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说│从六尺巷中汲取治理之智

多彩贵州网 2024-10-28 16:57:54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一首源自六尺巷的“让墙诗”,传颂数百年。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省桐城市考察时专程到六尺巷参观,强调要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互礼让、以和为贵。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要深刻领悟六尺巷中蕴含的基层治理之智,使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挥积极作用,营造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环境。

“六尺巷”,源于清代大学士张英家族与邻居吴家的一段故事:清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在安徽桐城,其宅旁有一块空地与吴家相邻。吴家扩建房子时,新修的围墙侵占了这块空地,引发了两家的纷争。张家人决定向在京任职的张英求助,期盼他能出面调解。张英回诗一首:“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收到信后,主动退让三尺。吴家得知张家的退让之举,亦被深深打动,随之也退让了三尺。于是,桐城就有了这条充满传奇色彩的六尺巷。如今,在六尺巷的两端,立着两座石牌坊,上面刻着“礼让”二字,这条巷子也成为了谦和礼让、知进退、和为贵的象征。

走完六尺巷只需一分钟,但其中浸润的关于礼让的哲学智慧却可跨越时空。六尺巷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崇尚的“和为贵”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生动写照。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古人对于邻里和睦、谦逊礼让的高度崇尚,更能从中提炼出对于现代基层治理极具启示意义的智慧。在邻里相处中,张英和吴家都选择了退让,化干戈为玉帛,实现了相安而居。这种谦和礼让的精神,不仅化解了矛盾,更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多元化,各种矛盾和冲突时有发生,而六尺巷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包容与礼让始终是维系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

谈古论今之间,饱含历史哲思。六尺巷的故事,表面上是关于一堵墙的让与不让,实则是对社会和谐、矛盾化解机制的深刻体现,为社会治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在基层治理中,面对纷繁复杂的矛盾和利益冲突,基层党员干部要善于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做到矛盾纠纷早预防、早发现、早解决。要主动作为,积极调解,引导双方换位思考,理解对方的立场和需求,力求通过沟通协商达成共识,将六尺巷中蕴含的基层治理之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构建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审:叶力

二审:陈鹏

三审:吴迪

0 阅读:3
多彩贵州网

多彩贵州网

主推贵州省内重大综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