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活捉蒋介石的孙铭九,在西安事变结束后,被报复了吗?

八方镜 2024-12-06 11:53:20

1936 年的西安,骊山之上,张学良的心腹卫队营,直捣蒋介石驻地进行抓捕。

卫队二营营长孙铭九,在这次事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活捉蒋介石,但以下犯上,当事变落幕,他的下场如何?

孙铭九出生在清末东北的一个普通家庭,彼时东北大地被列强入侵,社会动荡不安。

地方军阀、日本侵略者和沙俄,多方势力交织其中,普通百姓生活艰难,困苦不安。

孙铭九在成年后,选择了从军之路,并赴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深造。

在日本学习期间,孙铭九还结识了一批同样怀有报国志向的青年,他们中不少人后来也成为东北军的骨干和少壮派的代表人物。

归国后,孙铭九一度在天津市公安局任职,在此期间,他很快赢得了上司的赏识,而这位上司正好是张学良的秘书。

贵人相助,孙铭九有机会觐见了时任东北军领袖的张学良,孙铭九被留在张学良身边,担任随从参谋一职。

从此,孙铭九成为了东北军体系内的一员,并迅速在张学良的支持下崭露头角,孙铭九负责管理东北军中的一些核心事务,尤其是干部的培养和任用。

1936年,东北军成立了“抗日同志会”,孙铭九成为其中少壮派军官的核心人物之一。

在西安事变前的数月,东北军内部的风气逐渐发生变化。

张学良开始积极整顿军队,为对抗蒋介石的内部压力做好准备。

而孙铭九作为他身边的得力干将,不断协助其调配人事,将一批有战斗力和觉悟的青年军官提拔到重要位置,振奋士气。

1936 年 12 月 12 日凌晨,西安城外的临潼华清池被黑暗笼罩,山水之间一片静谧。

蒋介石的身边有着众多精锐特务,防卫可谓严密至极,这场行动稍有差池,不仅执行任务的这些人全军覆没,东北军也极有可能面临灭顶之灾。

但国难当头,张学良已别无选择,只能将这重任托付给最信任的卫队营。

蒋介石下榻的五间厅,位于这片园林的深处,是一座仿古建筑。

为了确保蒋介石无路可逃,士兵们趁着夜色潜入华清池,他们踩在鹅卵石铺就的小径上,脚步轻盈,几乎未发出任何声响。

清晨 4 点左右,第一营上校营长王玉瓒率领部下进入华清池的头道门。

行至第二道门时,因有蒋介石的贴身侍卫放哨,王玉瓒果断举枪连开三枪,命令步兵连展开进攻,随后通知孙铭九率领第二营赶来增援。

枪声骤然响起,瞬间打破了华清池的宁静,火光与弹雨在夜色中交织。

时间是他们最大的敌人,拖得越久,蒋介石的增援部队就越有可能赶到,他们必须速战速决。

于是,他冷静地指挥着手下,选择从侧翼迂回,他们沿着一条隐蔽的小道,穿过荷花池边的低矮树丛,悄悄逼近五间厅的侧门。

到达侧门后,孙铭九带头踢开大门,迅速占领厅内的制高点,从上方对蒋介石的卫兵进行火力压制。

经过激烈的对抗,孙铭九终于率领部队冲进了蒋介石的卧室。

踹开房门后,映入眼帘的却是一个空荡荡的房间 —— 床上的被褥凌乱不堪,蒋介石的军帽和假牙还遗留在桌上,但人却不见踪影。

意识到蒋介石可能已经逃离,孙铭九立刻展开搜捕。

天亮之前必须捉到蒋介石,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孙铭九当机立断,将手下分成几队,迅速在华清池周围展开地毯式搜索。

