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社评#:中印关系新进展,需要持续呵护加固】在中印已就边境有关问题达成解决方案后,印媒最新报道称,双方将于28日至29日在所谓“拉达克地区”东部两个点位完成脱离接触。这引发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对于推动两国关系早日重回稳定发展轨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无疑为维护地区和世界稳定注入了新的积极因素。
2020年6月中印在加勒万河谷爆发冲突,这既是当时两国老问题与新矛盾的相互叠加,也与国际和地区形势深刻变化密切相关,加剧了边境地区形势的复杂局面,对中印两国政治互信、舆论走向、民意基础均造成了严重损害。四年多来,两国两军围绕早日实现边境局势稳定进行了数十轮磋商协调,不断缩小分歧,持续扩大共识,巩固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所达成的成果,终于一步步走到当前的阶段,可以说来之不易,也水到渠成。
这反映出中印对于双边关系要稳定、要发展的共同认知,展现出两国致力于通过和平磋商妥善处理分歧的积极意愿,为这个动荡不安的世界树立了两个相邻大国在通过务实谈判、磋商解决边境有关问题时理性、克制、耐心的正面形象。中印的这一进展,不仅有助于打破多年困扰双边关系发展的僵局,为两国各领域关系重回正轨奠定了基础,也用实际行动有力回应了国际社会绝大多数国家希望中印关系稳定发展的殷切期望。
有理由相信,对于这份历经四年曲折、难能可贵的解决方案,中印双方下一步会倍加珍惜。而此前运行良好的两国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晤机制,也将继续发挥作用并扮演好两国战略事务沟通的重要角色。多家印媒报道表达积极预期,希望中印两国在客运航班直航、电子产品制造、制药、电动汽车、投资、高级别外交互动和国际多边等领域开展合作,还表示“印度的国家利益要求与中国建立更好的关系”。
当然,舆论中也有“仅迈出一步”的谨慎声音。这同时提醒我们,僵局虽破,重回正轨可期,但消除隔阂、重建信任需要时间和耐心。变乱交织的世界既给了中印关系具有超越双边范畴的重要影响,同时也为中印关系稳定发展增添了更多来自外部的不确定因素,对双方解决问题的智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让今后的中印关系少一些反复,减少第三方包藏祸心的地缘政治干扰,双方应尊重和恪守此前和最新达成的一系列边界问题协定、协议和议定书。中印要总结过去冲突管控中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进一步明确双方今后处理边境突发事态的要求和规范,明晰双方在边境地区合作的范围和机制,在最终公正合理解决问题之前持续为两国关系改善和发展营造合适的氛围。有必要强调的是,千万不能把当前协议视为“战术性缓和”的权宜之计,或当作向第三方要价的政治筹码,甚至还预留今后“单方面解释”后手,从而引发新的战略误判。
与此同时,中印关系过去一段时间的波折留下的经验和教训,也应为双方在当前的国内和国际环境中准确看待彼此提供一个新基点。中印关系从来不是单一维度的,也没有“龙象之争”的宿命论方向,边界问题不是双边关系的全部,互利合作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就实现现代化这一追求而言,中印可以是而且应该是相互成就的同行者,而印度的“战略机遇期”最可能来自亚洲团结以及“全球南方”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而不是来自所谓“削弱中国、取代中国”的假设上。
作为多种因素的混合载体,边界问题最能挑动两国社会的敏感神经。希望双方把这次解决方案创造的转机用好,把两国之前在各层级取得的共识继续落实下去,相向而行推动实现中印边境地区形势的新常态,推动双边关系正常化持续迈进。只有这样,才是对两国民众的福祉负责,对世界的稳定与发展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