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安乐死的网暴问题这两天最热闹的新闻是,因“红斑狼疮导致肾衰竭”的

司马南 2024-10-27 22:07:34

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安乐死的网暴问题

这两天最热闹的新闻是,因“红斑狼疮导致肾衰竭”的上海姑娘沙白备受关注。当地时间10月24日下午4点,她选择在父亲陪伴下,在瑞士最大的安乐死机构dignitas(尊严),进行安乐死。

关于这件事情,网友的讨论是一篇又一篇,直接上了热搜。有人在抹泪,有人发出种种感叹。关于这件事情我不做直接的评论,但是我想跟各位讲一讲,国际预防自杀协会与世界卫生组织关于自杀这件事情有些什么样原则性的规定?

其中《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表示媒体应该避免详细描述自杀所采用的具体手段;不提供自杀发生的具体地点或位置信息;不要选用恐慌或过度关注的新闻标题;不包含照片、现场视频或社交媒体链接等直观材料;不将自杀报道置于显眼位置,并减少重复报道的频率;避免使用可能引起情感共鸣或使自杀行为看似可接受的语言;不要将自杀描绘为应对困难的有效或建设性方法。

请问亲爱的读者朋友,您作何感想?生病是很痛苦的,即使是一场重感冒,高烧40度也是很难受的,疼着疼着,有些人甚至会产生轻生的念头。感冒还不算可怕,有些慢性病,有些比较折磨人的疾病让人产生熬不下去的心理也可以理解的。

我对以任何方式选择自我了的人都不做评论。刚刚我引用了《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七条针对媒体的宣言,这些标语不只是对于我们一般说的主流媒体,也应该包括自媒体——我们不能把自杀这件事情演绎成一场营销的狂欢,我们也不能把自杀这件事情解释为、宣传为、描述为一种率性而为。

因为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都有一种从众的心理。若是说得多了,有些人会模仿,有些人可能会以为这是一个很潇洒、很酷的事情,特别是模仿力比较强的年轻人可能会效仿。为了避免更多的人走上这条路,我认为《世界卫生组织法》的相关条款是有价值的。

当前,不可否认的是,某些媒体中存在一种倾向,即过分美化并吹捧自杀事件,以温情脉脉的外表进行包装死亡。

也许当我们换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会发现,安乐死会成为一门生意。

瑞士最大的安乐死机构:“尊严”的网页

在瑞士,个人的自由权利那可是相当重要,所以“协助安乐死”这种行为能被大家广泛接受。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协助自杀”在瑞士就一直是合法的。瑞士还是当下世界上唯一一个能帮外籍公民进行安乐死的国家。但要做安乐死这个选择,那必须得是个人自己愿意,还得自己亲手结束生命。不管是在哪个机构搞安乐死,首先都得成为这个协会的会员,得交年费,情况符合要求并且提供好材料就能预约日子。

在申请的过程中还能重新琢磨琢磨,把申请撤销。辅助安乐死的收费通常是按照过程里花的时间和耗费的劳力来算的。不过这些机构对经济条件好的成员收的钱更多,这就让人怀疑“协助自杀”是不是变成赚钱的买卖了。

平原公子分享了一件事儿,他说今年早些时候,一位55岁的佐治亚州女性詹妮弗,前往瑞士寻求安乐死,却经历了一些令人不悦甚至细思极恐的事件。詹妮弗为安乐死取出了这一生的积蓄,大概是4万美元,但抵达瑞士后,她发现实际情况和想象中的大相径庭。原本这位女士期待平静离世,但最终却陷入了一场营销炒作。作为首位尝试“Sarco自杀舱”的人,她被迫面对各种曝光、各种议论、各种传播,更令她痛苦的是,这个组织的成员还不断诱导她,强迫她,PUA她进行消费。

PUA是什么意思?

