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结石的“前世今生”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2024-10-30 15:07:50

泌尿系结石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它可能在不知不觉中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痛苦,影响生活质量。

那么,泌尿系结石究竟是怎么形成的?有哪些检查手段?又该如何预防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泌尿系结石的“前世今生”,揭开它的神秘面具。

泌尿系结石的常见病因

泌尿系结石的常见病因,包括代谢异常、局部因素、药物因素、饮食和生活习惯等。

代谢异常:如果饮食中摄入过多高钙食物,或者肾脏对钙的排泄功能出现异常,就可能导致尿液中钙含量升高,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同时,草酸也是常见的结石成分,富含草酸的食物如菠菜、草莓、巧克力等,若摄入过多且未能及时代谢,就可能在尿液中与钙结合形成草酸钙结石。另外,尿酸是嘌呤代谢的产物,高嘌呤饮食(如动物内脏、海鲜等)、饮酒等因素可导致尿酸生成过多,当尿液中尿酸浓度过高时,容易形成尿酸结石。

局部因素:尿路梗阻是泌尿系结石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如输尿管狭窄、前列腺增生、膀胱颈部梗阻等,可导致尿液排出不畅,尿液中的结晶物质在局部积聚,逐渐形成结石。同时,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可导致尿路黏膜损伤,加速结石的形成。另外,长期留置导尿管、输尿管支架等尿路异物表面,容易吸附尿液中的结晶物质,逐渐形成结石。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可增加泌尿系结石的发生风险。例如,长期服用维生素D、维生素C、皮质激素等药物,可能导致尿液中钙、草酸等物质排出增加,从而诱发结石。此外,磺胺类药物在尿液中溶解度较低,容易形成结晶,增加结石的形成风险。

饮食和生活习惯:如果饮水过少,尿液就会浓缩,尿液中的结晶物质浓度升高,容易形成结石。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应摄入2000毫升左右的水,以保证尿液的稀释和正常排泄。同时,摄入过多的盐会增加肾脏的负担,也会促进钙的排泄,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另外,长期食用高蛋白、高脂肪、高糖食物,会导致尿液中尿酸、草酸等物质排出增加,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

泌尿系结石的检查手段

泌尿系结石的检查手段有尿常规检查、超声检查、X线检查、CT检查、磁共振成像(MRI)等,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尿常规检查:通过检测尿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结晶等,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结石及是否合并尿路感染。如果尿液中红细胞增多,提示可能存在尿路出血,结石是常见的原因之一。白细胞增多则提示可能存在尿路感染。

超声检查:超声可以清晰地显示肾脏、输尿管、膀胱等部位的结石,对于直径大于3毫米的结石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超声检查还可以了解肾脏的大小、形态、结构及是否存在积水等情况,为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X线检查:X线检查包括腹部平片(KUB)和静脉肾盂造影(IVP)。腹部平片可以显示大部分的泌尿系结石,但对于一些透X线的结石(如尿酸结石)可能无法显示。静脉肾盂造影可以显示肾脏的排泄功能及尿路的形态,对于明确结石的位置、大小、形态及是否存在尿路梗阻等情况有重要价值。

CT检查:CT检查是目前诊断泌尿系结石最准确的方法之一。CT可以清晰地显示结石的大小、位置、形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于复杂的结石病例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磁共振成像(MRI):MRI检查在泌尿系结石的诊断中应用相对较少。主要用于一些特殊情况,如孕妇、对造影剂过敏的患者等。MRI可以显示尿路的形态和结构,但对于结石的检出率不如CT和超声。

泌尿系结石的症状

泌尿系结石的症状主要有疼痛、血尿、尿频、尿急、尿痛、恶心、呕吐、发热、寒战等,具体表现如下。

疼痛:结石在尿路中移动时,可引起剧烈的绞痛,疼痛可放射至下腹部、腹股沟、会阴部等部位。疼痛的程度因人而异,有的患者疼痛难忍,甚至出现恶心、呕吐、大汗淋漓等症状。如果结石引起尿路梗阻,可导致肾脏积水,出现腰部胀痛。这种疼痛通常为持续性钝痛,有时也可伴有酸胀感。

血尿:结石在尿路中移动时,可损伤尿路黏膜,导致出血。血尿的程度轻重不一,有的患者仅在显微镜下才能发现红细胞,称为镜下血尿;有的患者可出现肉眼可见的血尿,尿液呈红色。

尿频、尿急、尿痛:如果结石合并尿路感染,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患者会频繁感到有尿意,但每次尿量较少,排尿时会有灼热感或刺痛感。

恶心、呕吐:剧烈的疼痛可刺激胃肠道,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尤其是输尿管结石引起的绞痛,常伴有恶心、呕吐。

发热、寒战:如果结石合并严重的尿路感染,会出现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患者体温会升高至38℃以上,甚至出现高热惊厥。

泌尿系结石的预防措施

其实,面对泌尿系结石也不必恐慌,泌尿系结石的预防措施也有不少,以下几条仅供参考。

增加水分摄入:每天应摄入足够的水分,保持尿量在2000毫升以上。这样可以稀释尿液,降低尿液中结晶物质的浓度,减少结石形成风险。建议多喝白开水,避免饮用含糖饮料、咖啡、浓茶等。

调整饮食结构:合理的饮食结构对于预防泌尿系结石至关重要。应减少高盐、高蛋白、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这些食物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肠道对钙、草酸等物质的吸收,从而降低结石的形成风险。对于容易形成草酸钙结石的患者,应减少富含草酸的食物摄入,如菠菜、草莓、巧克力等。对于容易形成尿酸结石的患者,应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鲜、啤酒等。

适度运动:适度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同时也有助于预防泌尿系结石的形成。建议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泌尿系统的体检,可以及早发现结石的存在,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有结石家族史、高尿酸血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高危人群,更应加强体检的频率。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对于尿路梗阻、尿路感染、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原发疾病,应积极进行治疗,以减少结石的形成风险。例如,尿路梗阻患者应及时解除梗阻,尿路感染患者应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应进行手术或药物治疗。

总之,泌尿系结石虽然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只要了解其常见病因、掌握检查手段、熟悉症状表现,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就可以降低结石的发生风险,减少疾病带来的痛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多喝水、多运动、定期体检,让我们的泌尿系统保持健康状态。同时,如果出现泌尿系结石的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规范的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0 阅读: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