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向萍
“海水是咸的,汗水是咸的,泪水也是咸的,它们与盐有着同样的味道。”大海汹涌,大海沉默,人生起落,海知道。《黄渤海记》就是这样一本“含盐”的书,能引领人感受自然的魅力,思考生活的真谛,让心灵和精神在历史中得到滋养和引领。
王月鹏著
作家出版社
《黄渤海记》是作者王月鹏围绕海洋创作的第四本书,如果说前三本是对海的抒情诗,这一本更像面朝大海的沉思录,书中《亦耕亦渔》《赶小海》等很多篇章,都以文学的视角、历史的眼光体现出的对海洋生态和资源的关注,引人深思。
书中关于海的文字如静水深流,那种从容清净让人联想到梭罗的《瓦尔登湖》。但与美国纯自然文学的理念与风格不同,作者笔下的海与自然并不游离于人世之外,而是带着创作主体的心怀与人文思考,天然散发着让人感到熟悉的温度与气息,氤氲着东方情思和意蕴,恰似传统山水画里着墨不多的屋舍、游船、人影,透着世俗味与烟火气,读来更加亲近可人。
包括《新型关系》《开冰凌》在内的很多篇什都或多或少流露出一种自我检省的意识和态度,有时是面对浩瀚的历史与自然,作为人类一员的感喟;有时是面对具体的人与事,作者个体的反思。这些文字平和淡泊,要言不烦,有画龙点睛之效。
书中提到很多古代历史掌故,《蓬莱叙事》中蓬莱神话、秦台传说、先民的海神信仰、历史长河里让人难忘的钓者背影等,带有辽远历史元素的文字构成了一面面镜子;《芙蓉坡》《一座新城》等篇章,用文学的语言勾勒出黄渤海地区近代以来沧海桑田的变迁,不乏思辨色彩;《海边“异人”》一章中介绍了古往今来胶东半岛的很多名人,所谓“人杰地灵”,对这些名人的介绍极大增强了黄渤海地域的文化魅力。以史为鉴知兴替,以人为鉴正衣冠,这些内容的书写和阅读,对作者与读者而言,就是一种自我照见和审视。
《民俗中的怕和爱》一章中介绍了很多胶东地域的风俗文化密码,比如“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一说怎么来的?你是否了解“放长线钓大鱼”的真正含义?渔家婚嫁为何彼此不收受贺金?渔民出海有哪些禁忌和传统仪式?胶东一带活色生香的美食里藏着主妇哪些巧思和寓意?通过这些具体可感的“怕和爱”,作者传递的是人类面对自然、历史、传统等应有的敬畏。
“对于大海,我们并不比一条鱼了解得更多。”这是生命个体面对大海的一种自况。联想到作者对海的执着书写、对文字的精益求精,人们也能从中读出其在文学面前的谦卑。起伏吐纳的海是一间课堂、一本大书,也是一架显微镜、一块试金石。《黄渤海记》是一部关于黄渤海的沉思录,一场别样的文史海味之旅,它以海浪撞击情思,涌动文字,引领读者沉浸式体验蕴蓄万年的历史脉搏与人文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