PUA是精神控制,是邪教组织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早年间中国反邪教代表团到瑞士去,到法国交流的时候,参加世界人权会议的时候,我国代表团和那些协教组织面对面作斗争的时候,法国的反邪教专家向我们详细讲述了PUA就是精神操控。

但是各位怎么也想象不到,面对这样一个想要了结自己一生的女士,竟有组织不断PUA她,比如要求她入住高价的指定酒店,每晚费用高达1400美元,还声称死后再也花不了钱了。而且“安乐死”并非宣传中讲述的那样完全免费,液氮、火化、住宿、机票等费用均需支付,且由该组织指定。唯一无需付费的是按下那个决定命运的按钮。

更令这个女士感到不安的是,该组织还安排了许多的媒体对她进行拍照和宣传,尽管她已明确拒绝,那些媒体依旧在不停地宣传,不断地拍摄。而且在她出现咳血症状后,该组织不仅阻止她寻求医疗帮助,还禁止她服药。这些行为都是对患者的剥削和折磨,这种方式根本谈不上“安乐”。

长时间处在疾病折磨状态的人都是极度痛苦的,有一些老人说:我不想活了,难受。儿子女儿总是劝他们,总是挽留。

但是说着说着,我们不由得去思考,安乐死是值得鼓励的吗?安乐死可以变成一个直播节目,吸引很多人来关注,甚至让年轻人来效仿的吗?

自杀不是个人的事情,自杀会带来深远的社会后果,重大的情绪后果和严重的经济后果。

然而,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80万人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一数字触目惊心。社会心理学与精神病学联合研究表明,每一起自杀事件至少会对6个人产生直接影响。所以自杀的危险因素以及如何预防自杀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不大容易完全说清楚。世界卫生组织预防自杀专门委员会、中国死亡干预组织及相关机构在此领域做出了不懈努力,他们表明媒体在此过程中的作用尤为关键。媒体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媒体可以传播让人们活下去的信息,媒体也可以削弱人们活下去的勇气。因此,世界卫生组织预防自杀委员会针对媒体提出了七条重要建议,都是针对媒体的。

我想对津津乐道消费某一个自杀事件的媒体和自媒体说,自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值得严肃重视的问题。

隔壁王奶奶说,中国人最早的人权观念就是人命观。自杀问题绝非儿戏,不能用消费主义的观点来看待自我了断生命的问题,不能用看客心态来看待自杀的问题。

媒体在报道自杀行为之后,他人模仿自杀行为的风险非常之大。尤其是当自杀者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或者有一定的知名度、影响力,那么他人模仿自杀行为的风险更是巨大,媒体不恰当的报道自杀也会引发社会长时间的模仿性自杀行为。

大家或许读过《少年维特之烦恼》——媒体报道会增加自杀风险的现象,就被称为维特效应。这是以歌德的小说中的人物来命名的。这部小说讲的就是,一个青年因为恋爱而自杀的故事。

坦率地说,当我谈这个话题的时候,心里有一丝隐约的担心,因为这几天我看到网络上有一些人对于自杀的赞誉,有些人甚至使用了抒情式的语言描绘自杀。我理解大家各种情绪的表达,但是媒体面对这样的情绪集结的时候,是否任由其自行泛滥?这是网络管理者需要慎慎分辨的事情。

年轻时我读过海明威的书籍,他说到:偏执是件古怪的东西。偏执的人必然绝对相信自己是正确的,而克制自己,保持正确思想,正是最能助长这种自以为正确和正直的看法。

干预自杀是社会的责任,避免自杀则是对自己、对社会负责任。

(本文根据司马南老师视频节目整理,内容有删改)

参考文章|平原公子

责任编辑|胡言 王德波

部分图片|网络

0 阅读:255
评论列表
  • 2024-10-28 17:21

    挺搞笑的,现在自媒体人,有宣传两性对立的,有宣传TS文化的,有宣传娘炮文化的,有在灰色地带反复横跳的,有宣传丁克的,有卖假货割韭菜的,有推送低级趣味文化丑化人和社会赚流量的。这些反人类的宣传不见又大反对动静,一受长期恶疾困扰的女性选择安乐死,一大群人站出来BB。

  • 2024-10-27 22:18

    正常的人生结局四种:病死、疼死、安乐死、极乐死,疼痛难忍的人选择二乐,不宜过多指责,生亦何欢死亦何惧这句话说的是选择安乐死极乐死的人的思想心理状态,人道,比较复杂,公众监督没猫腻即可,每个人要对自己负责

    木子李叮叮 回复: 道释儒法兵墨纵横
    生造内容。。。
    道释儒法兵墨纵横 回复:
    在你讲不出全瓢水的时候,你所谓的这半瓢水就是天花板、太平洋和绝顶峰
  • 2024-10-28 16:04

    如果确实扛不住了,那没办法

司马南

简介:主持人、学者、知名自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