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无限,岁月长天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0-10-18 14:21:13

致敬新中国——这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对于一个新的盛世的期待。71年了,我们所有围绕“美好生活之道”产生的人类知识和经验,以及强烈的民族性,都将使我们获得一种内在的动力,去实现一个远大的理想带来的真正的爱、温暖和感动。

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世界还是那个世界。我们有理由相信,一切的希望都像《千与千寻》里那个神灵世界的灯,和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的灯一样,依然会再次被点燃,再次被擦亮。

我们每个人有什么东西是会被擦亮的?一个是自己的名字,一个就是祖国。借用吴宓当年所坚信的那个“内心生活之真理”,它就是故土带给我们的声音以及力量。爱祖国,本质上是一种内心之学,无论是否能够“色彩斑斓”地返回故土,返回家园,都需要在思念和寂寞中返回内心。人的生命中最柔软的心性,就是内心世界的丰满和充盈。

今年国庆正值中秋,我想用北宋理学家邵雍的一首诗祝福朋友:“天听寂无音,苍苍何处寻。非高亦非远,都只在人心。”我真心希望我们对所身处的世界、对我们自己、对周围的他人,有一种更深的理解。新中国一次次的探寻之旅,最终将帮助我们激发人类的能动性,使我们有信心在只有一次的“此生”中,选得好,做得好,并且生活得好。

一个人内心最美好的地方,是他出生、成长的那片土地。十多年前,我在布拉格的伏尔塔瓦河边瞻仰德沃夏克雕像时,耳边隐隐响起他的第九交响曲中“念故乡”一节,它总让我想起一去不复返的少年时光,也想起了祖国。当年,米兰·昆德拉离开家乡布拉格去巴黎时,他付出的痛苦和悲伤便成为其心灵的祭坛。昆德拉的小说是一部怀旧的史诗,为了发现人类存在的隐秘,他的内心不断地在流亡。然而往昔已然逝去,重返不再可能,被遗忘遮蔽的世界,将是心灵返乡的起点。只有故土,只有属于自己的家园,才能激发我们热爱祖国的情思。四十年前,我就读的厦门大学中文系一位教外国文学的老师出国定居,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一句令我一直无法忘怀:“祖国啊祖国,远看你比近看更好看!”

我想每一位中国人,无论身在何处,故国情怀一定是一种有缘的接引。有人曾经描述过日本福冈的一位老妇人,她费力地从路边拣起一片红叶凝视许久,觉得懵懂多年,方始憬悟。也许在那一刻,她要珍藏的,就是抚弄落叶时所体悟到的情怀和禅意。由此,我想到了“忍看”二字,对于祖国,“忍看”是人与世界之间的唯一纽带。“从心到心有多远,天地之间”,也许正因为这样,对祖国的一切会看得更真切些。

江山无限,岁月长天!——这是我每年国庆节都要表达的祝福。巴金曾经对冰心这样说:“有你在,灯亮着。”今天,山在,水在,树在,月亮在,星星在,还有您在,一切都将是静好的。祝福祖国!

相关阅读 淡泊敬诚的学问人生 书信中的治学精神——从顾颉刚致傅斯年的信谈起 “小邾”何以立国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张卓晶排版编辑: 张卓晶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