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人生三宝

北极微凉 2022-12-08 11:30:28

第十七课 不 肖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谓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乎。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老子将慈,俭,不先作为自己的三样宝贝并经常保存着,这三宝也是我们修道修德人必须要保持的。说到宝贝,人们通常会想到的是金银财宝等实物,老子的三样宝贝却是三项深厚的品德。为什么必须要保存这三宝呢?因为按三宝做就受益匪浅,不按三宝做就将有祸患降临。下面就结合自身学习、理解和尝试实践的体会分享一下按三宝做受益匪浅。

慈故能勇,慈善就能勇于挑重担。为人慈善就会有同情心,能关心他人的冷暖和疾苦,愿意对人施以爱心,伸出援手,主动去帮别人排忧解难。为人慈善也愿意担当,不在乎吃亏,肯舍自己的利益成全他人。为人慈善也善于发现他人的闪光点,能够欣赏和包容他人,少去计较和攀比,更愿意多付出。

以前我在外处事一般是参照多数人的做法,优先要考虑自己的利益,对自己没有利的事不情愿去做,对于别人不愿意做的事自己也不想做,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修道修德以后一切都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道德经》标准如春风细雨般滋润着心田,心胸得到滋养变得开阔有活力了,也慢慢地有主见,努力方向更明确,思想水平也无形中有所提高。愿意主动去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了,开始的时候自己独自承担还会有点怨言,慢慢地就当成自己的份内事习以为常了。比如在单位部分公共区域的卫生我坚持义务做,看到大家对整洁的环境满意,自己也舒心。还有身处服务岗位,热心主动去为客户提供更周到的服务,不管是份内事还是份外事能看到和想到的就热心去做,客户满意度提高了,自己心里也获得温暖与喜悦,能帮到别人自己感到快乐就会更有动力去做。

俭故能广,俭朴就能集思广益。以前我对俭朴的认识只局限于生活作风的俭朴,学习本课明白了不仅如此,还有工作作风,各方面都要俭朴,是一种高尚的思想境界,是俭朴之德。具备了这种德的人虚怀若谷,能去欣赏和仰视别人,吸纳别人的优点,博采众长,集思广益,结果必然是能力增强,积德越来越深厚。反思自己,我还做不到俭朴,对不喜欢的人容易形成刻板印象,放大他们的缺点,弱化他们的优点,所以就不会很好地借鉴,通过学习和理解本课再一次地加深认识,促进纠正的动力。

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不与天下的人争先,故能当首长。这里的当首长一是指官职,二是指威望。官职还受名额限制,做德高望重有威望的人是不受限的。不争先,就能时时处处礼让别人,甘愿自己吃亏成全别人,也愿意为别人做服务。大家愿意与这样的人合作交往,也愿意让这样的人来主持公道,遇到机会大家就会推荐他来为大家做主谋划。即使没有这样的机会,大家心里也认可、信任和尊重他。现在人们普遍的私心重一些,竞争也无处不在,所以在单位中也常看到些争风吃醋的事,争来争去闹得人际关系不和谐,工作不舒心。我也曾经历过,后来看淡了也淡定舒心了,现在每当有同事和我谈起此类事时,我都通过一些好的和差的处理效果对比引导她往团结协作方向上考虑事情,虽然也未必扭转得了别人的想法和做法,至少当她不顺心的时候也会回味一下吧。

通过梳理发现自身对慈,俭,不先这三宝虽然还远没有学精用好,但也让自己受益了,坚信继续消化吸收必将有更多的受益。

和平

老子三宝,也是修道的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作为修道修德的人必须具备的,要时时刻刻不能忘记。

老子三宝一是要求对人要慈善。但不包括对恶人和坏人。我们要把善恶的关系处理好,对善人要慈,慈爱。

我这一点做得还行。首先孝敬父母,母亲岁数大了,就接到身边来照顾。尊老爱幼方面做得也行,我本身是个热心肠,会主动帮助岁数大的邻居拿东西,或干些力所能及的事。与邻居同事朋友都相处得挺好。尊重人也会尊重人家的付出,譬如学习群里学友只要分享,就会给点赞。

人有善恶之分,对善良的人好,对恶人坏人就不能这个态度,对坏人不要怕,也不能躲着,不要怕跟他们接触。要帮他们,这是我们的职责。老子讲了,“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所以我们有责任帮他们改恶从善。

二要俭朴。自从修道修德后,生活中处处都开始节俭了,以前浪费东西不在乎,现在会心疼了。

三是任何事情,我们绝对不能与别人去争先。有利的事情,要让给人家。这方面父亲给我树立了好榜样,他曾把省劳模让给同事,把涨工资的机会让给同事,去干人家不愿干的活,从小受到父亲的熏陶,我从不与哥哥姐姐争,给他们付出了那么多,我觉得自己吃点亏无所谓,不能伤了兄妹情。

我自身还有很多不足之处,离三宝的要求还相差甚远,会继续努力按三宝的要求做,不与人争先,不计较得失,敢于去吃亏,争取做个合格的修道修德人。

清静无为胡

0 阅读: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