他亲自带领一队士兵,沿着华清池后方的小径向山坡搜索。

山间的寒风愈发刺骨,脚下的土地坚硬冰冷,就在搜寻过程中,一名士兵在一处山墙下发现了一只遗落的皮鞋,旁边的墙头还有翻越的痕迹。

孙铭九意识到这可能就是蒋介石逃跑的方向,立即指挥士兵们顺着线索,爬上陡峭的山坡,仔细搜查山间的每一个角落。

随着天色渐亮,队伍的紧张感愈发强烈,若蒋介石逃脱,整场行动的努力将付诸东流。

就在这时,一个士兵在半山腰的一块石壁后发现了一个人影,原来,蒋介石藏身于山间的一处天然石洞之中。

当他听到士兵的呼喊声后,终于明白已躲无可躲,只能无奈地从石洞中走了出来。

据《红星照耀中国》斯诺记载孙铭九找到蒋介石后,蒋介石要求派一匹马送他下山,在被告知无马后,蒋介石强撑气势,声称自己腿部受伤无法行走。

孙铭九则果断表示:“如果您不能自己下山,我会亲自背您。” 蒋介石无奈之下,只能接受这个提议。

孙铭九将蒋介石背在背上,小心翼翼地从山坡上往下走。

此时,天际的微光映照,回到华清池后,孙铭九终于将蒋介石交到了张学良和杨虎城手中,这场夜袭行动虽险象环生,但终究取得了成功。

在西安事变后的最初几天,蒋介石的被扣押引发了南京中央政府的震怒。

国民党方面迅速调集大军,意图以武力解决危机,而张学良、杨虎城一边则试图与蒋介石谈判,希望能以和平方式建立全国抗日统一战线。

此时,孙铭九与东北军少壮派其他成员站在了最前线,积极推动张学良的抗日主张,试图通过这次事件改变东北军与中央政府的对抗状态。

当事态逐渐趋于和平解决的方向后,张学良在压力下决定亲自护送蒋介石返回南京,以展示自己的诚意。

张学良一到南京,便被蒋介石软禁起来,而这一举动让留守西安的东北军瞬间陷入混乱,失去了领袖的东北军如同群龙无首,元老派和少壮派之间的分歧也逐渐加剧。

当南京要求东北军从西安撤离,将部队调往他处时,东北军内部形成了两派意见:一方是以王以哲为首的老派将领,他们主张服从南京的指令,避免与中央政府直接冲突;

