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西方国家密集对抗中国,制造了一种中国陷入围攻之中的舆论态势。美国自从特朗普时期开始挑起贸易战,并且在各个方面没有任何理由的对抗中国。特别是科技领域,美国对中国的打压是呈现逐渐升级态势的。美国对中国的华为等先进科技企业,更是进行了无死角的封锁打压,甚至不让华为使用含有美国任何元素的东西。美国的这种对抗给人的感觉就是疯狂了,为了阻碍中国的科技封锁,已经到了不惜阻碍全人类技术进步的地步了。
美国不惜充当人类技术进步的绊脚石,也要对中国进行打压,这确实是罕见的。在美国带头下,一些跟随美国的国家诸如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也都陆续跟随美国对抗中国,他们开始在各个方面与中国作对。美国带着一帮小弟气势汹汹的对抗中国,并且制造了一种打压中国的强势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好像西方国家都是卯足了劲儿与中国作对。
事实真是如此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尽管美国用尽了一切办法对抗中国,并且制造了强势对抗中国的舆论氛围,但事实上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是不支持美国对抗中国的,都是站在中国一边的。就连在美国内部,特斯拉老总马斯克、苹果公司总裁以及大量的商业人士等也都是反对美国政府对抗中国的。也就是说,美国尽管制造了集体对抗中国的氛围,但是对抗中国并不符合西方国家的利益,也不符合美国的利益,是没有支撑基础的。
跟随美国最紧密的英国首先反省了,开始主动的接触中国合作中国。英国外交发展大臣克莱弗利明确表示尽管与中国存在一些分歧,但是不能因为存在分歧就拒绝与中国的合作。克莱弗利是5年来访华级别最高的英国大臣,也是积极主张与中国进行接触的。可以说,英国在盲目的追随美国对抗中国的过程中吃了亏,开始认识到不能与中国割裂了。英国外交大臣直言,试图孤立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将是一个错误,这将让英国错失很多合作发展的机遇,对于世界问题解决也是不利的。
英国主动邀请中国参加11月举行的全球人工智能(AI)安全峰会,并且强调中国是该领域技术领先的国家,中国缺席对于会议将是巨大的损失。英国方面在认识到合作中国的重要性之后,开始主动的邀请中国参加一些在英国举行的重要会议了。据路透社19日消息,英国外交大臣克莱弗利向外界证实称,英国已经明确的邀请中国参加在英国举行的全球人工智能(AI)安全峰会。
这名英国大臣对于邀请中国给出的解释是,“如果我们将AI技术的其中一个领先国家排除在外,我们就无法保证英国公众免受AI风险的影响。”很明显,英国也认识到了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走到了世界前列,英国及西方国家根本无法将中国排除在外,也不可能将中国排除在外。英国主动邀请中国,也是因为事实很清楚,中国的参加将会帮助提升英国的影响力。反之,如果英国不让中国参加,英国将遭遇巨大的损失。
美国商会在美国政客盲目对抗中国背景下,坚定的选择合作中国,接触中国。尽管美国的政客十分疯狂缺乏基本的理性,为了对抗中国不择手段,但是美国政客的疯狂并不能代表美国人民的心声,更不能代表美国工商界人士的心声。近期,美政界、商界、学界不少有识之士努力冲破反华“政治正确”的“寒蝉效应”,开始大胆的进行理性发声了。美前财长鲍尔森、经济学家克鲁格曼等著名专家通过不同方式力挺中国,强调唱衰中国是不可取的。众议院情报委员会民主党成员海姆斯表示,必须与中国沟通并且保持合作。
美国商会总裁何迈可表示,“就生产制造和供应链的规模而言,世界上目前没有任何地方可以取代中国。”美国商会指出,尽管中国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和14亿消费者所带来的巨大机遇,仍持续吸引着绝大部分会员企业。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更是明确的指出,中国市场具有唯一、不可替代性,“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如果被剥夺了中国市场,是没有应急措施的。美国商会坚定的选择合作中国,接触中国,这一点是没有任何改变的。
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也是明确的表示支持中国。法国与中国签署了大量合作订单,并且在很多方面上支持中国,拒绝搞对抗与分裂。法国还积极申请加入中国参与的重要国际合作组织,希望借助中国获取更多的发展机遇。德国在经过全方位的论证和深思熟虑之后,还是决定继续使用来自中国的安全设备。这说明德国也是积极的支持中国,积极的合作中国。
德国尽管在部分问题上配合美国,但是总体上德国利益是需要合作中国的。德国在中国存在最广泛的利益,德国制造业特别需要中国市场,这些都是德国选择中国的基本原因。荷兰也明确指出,对中国禁售光刻机不会难住中国,中国会找到克服困难的办法,并且继续向中国出售相应的光刻机。可以说,欧洲国家总体上都是坚持合作中国的。
对抗中国是死路一条,西方国家开始认清现实。一系列现象业说明,对抗中国是没有出路的,对抗中国将是死路一条,只有合作中国才是唯一正确的道路。从目前的情况看,西方国家在付出巨大的代价后也认清了现实,也不再顽固了。当然,美西方国家选择合作中国,是基于现实利益出发的。西方国家认识到对抗中国损失惨重,开始选择合作中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西方会停止针对中国,对于这一点我们也应该有清醒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