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编淮西军:战略正确、战术完美,赵构导演了一场教科书级的操作

盼丹聊历史 2024-01-13 16:46:08

收编淮西军,可以说战略正确、战术完美、压迫感拉到极限。

首先说战略正确。

南宋五大主力,最不争气的就是刘光世的军队。但凡打仗,朝廷必须派专人盯着大衙内。一旦盯不住,这家伙和他的部队就一定玩失踪。

问题是刘光世所部一直是南宋主力,甚至一度还是南宋最强主力,军队规模比张俊、韩世忠都要大。所以,刘光世失踪就是宋军主力失踪,剩下的军队要么跟着逃跑、要么留着等死。

对宋军宋将来说,大衙内就是他们的噩梦,几乎人人都被他坑过。

刘光世坑过岳飞。

建炎四年楚州救援战,岳飞是先锋、刘光世是后援。岳飞势如破竹、连战连捷,一步步逼近楚州城下。可一回头就发现自己成了孤军,刘光世的后援主力不见了。楚州失守,通、泰不保。于是,通、泰镇抚使岳飞,不仅打没军队,而且还要承担失地责任。

连带一起被坑的,还有楚州守将赵立。

赵立是南宋任命的第一批八名镇抚使之一,抗金意志相当坚决,战力指数堪称爆表。所以,楚州守卫战打得相当惨烈。但凡刘、岳大军能够抵达楚州城下,那楚州守卫战就会成为金军噩梦。

但是,大衙内突然失踪,楚州保卫战只能以宋军噩梦惨烈收场。

在当时,岳飞和赵立都是不得朝廷信任的小人物。所以,坑就坑了。

但刘光世还坑过孟太后。

建炎三年金兀术率领金军两路强渡长江,东路金军搜山检海捉赵构,一直把赵构追到海上;西路金军跋山涉水捉太后,差点儿把孟太后追到广西。

东路方面,需要负责的人是杜充。这家伙临阵投降,导致南宋长江防线全线崩溃。西路方面,需要负责的人就是刘光世。

大衙内可以不投降,但必须玩失踪。

他的任务是守卫江州、保护太后。可他连孟太后都没不通知一声,就凭空失踪,导致孟太后当了难民、一路向南逃到虔州,甚至传闻说跑到了广西。具体跑到哪,赵构和南宋朝廷完全不知道。

至于绍兴四年的江淮之战、绍兴六年的伪齐南侵,刘光世是能失踪就失踪、能逃跑就逃跑。别说大战见不到他的身影,就是小战也见不到他的身影。大衙内总有办法让自己置身于各种战事之外。

你可以怂,但怂到坑队友、坑太后,甚至坑得整个南宋战略被动,就实在说不过去了。

所以,最硬主战派韩世忠非常看不上刘光世,甚至到了拔刀相向的地步。韩刘关系紧张,不仅在南宋人尽皆知,甚至连伪齐都知道。

对于刘光世这号人尽皆知的大败类,应该怎么处置?

宰相张浚的意见是“刘光世骄惰不战,不可为大将”。

伪齐南侵的时候,张浚以宰相之尊跑到采石亲自督战,传话给刘光世“若有一人渡江,即斩以徇”。简单说就是你刘光世的行营左护军有一个算一个,谁敢逃过长江、我就斩了谁。

同时,赵构还给三衙军杨沂中写了亲笔信,“若不进兵,当行军法”。也就是说,刘光世但凡敢逃跑,那就军法从事。

又是宰相下死命令、又是皇帝写亲笔信,还有禁卫军督战,这才逼着刘光世回到前线好好打仗。

所以,赵构和张浚早已忍无可忍。

再怎么冒险也要解除刘光世的兵权:淮西军,也就是行营左护军必须换人、刘光世必须下课。

当然也有反对意见。

时任左相的赵鼎,不同意解除刘光世的兵权,理由是“光世将家子,士卒多出其门下,若无故罢之,恐人心不可”。这句话实际可以拆解出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刘光世的军队答不答应。你们一定要记住:淮西军姓刘不姓赵,内部关系盘根错节,而所有关系都集中在刘光世身上。如果大衙内带着自家军队造反了,你们怎么收场?

第二层意思是谁来接管淮西军。大衙内可以不造反,但谁来领导大衙内交出来的这支军队?刘光世是一头猪,但咱们朝廷连猪都不如,根本找不到一头像样的“猪”来替代刘光世。

赵鼎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但再怎么顾虑,也得解除刘光世的兵权。因为这家伙的混蛋操作已经人神共愤,不仅赵构、赵鼎认为应该换掉他,就是朝廷百官也认为应该换掉他。这成了南宋庙堂的共识。

其次说战术完美。

战略是方向、战术是操作。战略正确,但操作垃圾也能坑死自己。而在收编淮西军这件事上,赵构的操作堪称完美至极。

就赵鼎提出的反对意见,南宋首先关注第一个,即:在刘光世不造反的情况下,解除刘光世的兵权。这个问题既紧急又重要,必须回答,而且必须马上回答。

那第二个问题呢?即:由谁来领导行营左护军。

这个问题不紧急但很重要,必须回答,但不着急回答。

当时有两个形势左右了南宋庙堂:

