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评论员朱浙萍
图源:视觉中国
近日,有媒体报道,甘肃省一些职业本科生,和普通本科生学的是同一专业,但由于专业代码不同,或专业名称稍有差异,遭遇求职受阻。用人单位要求他们开具说明,证明所学的专业属于职位要求的专业类,或认定所学的专业名称虽与职位要求的专业名称不同,但课程基本相同,属同一专业。但这一要求却遭到学校老师拒绝,理由是职业本科和普通本科,原本就有不同的培养方向,证明两者课程基本相同,是“奇葩要求”。
近年来,为加强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打通职业教育上升的“天花板”,各地都在政策引导下发展职业本科教育。从成效看,职业本科生就业形势也相当乐观,比如浙江的金华职业技术大学、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等一些本科专业,就业率达到了97%-98%。
当然,不可回避的是,这些较早“吃螃蟹”的职业本科生,就业也并不都那么“丝滑”。一些用人单位对职业本科教育的发展,在认识上有缺失,甚至存在“歧视”,制度设计上也没有跟上人才培养改革的步伐。用“老黄历”来“办新事”,不仅给部分职业本科生的就业添堵,也将影响公众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增加人才培养改革的阻力。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这意味着,不久的未来,就会有越来越多的职业本科生走上就业之路。当务之急是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加快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在就业入职、公务员报考、职称评定等方面,让职业本科生成长成才之路更“丝滑”。
一方面,地方和企业要落实落细相关政策,从认知和技术上,为职业本科发展拆除障碍,确保普通本科和职业本科的学位证书价值等同,在就业、考研、考公等方面具有同样的效力。要引导企业更新观念,看清趋势,将职业本科生的招聘、培养纳入人才发展规划,为这些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另一方面,职业院校要进一步找准人才培养定位,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更好衔接。比如在浙江,一些职业院校设置的本科专业,与浙江的“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涉及的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等产业高度契合。还有不少院校在专业设置之初就与企业深入合作,开设“订单班”。这些模式,都极大提升了学生专业能力和就业精准度。
职业教育大有可为。我们乐见越来越多学子投身职业教育大潮,也期待社会各界作出更多努力,畅通职业教育从学校到职场的“绿色通道”,让学子们实现人生出彩的同时,为国家和社会作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