯厅……一楼一厅,一草一木,以及叶圣陶先生的珍贵遗物,都呈现了有温度、有厚度、可触可摸的教育家精神。

走进展厅内,叶圣陶的半身铜像雕塑映入眼帘。展厅以详实的文字资料,以及百余件叶老的珍贵遗物、证件文本、旧版珍藏书籍,介绍了叶老光辉的一生,移步阅览,一个关爱学生、热爱国家的文人形象跃然眼前。

纪念馆后方,叶圣陶曾利用2亩多荒地开辟为“生生农场”,现在一部分成了他的墓地,一部分仍保留了原貌,遍植蔬菜庄稼,在老师和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不断有前来研学的孩子们体验着农耕的乐趣。当年,叶圣陶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们一起在这里耕作,种植瓜果蔬菜,让学生们懂得“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如今仍重现着“先生、学生‘生生不息’”的愿景。

叶圣陶曾在《心是分不开的》一文中写道:“我因年轻不谙世故,当了几年教师,只感到这一途的滋味是淡的,有时甚至是苦的;但自从到甪直以后,乃恍然有悟,原来这里头也颇有甜津津的味道。”

他还写过一篇《藕与莼菜》的散文,文中充满了他对故乡的怀念。在文章的最后他写道:所恋在那里,那里就是我们的故乡了。

“爷爷对甪直的爱如同远离家乡的赤子,家乡人民对爷爷的爱如同盼儿归来的母亲。”叶圣陶孙子叶永和说。

寻道——

像叶圣陶那样做老师

[实景切片]吴淞江畔,澄湖北岸,稻花飘香。走进人民教育出版社附属实验小学,高大的柱廊首先映入眼帘,令人震撼。1918春宴琐谭、1922雪朝、1956荷花……叶圣陶的文学作品名称及年份刻印在高高的墙面上,形成醒目的文学作品书签,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

漫步校园,叶圣陶元素随处可见。“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做社会的够格的成员,做国家的够格的公民”“全面发展的教育包括智育、基本生产技术教育、德育、体育、美育”……叶圣陶教育思想的标语处处砥砺着师生;延续叶圣陶先生在甪直执教期间开辟的自然实验室“生生农场”,萝卜、青菜长势正旺;探知苑、银杏坛、未厌馆、增智空间、育美空间……一个个教室和教学空间,无不透露出对叶圣陶教育思想和精神的传承。

[纵深解读]叶圣陶在甪直取得了教育改革的成功和新文学创作的丰收,不仅使他誉满全国,还使得时代对他发出了新的呼唤,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开拓奋进,引领未来。

新中国成立后,叶圣陶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教育部副部长,同时兼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辑,为编辑出版大中小学教科书,为新中国教育事业发展,鞠躬尽瘁。2021年,吴中区政府与人民教育出版社携手,成立了全国第一所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冠名的实验学校,将流淌在彼此血脉里的叶圣陶教育思想和精神代代传承,在家乡为叶老的教育思想写下又一个具象的注脚。

“四年来,学校围绕‘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校训,秉承叶圣陶核心教育理念,加速实现‘培养开拓创新的教师团队,培育德才兼备的莘莘学子’的办学目标,成为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研训实验基地。”人民教育出版社附属实验小学校长沈赟峰介绍,得益于人教社的资源,一大批知名学者、作家来到学校,甚至还有编写教材的专家现场指导教学,让老师很快成长,也为整个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发挥了带动作用。

“在甪直,始终没有停下对于叶老教育精神的传承。”甪直镇社会事业办公室副主任费玲玲介绍,叶圣陶教师文学奖的评选如今已进行六届,叶圣陶语文课堂教学展评举行了四届,为语文教育发展和教师文学创作打开更广阔的空间;每年,苏州市及吴中区的新入职教师,都要前来拜谒叶圣陶墓,在这里,大家重温叶老执教印迹,感怀他至真至深的家国情怀、达己达人的崇高追求、富有远见的教育思想、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这里,许下“像叶圣陶那样做老师”的誓言,已成为年轻教师入职前最有“仪式感”的活动。

循先生教育之道,更逐先生做人之道。在从事教育、文化工作的40多年里,周民森与叶圣陶先生的儿女、孙辈们交往了30多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也深感叶老治学的严谨,以及对家人教育的严格。2016年,周民森与叶圣陶先生的孙女叶小沫、孙子叶永和共同发起成立甪直镇叶圣陶研究中心。甪直镇将沈柏寒先生的老宅修葺一新,这个当年叶圣陶与同事们经常来往的“五高”校董的家,成为研究、传承、发扬他精神的场所。

多年来,中心不仅深入研究叶圣陶先生在教育、文学等各个领域的成果及思想,还重点对叶圣陶家风进行挖掘,通过打造圣陶讲堂、未厌书屋等宣传阵地,每年在圣陶讲堂举办各类公益性文化讲座50场次左右,从青少年到大中小学教师,从公职人员到普通群众,受众数千。通过不定期举办“追寻叶圣陶先生在甪直的足迹”等文旅活动,为弘扬叶圣陶思想、宣传甪直文化不懈努力。

