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降雪来得早上热搜!拉尼娜来了,今冬会更冷吗?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10-29 18:59:09

近期我国多地开启速冷模式,“降温”登上热搜。其中,北京门头沟百花山、延庆佛爷顶在10月20日飘起了雪花,而新疆、内蒙古、黑龙江等地早在9月就迎来了降雪。大家在深秋嗅到了冬的气息,纷纷讨论“冷冬”是否即将到来。

关于“冷冬”的热议,离不开“幕后推手”拉尼娜。早在今年9月,世界气象组织就预测拉尼娜准备在秋季“返场”。许多人认为拉尼娜的出现,意味着冬天将变得更冷甚至带来超强寒潮,但拉尼娜与冷冬是否能完全画等号?它对气候变化究竟有哪些影响?我们请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王素来谈谈这个话题。

公众最为关注的是,拉尼娜究竟会不会带来一个更冷的冬天?

所谓“冷冬”“暖冬”,不是根据个人感觉或几天的异常天气来认定,而是有明确国家标准的。其中,根据《GB/T33675-2017冷冬等级》,冷冬主要通过全国冬季3个月(12月至次年2月)的平均气温来定义,通过计算冬季平均气温与其常年值的差值(距平)与标准差来判断。具体来说,如果某一站点的冬季平均气温距平小于等于其标准差的-0.43倍,可定义为单站冷冬;如果冷冬站数超过区域总站数的50%,可定义为区域性冷冬;如果冷冬面积超过全国有效面积的50%,则定义为全国性冷冬。‌

所以,拉尼娜与冷冬不能直接画等号,两者是充分非必要的关系。我国冬季究竟是偏冷还是偏暖,与东亚冬季风的强度密切相关,除了拉尼娜之外,北极海冰、欧亚积雪以及大气环流系统内部自然变率等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从1951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拉尼娜事件当年我国冬季气温均显著偏低(气温距常年同期偏低1℃多,1954年冬天甚至偏低3℃多)。但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自1986年以来,拉尼娜事件当年冬季气温偏高的情形也时有发生。不过从统计数据来看,出现拉尼娜以后,我国冬季偏冷的概率更大一些。由于今年的拉尼娜可能是一个较弱的事件,它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这个冬季的气温,还需拭目以待。

其实从全球范围来看,拉尼娜不算是大概率事件。在过去100年里,全球共发生了20次拉尼娜事件,其中10次为一年事件,10次为多年事件。但值得注意的是,多年期拉尼娜事件的确发生得越来越频繁了:自21世纪初以来,全球已发生5次多年期拉尼娜事件,包括1998年至2000年、2007年至2008年、2010年至2011年、2016年至2017年、2021年至2023年。多年期拉尼娜事件由于对应着更强的海温异常,往往会对全球气候、环境及经济社会带来持续性和叠加性的破坏影响,并显著提高极端天气灾害的发生风险。

这些观测事实揭示了目前多年期拉尼娜事件的加速趋势。部分研究表明,未来拉尼娜连续发生的频率可能增加,且数量会随着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增大而增加。在已发生的多年期事件中所看到的极端天气和气候,可能在未来更频繁地出现。

(供图:视觉中国)

0 阅读: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