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在圣彼得堡向全国宣布了两项关键进展。
在谈及沙特阿拉伯主持的俄美谈判时,这位俄罗斯领导人露出了难得一见的松弛神情,对会谈的成果进行了积极评价。
不过更具分量的消息来自乌克兰前线。
就在俄美代表唇枪舌剑的谈判周里,俄军把导弹和火炮的日均发射量抬升了20%,终于砸开了库尔斯克边境的缺口。
此刻俄军坦克的履带痕迹正延伸至俄乌边境线乌克兰一侧,从战场态势图来看,该区域上万乌军后撤的路线已被锁定。
就像冬季用雪堆围住树洞抓松鼠的猎人,俄罗斯部队正从哈尔科夫和库尔斯克两翼展开合围,用普京的原话形容:"被夹住的猎物很快就要进锅了。"
乌克兰最后的筹码也丢了,这下真的再不投降就晚了。
2025年2月19日下午,普京在参观圣彼得堡无人机工厂突然宣布:
"一小时前,俄军第810海军陆战旅在库尔斯克方向突破了俄乌边境线。"
这一消息标志着俄军正式开辟新战线,由库尔斯克州直插乌克兰苏梅州腹地。
俄罗斯国防部同步发布战报称,过去24小时内俄军在该区域歼灭乌军510人,端掉3个指挥部并炸毁1座弹药库和物资库,累计已造成乌方6.2万人伤亡。
现场视频显示,俄军已完全控制战略要地斯维尔德利科沃村。
普京心里很清楚,谈判桌上的底气归根结底来源于战场形势。
特朗普急着喊停火,不过是为了美国利益。
想要让美国彻底放弃乌克兰,同时在谈判时攫取更大利益。
那就要给美国和乌克兰更大的压力。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这样一幕,莫斯科的谈判代表在会议室和美国佬掰扯停火条件,前线俄军的大炮却在给乌军工事"拆家"。
两不耽误的战术摆明了就是一边拿战场优势压着乌克兰签字,一边拿战果当筹码和美国讨价还价。
俄罗斯总统普京突然宣布俄军打破库尔斯克边界突入乌克兰领土,这记重拳砸得基辅高层直冒冷汗。
谁都明白这背后的逻辑——要么是库尔斯克战线的乌克兰部队伤亡惨重,要么是泽连斯基政府犯了要命的失误。
原本乌军选择在库尔斯克区域摆开阵势,打着"占领据点换取谈判本钱"的算盘,没想到俄军直接捅穿了前线。
这等于亮出底牌:要么是守军快扛不住了,要么是后路补给线被俄军拦腰截断,囤在这里的乌军精锐怕是要落得被包饺子的下场。
乌克兰把宝押在库尔斯克反攻有两个目的:
一方面想调虎离山,让俄军主力赶来救火,缓解东边顿巴斯战场的困境;
另一方面想在谈判桌前多攥点筹码。
但普京显然更老辣,趁着乌军离开坚固工事的机会发起猛攻,硬是让对手的"抢分计划"变成了"送人头表演"。
泽连斯基嘴上喊着"寸土不让",现实却逼得他不得不四处求援。
美国这个头号金主一旦撤梯子,乌克兰立刻就得从云端摔下来。
现在他最眼巴巴盼着的,就是英国、欧盟和北约能集体挺身接盘。
但问题是:在美国强压之下,欧盟真能拧成一股绳对抗俄罗斯吗?
此刻答案像迷雾里的灯塔——远远瞧得见亮光,可就是摸不着。
英国是乌克兰为数不多的铁杆支持者。
在特朗普连番炮轰泽连斯基"吃里扒外"的当口,伦敦不仅表态力挺,甚至抛出"必要时派兵"的王炸。
但满欧洲找盟友的乌克兰很快发现,像英国这样肯下血本的伙计实在稀缺。
德国和波兰对出兵直摇头,法国的马克龙更是在2月19日打起太极:"欧洲安全要紧,谈判必须推进",可提到派兵时却捂紧了口袋。
此刻的欧洲就像被塞了满嘴黄连——前线俄军越打越凶,美国主子急着收摊撤退,自家阵营又东倒西歪。
要不要为乌克兰和俄罗斯彻底翻脸?欧盟至今没敢拍这个板。
但特朗普早把话挑明了:"美国不会再当冤大头"。
他口中"喜剧演员骗局"的指控,更像最后通牒:华盛顿的耐心正在读秒。
最让基辅心惊肉跳的是,铁了心要终结战争的特朗普随时可能放大招。
不管是突然撤走军援,还是单方面给普京递橄榄枝,对乌克兰都是致命打击。
如今战场失利的基辅前门顶不住俄军炮火,后门又被抽走美国支柱,转身指望欧盟却撞见满屋子各怀鬼胎的"塑料盟友"。
德国的犹豫、法国的暧昧、东欧的退缩与英国孤掌难鸣的困局,构成泽连斯基政府面前的重重鬼门关。
这场大国游戏的终局钟声,或许就藏在下个月布鲁塞尔的闭门会议里。
乌克兰再不投降真的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