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姜晓菲报道 生活中,很多人谈“栓”色变,心梗、脑梗、肺栓塞……很多凶险疾病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源头,那就是“血栓”。它是一种在血管内形成的凝块,它可以阻塞血流并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神经内一科主任刘芳介绍,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涉及多个方面,主要包括生理因素、遗传因素、外伤、药物因素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在血管内形成的血栓可以引起心脏病、中风、深静脉血栓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深静脉血栓是最常见的一种血栓形成情况,它通常发生在下肢的深静脉内。深静脉血栓可能会导致疼痛、肿胀、发红、发热等症状,并且如果血栓脱落并随着血流到达肺部,可能引起肺栓塞,这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情况。因此,一旦怀疑出现深静脉血栓的症状,应该尽快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那么,应该怎样预防血栓形成呢?刘芳主任介绍,预防血栓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至关重要。首先,应保持健康饮食,不要只吃大鱼大肉,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另外,在心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每天保证喝足够的水(大约1500-2000毫升),避免血液过于黏稠。适度运动也是必不可少,每天保持运动,健康人群每天应保持一定的运动量。运动方式可以根据个人年龄、身体状况和兴趣来选择,如跑步、散步等。吸烟会损伤血管,增加血栓风险,应尽量戒烟。饮酒应适量,过量饮酒同样会增加血栓风险。另外,要注意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这些都是预防血栓的重要因素。对于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如长期卧床、有家族史、曾经患过血栓病史等,应该定期进行体检并根据医生建议进行相应的预防措施。
血栓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健康问题,在这里提醒大家应该重视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如果怀疑自己有血栓形成的症状,应该尽快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以免造成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