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由湖南大学简帛文献研究中心、长沙简牍博物馆、岳麓书社主办的《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新书发布暨学术研讨会在长沙简牍博物馆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清华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长沙简牍博物馆等高校及研究所的40余位嘉宾和专家学者参会。
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于2003年出土,系西汉武帝时期长沙国第二代刘姓长沙王刘庸在位时期(前128—前120)的官方行政文书,为学界提供了研究西汉时期长沙地区行政运作、司法制度、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珍贵资料,其数量多达2600余枚。《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由长沙简牍博物馆、湖南大学简帛文献研究中心编著,陈松长教授、李鄂权研究员主编,与之同步发布的还有《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考古报告》和《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研究》,总计6册,共443万字,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项目、简牍高质量整理出版工程项目、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项目和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成果。
《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的整理出版,学术意义重大、研究价值极高,内容质量亦为上乘,在整理、编排、出版等方面均表现出色,不仅是对走马楼西汉简牍的全面整理与呈现,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切实传承与弘扬。
湖南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丁三伏在致辞中提出,湖南是简牍大省,简牍资源丰富,它记录着中华文明的思想智慧,传承着中华文明的根脉血脉,本次《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新书为岳麓书院陈松长教授团队联合长沙简牍博物馆获批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同时期待团队能够产出更多的学术成果,推出更多的精品力作。
长沙简牍博物馆馆长李鄂权介绍了走马楼西汉简牍各个阶段的整理工作,并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的整理与研究”课题的启动及发展进行了回顾,并将历年来的相关学术成果进行了梳理与介绍。
岳麓书社党支部书记、执行董事崔灿介绍了《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的编辑出版情况。提到该项目的出版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高质量地呈现和还原了简牍状况,二是简牍基础资料整理与研究相结合,三是图书编纂和出版严格执行简牍高质量整理出版工程规范。崔灿还介绍了《湖南出土简牍集成》的立项情况,邀请与会专家共同参与这一重大文化工程。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党委书记陈宇翔在致辞中对《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的出版表示祝贺,对各相关单位与各位专家老师表达感谢,并介绍了岳麓书院对简牍文献整理研究的优良传统,表达了对简牍整理研究和学术相关的事业的关注与期许。
学术研讨会阶段,与会专家围绕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的学术思想、历史价值、文化意义、研究前景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
湖南大学简帛文献研究中心主任陈松长作为相关课题的总协调人,向大家逐项阐述了课题建设详情,并将其分为整理形式、研究内容、重点研究方面三个板块进行了详细介绍。
长沙简牍博物馆研究员宋少华作为当年的考古发掘亲历者,回顾了考古发掘概况,介绍了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考古发掘报告的编撰详情,提到在整理过程中采取了考古发掘与科技保护相结合的方法。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胡平生就走马楼西汉简牍的重要性作出阐释,回顾其与走马楼西汉简牍整理研究的渊源,并表示该项目丛书出版之后,必将引起研究秦汉史各相关学者的高度重视。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古代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表示,该项目的实施是一次高效有组织的科研行动,前后衔接稳妥,团队协作出色,堪称系统有组织的科研工作的表率,这批简牍的出版将会推动秦汉史研究的深入开展。
中国古文字研究会会长、吉林大学原副校长吴振武表示,《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的整理完成和出版是集体合作的典范,岳麓书院在此期间持续培养人才队伍发展,而岳麓书社作为出版方做到了细节方面的精益求精。吴振武着重提到,出土文献的最大好处就是提供并大大丰富了历史细节,古文字工程中出土文献的发展离不开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教授李均明认为,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含金量极高,是司法文书占比最多的一批简牍,并对此批简牍的研究价值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努力和付出给予肯定。
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张德芳提到,湖南出土简牍在各个时期都有重要的表现,走马楼西汉简牍所属时期为公元前128年至公元前120年,时间和地点都集中,所以尤有价值,期待湖南和甘肃两个简牍出土大省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合作。
岳麓书社副总经理王文西主持本次会议,并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岳麓书社目前正在编校的《湘乡楚简选编》《长沙坡子街秦简》《张家界古人堤东汉简牍》等多个简牍出版项目的进展情况。
此次新书发布暨学术研讨会不仅标志着《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这一鸿篇巨制的正式面世,更是对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学术价值的一次深入交流与探讨。简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整理出版简牍,对赓续中华文脉,传承中华文明有着重要的意义。
潇湘晨报记者周诗浩通讯员谢一帆邱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