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10月27日,河海大学与常州市携手共进,于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召开“河海大学-常州市校地融合发展推进大会”,共庆河海大学109周年华诞,共谋校地合作发展新篇章。本次大会以“名校兴名城、名城促名校”为主题,300余名来自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嘉宾齐聚一堂,进一步深化河海大学与常州市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合作,推动校地融合发展取得更大成效。
校依城而兴,城因校而盛。去年9月,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正式启用,揭开了河海大学精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发展需求、紧扣时代脉搏的新工科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新篇章。一年来,学校在聚力提升机械工程、电子信息等学科发展能级的同时,前瞻布局新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和交叉学科方向,新增机械工程、电子信息、数学三个博士学位授权点,重点培育智能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三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在高层次人才引进、高水平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会上,河海大学校长杨桂山在致辞中说,常州新校区启用一周年来,结合常州“532”发展战略、“两湖”创新区、新能源之都建设等地方重大战略部署,河海大学积极与地方共建高端研发平台,深化校企高端人才互聘,努力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着力推动校友经济落地,为“万亿之城再出发”注入了强劲动力和坚定底气。他表示,河海大学与常州必将以常州校区高质量发展为支点,合力探索出一条以地方产业需求为牵引,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纽带,全面带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常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盛蕾表示,常州将坚持以产业聚人才,以人才兴产业,着力打造全国青年创新创业最向往城市,充分释放知识、技术、数据等要素活力,为全省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作出常州贡献,“我们也期望着河海大学发挥学科与常州产业契合度高的优势,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统筹科研平台建设,深化科技创新转化,提升效率,合作水平,全方位优化教育链,筑强人才链,激活创新链、服务产业链,为常州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人才科技和人文的支撑。”
会上,河海大学副校长郑金海介绍了常州校区启用一年来所取得的具体成果。现场,河海大学常州科技园和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学院正式揭牌,标志着校地合作迈入新阶段。同时,6家校友企业意向入驻河海大学常州科技园,2个学生创业团队成功孵化选择入驻,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
此外,河海大学常州高等研究院重大平台入驻仪式也同步举行,该研究院将聚焦新能源、新材料、新智能、新制造等学科前沿,围绕重大科学问题开展探索研究,深度推动校地融合发展。
大会还举行了产学研项目签约仪式,河海大学与常州市多家企业单位达成合作,共同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河海大学与常州市校地融合发展推进大会的成功召开,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未来,双方将继续深化合作,共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专职副主席、江苏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陈星莺,江苏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袁靖宇,常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盛蕾,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党委书记赵志强,江苏省政协副秘书长、民革江苏省委会副主委奚爱国,民革江苏省委会秘书长、二级巡视员黄列等出席大会。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程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