一是伪齐南侵失败后,主战派宰相张浚提议北伐。同时,宋徽宗赵佶亡故的消息也传到了南宋。这直接刺激了赵构。所以,再一次北伐就成了大势所趋。按照张浚的意思,伪齐必须灭、河南必须复。

二是岳飞的忠诚以及岳家军的战力,已经人尽皆知。赵构在绍兴七年二月和三月两次召见岳飞,不仅高度评价岳飞,而且当面委以重任,即“中兴之事,朕一以委卿。除张俊、韩世忠外,其余并受卿节制”。也就是说,除张俊和韩世忠外,其他军队全都由岳飞节制。

这其他军队,主要是刘光世的行营左护军。吴玠的行营右护军得守着秦岭、盯着陕西,无法参与北伐。

绍兴七年是赵构和岳飞的最甜蜜月期。

赵构准备在北伐前把军队交给岳飞,岳飞也表态北伐后要乞归田里。言外之意就是:请皇帝放心,我岳飞一定功成身退,绝不贪恋兵权。

甚至,岳飞还上报了北伐计划,即:直趋京、洛,夺取河阳、陕府、潼关,切断河南、陕西的联系,逼着刘豫退过黄河;然后,岳飞所部攻占开封、陕西,张俊、韩世忠所部攻占京东诸郡。

所以,刘光世的行营左护军交给岳飞就成了大势所趋。

当然还有另外的因素,那就是南宋庙堂根本找不出哪怕一个勉强合格的将军去领导行营左护军这支庞大军队。包括张俊和韩世忠在内,他们统统没有能力消化掉刘光世的部队。

之后,就看怎么执行。

你发一道圣旨给刘光世,然后让大衙内交出军队回京养老,让行营左护军等着朝廷收编。这根本不可能。

即便宋朝的官僚制已经严密到窒息,赵构他们也不敢这么干。

刘光世带着军队北上投降咋办?

大衙内的确非常怂,但他一点儿都不傻,而且政治手腕能甩出赵构好几条街。就南宋政界军界的诸多精英来说,除左相赵鼎外,没有一个人耍手腕能耍过大衙内。

左相赵鼎,咱们有机会再说。这个人才是要能力有能力、要心胸有心胸、要手腕有手腕的顶级政治家。

那怎么办?

办法堪称神奇。

就解除刘光世兵权这件事来说,我们必须承认赵构这个大宋官家的智商绝对在线。

伪齐退了,咱们就要北伐。既然北伐,那就按右相赵鼎所说:行在前移,赵构和朝廷一直移到建康。

而当时,刘光世就在建康。

在带着朝廷一路北上的时候,赵构还办了三件事:

一是“起复湖北、京西宣抚副使岳飞,以亲兵赴行在”,岳飞带亲兵赴行在护驾;

二是“京东宣抚处置使韩世忠以亲兵赴行在,遂卫帝如建康”,韩世忠带亲兵赴行在护驾;

三是“权主管殿前司公事杨沂中以所部赴行在,诏沂中总领弹压车驾巡幸一行事务”,杨沂中率禁卫军赴行在护驾。

也就是说,在建康府,刘光世将直面赵构、百官以及岳飞、韩世忠、杨沂中等三大将和他们的亲兵部队。

压迫感可谓拉到极限。

然后,赵构当面解除大衙内的兵权。

甲申,少保、护国、镇安、保静军节度使、淮南西路兼太平州宣抚使刘光世为少保,仍三镇旧节,充万寿观使、奉朝请,封荣国公。

所以,解除刘光世兵权这波操作,堪称完美至极、漂亮至极。

淮西军的兵力规模在五万二千余人,而且都是百战精兵,一度曾是南宋所有主力中规模最大、战力最强的军队。但赵构下定决心、君臣齐心协力,朝廷硬是能够直接收编这支军队。

这个成功来得太突然,也太顺利。

于是,赵构等南宋君臣一直认为刘光世就是顶级废物。对外打仗怂得只会逃跑,对内争权怂到不敢反抗。手握五万淮西军,竟坐以待毙、束手就擒,别说抗争一下,就是连条件都不讲。起码刘光世也应该问下皇帝,到底该怎么对待自己手下这帮弟兄?

但是,他没有。

大衙内不仅痛快地交出兵权,而且连军费也全部上交,“以所管金谷百万献于朝”。

皇帝你要我的军队,那我就给你军队,这还不算完,我连这些年攒下来的军费也一起给你。至于怎么对待他们,那全看你们心情。

但接下来的事情,将会让南宋君臣意识到大衙内的不凡之处。因为淮西军就是一个烂摊子。除了集怂奸坏软于一身的大衙内之外,南宋君臣谁也别想轻松掌控住这支军队。

0 阅读:10

盼丹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