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遇到空调、冰箱等家电需要维修的时候,很多消费者会通过一些小程序和App查找维修服务。但维修的过程和结果往往体验欠佳,有不少消费者钱花了,东西却没修好。维修中的“小服务”“大费用”,让人防不胜防。最近,天津的孟女士就遇到了一件烦心事,她家里的电视机遥控器坏了,通过网络平台联系了上门维修,结果售价300元的遥控器,最终被维修师傅收了1776元。
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多种原因,家电维修行业“水很深”,是长期以来大家的普遍观感。但在近年来线上维修平台兴起之后,这种“套路多”的观感不仅没有削弱,反而持续强化了。修个遥控器被收了1700多元的遭遇虽然听起来非常荒诞,但却并非偶然现象。今年4月,南京市民张女士在网上下单了上门维修服务,安装两颗螺丝钉被要价388元。此外,近几年家电维修行业一直是投诉热点之一。如今年7月1日至8月31日,仅长三角地区家电维修消费维权舆情信息就共计11809条。
要彻底杜绝这一现象,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还是得多管齐下,坚持多条腿走路。
一些维修人员之所以敢“漫天要价”,就是抓住了消费者维权举证难的问题,像“修没修,真的有没有问题,费用该不该收”等,即便消费者投诉后,就连监管部门也面临着举证难的问题。所以,从这一点看,其实可以借助一些汽车维修所采用的“可视化”模式,即整个维修过程都全程录像,既有效监督维修人员,防止替换零件、乱报故障等现象的发生,也为日后再次出现故障提供鉴定资料。这一点,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应该说越来越具有可行性。
另外,一些平台放任维修人员“乱报价”,并且在出现问题后,也无法保障消费者权益,这就要求对维修平台有更具针对性的监管。比如,维修人员与平台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消费者维权,平台是否有责任“兜底”?这方面的责任边界显然需要进一步明确。像“一个遥控器被收了1776元”一事,即便消费者投诉后,平台也未及时给予处理,直到事件曝光才进行退款。而平台方面本身也涉嫌存在虚假宣传,在消费者咨询时就谎称系某品牌的官方售后,以骗得消费者的信任。据此,对一些投诉率高,且屡犯不改的平台,相关部门就应该加大公开曝光力度,进行更严厉处理,既提醒消费者注意一些常见的“套路”,也要让平台真正对合规经营产生敬畏,而不是把消费者当成可以任意收割的韭菜。
维修行业作为一种民生服务,也可以有更多供给侧的改革。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发布的《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提出,培育社区消费新场景。其中就包括,完善城市社区便民服务,支持社区盘活现有闲置房屋场所,鼓励利用现有设施转型为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推动家政便民等服务进社区;去年7月,商务部等部门出台的《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也提出,在居民“家门口”(步行5-10分钟范围内),优先配齐购物、餐饮、家政、快递、维修等基本保障类业态,引进智能零售终端,让消费更便捷。若能因地制宜完善好这些社区服务,让消费者不再完全依赖于上平台找维修服务,相信“家电维修刺客”也就没那么大的“市场”了。
“维修刺客”刺伤的是消费者的钱包,还有消费者对维修服务行业的信心。重视最基本的消费和民生服务的规范,是呵护社会安全感、提升民众获得感最基础的要求,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作者是资深媒体评论员)
文/朱昌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