“今天,人们到甪直来追寻叶圣陶的什么?”在周民森看来,叶圣陶身上最重要的精神,正是他做人做事、爱家爱国的品质,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高尚情操,穿透时光,感染后人。

寻新——

跟着书本游甪直

[实景切片]漫步甪直古镇,一幅由小桥流水人家构成的江南水乡图徐徐展开。一座接一座的石板桥上,站立着拍照打卡的游人,清澈的河道中,一顶顶乌篷船驶过,船娘穿着蓝红相间的甪直水乡特色服饰,唱着悠扬的小调。

古镇深处的眠牛泾浜,今年“变”成一处新景——叶圣陶小道。“1917年,叶老在甪直当老师,时近五载,晨晚归家,常行步此道。”一旁的铭牌对叶圣陶小道的来历及现状作了简要介绍。

步入这条蜿蜒的小道,一侧白墙上一个硕大的繁体“叶”字首先抓住人们眼球,顺着河岸边橙色的指示牌,便打开了叶圣陶的世界。墙上的展示框里,轮播着叶圣陶先生与夫人胡墨林以及三个子女的合影;一幅幅灵动的插图墙绘闪现,“开明国语课本、叶圣陶编、丰子恺绘”几个繁体字,十分古朴有趣。小路入口处的一处苏式半亭,挂着的正是那副叶圣陶先生长子叶至善撰写的著名楹联:得失塞翁马,襟怀孺子牛。

[纵深解读]时代在变,叶老的“第二故乡”也在变。怎样把叶圣陶精神传承好、弘扬好,如何把叶圣陶在甪直的故事讲好,把叶圣陶精神表达得更有时代内涵?甪直人一直在思考。

叶圣陶创作的名篇《多收了三五斗》曾被选入语文课本。小说中的万盛米行,就是以甪直古镇的万成恒米行为原型,早在之前,甪直镇就把这里开发成景点。前年,万盛米行旧址“摇身一变”,又成为蓝朵三五斗企业服务基地,甪直镇携手国内知名企业,以“文化研学+艺术打卡”为核心,打造出一个“传统文化教育、数字文化艺术办公、企业拓展培训”三位一体的数字文旅艺术体验空间,成为游客到甪直古镇新的打卡点。

走进基地,历史与现代交织的气息扑面而来。这里不仅修复和还原了百年前江南米市的风貌,小桥流水、小院曲径、参天古树、粮仓码头,让人们窥见当年社会和人民生活的真实风貌,还通过精心设计,将现代艺术的美感融入其中,展现出独具江南水乡特色的现代生活情调。

“古镇旅游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唯有深度挖掘独特的文化内涵,把文旅融合真正落到实处,才能形成新的优势。”甪直镇党委委员张春茂介绍,甪直镇通过深入挖掘叶圣陶教育文化资源和精髓,着力打响叶圣陶教育文化品牌,凸显“一镇一品”特色,正不断放大“教育湿地,文化氧吧”的影响,着力打造语文教育者和全国教师的“朝圣之地”。

百年前,叶圣陶带着学生走上街头上课,寓理于情,深入浅出。他在小桥上讲解桥的来历和历史,进行写作欣赏的教学,让学生文笔活泼起来。百年后,这样的场景依旧在上演。

2015年,作家、媒体人蒋理第一次来到甪直,他被这里的一桥一巷所吸引,更为这里的文化底蕴所折服。一年后,他欣然落户,在位于古镇核心区域的东市上塘街开出光影墅文化空间。这个以摄影、旅行为主题的文化空间,保留并修复了老宅原有的样貌。每年,这里都会举行几十场文化活动,他从古桥、罗汉、诗词、书本中寻迹,向游客、教师、青少年解读水乡古镇的文化“密码”。

走进叶圣陶小道深处,推开红绿配色的侧门进入“倪焕之DE茶书吧”,木门背后的《倪焕之》选段,庭院一侧荷叶青青、花姿撩人的小景,鱼池弄、陆家弄、三元楼等蓝底白字的甪直地名嵌入小缸的院墙,碧绿色的桌椅,造型各异的石桌,品种丰富的盆栽,绚烂绽放的凌霄花……庭院每一处都充满了文艺复古的气息。馆主冯斌在青年时代,受该小说影响走上教育岗位,如今以其作为茶书吧的店名,期待“回望教育童年,致敬教育先贤;弘扬叶老精神,像叶圣陶那样做老师”。

时间的河,流淌着诗意,载着叶圣陶的乡愁和精神,始终在为这座江南古镇增添新的韵味。

47年前,离开了甪直半个世纪的叶圣陶故地重游,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五十五年复此程,淞波卅六一轮轻。应真古塑重经眼,同学诸生尚记名。斗鸭池看残迹在,眠牛泾忆并肩行。再来再来沸盈耳,无限殷勤送别情。

这是他生前最后一次到甪直。现在,有人来甪直寻找他的印迹,有人在甪直实践着他的思想和精神,还有人在甪直创新讲述着他的故事,一个“活着”的叶圣陶,始终在这片热土,生生不息。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盛峥

(甪直叶圣陶研究中心/吴中区甪直镇供图)

0 阅读:0
新华报业网

新华报业网

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下属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