另一方则是以孙铭九为代表的少壮派,他们认为张学良被囚禁乃是蒋介石的阴谋,若此时撤离,便会失去东北军在西北地区的战略优势,他们主张以武力相抗。

一天不放张学良,东北军就同南京政府决一死战。

面对如此局面,双方的争论愈演愈烈。

1937年2月的一个凌晨,孙铭九等人决定采取行动,他们策划并实施了一场刺杀行动,将老派将领王以哲等人一一除去。

这次过激行动并未如孙铭九等少壮派预想那样振奋军心,反而加剧了东北军内部的分裂。

张学良不在的情况下,东北军的其他势力纷纷选择自保,而蒋介石则迅速利用这一局势,继续从南京派遣部队施压。

西安城里,不满少壮派激进行为的军官开始联合起来,宣布对孙铭九等人进行通缉,以平息局势。

无奈之下,孙铭九决定向西北的红军寻求帮助,为了保护孙铭九不被东北军老派势力报复,周恩来安排他秘密撤离西安,前往陕北暂避。

周恩来不仅宽慰他,还劝说他要从大局出发,团结东北军所有力量,最终共同抗日。

在陕北的几个月里,孙铭九虽然得到了暂时的庇护,但他的心情却异常沉重。

他目睹了东北军的分崩离析,也看到了自己和同志们的努力逐渐被现实撕裂的无力感,最终,在局势趋于稳定后,孙铭九被安排前往北平,并辗转到天津隐居。

1943年,在日军占领区,孙铭九通过曾经在日本留学时结识的旧关系,他搭上了汪伪政府的桥梁,接受了其“曲线救国”的理论,出任了汪伪政府的高级参赞武官。

此后,孙铭九被派往山东任职,并组织了一些地方武装部队。

这一时期的孙铭九,虽然在汪伪政府体系下重回舞台,但他的选择却让昔日的战友和抗日同仁感到不齿。

曾经那个坚定的抗日青年,如今却成为了敌人的走狗,让很多人感到痛心和愤怒。

抗战胜利后,孙铭九面临清算,他向国民政府投降,并表示愿意继续效力,最终被派遣到东北。

随着解放战争的爆发,形势急转直下,他再次陷入被动,最终流亡香港,解放后,他选择回到上海,希望能重归故土。

新中国成立后,孙铭九在解放初期的上海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

自西安事变后,他的人生已然大起大落,果不其然,政府开始对孙铭九的过往展开了详细调查。

他的汉奸历史与他在解放战争期间的立场,成为审查的焦点。

面对审查人员的质问,孙铭九试图为自己辩护,声称抗战胜利后他确实在东北与中共地下组织有过接触,曾协助中共开展地下工作。

这个说法并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再加上他复杂的历史背景,使得政府对此持怀疑态度,他的辩解虽然详细,但最终并未得到采信。

在多次审查中,有关部门发现,尽管孙铭九在汪伪政府任职多年,他并没有直接参与任何屠杀抗日军民的行动,也没有血债在手。

再加上他在西安事变中立下的功勋,这成为他唯一的救命稻草,经过多次评估,政府最终决定不对他施以极刑,而是给予他较为宽松的处理方式。

基于他的西安事变历史功绩以及战后无直接血债的事实,政府决定恢复他的自由,并委任他为上海市政府的参事。

这一职务虽然地位不高,却意味着他在新政权下有了一席之地。

孙铭九知道,自己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得以生存已实属不易,他接受了这个安排,努力适应新的生活。

就这样,孙铭九逐渐融入了新上海的生活,作为市政府的参事,他负责一些与历史文化保护相关的事务,远离政治的核心。

他时常在办公室里安静地翻阅资料,或者与其他同僚一起讨论如何保护上海的老建筑和历史遗迹。

解放后的几十年间,孙铭九几次试图在《人民日报》、《解放日报》等刊物上发表文章,试图重新讲述自己在西安事变中的经历。

他希望通过这些文章重申自己曾经的爱国之举,让人们记住他不是一个单纯的汉奸,而是一个曾在关键时刻立下功劳的爱国者。

他描绘了自己在西安事变中如何策划、如何冲锋,甚至如何在临潼华清池的激战中冒着枪林弹雨捉住蒋介石的细节。

他希望通过这些文字,在公众心中重塑自己的形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文章引发了一定的关注,西安电影制片厂在拍摄电影《西安事变》时,甚至采纳了他的部分叙述,将他塑造成捉蒋的核心人物。

这一形象一度让人们对他这段“捉蒋英雄”的身份有了更多了解。

即便如此,也有人对他所述的细节提出了质疑,比如,西安事变中的其他亲历者指出,真正率先攻入华清池的部队其实是东北军卫队一营的官兵,而非孙铭九所率的第二营。

1981年,一场关于“华清池捉蒋”和东北军内部事件的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许多历史学者和当年亲历者都参加了会议,大家试图理清事件的真相,这场辩论会最终也没有得出结论。

进入晚年后,孙铭九的生活逐渐趋于平静。

1990年,久居台湾的张学良在谈及大陆旧友时,特意提到了孙铭九的名字,说他是“曾经最信赖的青年将领”,这一消息传到孙铭九耳中时,他感慨万分。

1991年,日本NHK电视台的导演来到上海,带来了张学良的录像采访。

在录像中,张学良亲口说出对孙铭九的思念之情,孙铭九望着屏幕上那位已满头银发的老友,心中百感交集。

相隔多年,命运各异,但曾经的那份兄弟情谊,却未曾改变,他忍不住潸然泪下。

2000年4月8日凌晨,92岁的孙铭九在上海因病去世。

临终前,他选择将丧事从简处理,甚至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医学研究,以这种方式为社会做最后的贡献。

尘埃落定,孙铭九的名字,也随着他捐出的躯体一起,消融在了时间的长河之中。

本文创作宗旨是传播正能量,杜绝任何低俗或违规内容。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私信及时联系我们(评论区有时看不到),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165

八方镜

简介: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