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上海金陵东路是这样子的(刚刚拍摄,新鲜出炉) 上一次关于“番禺路”用上海话怎么读,专门去请教了两位老广东。结果,两位老广东请我帮个忙,因为听说当年他们广东人最喜欢逛的金陵东路正在拆迁改建,他们想看看现在的金陵东路是什么样子?他们现在年纪大,腿脚不便,想请我帮忙去拍两张照片给他们看看。 所以,今天下午,专门骑了辆共享单车过去。 金陵东路始建于1860年,是一条160多年的老马路了,原名“法大马路”,曾经与南京东路、淮海中路、四川北路共同誉为“上海四大商业街”。 金陵东路最令人称道的,就是两边连绵不绝,一直延伸到外滩的骑楼商铺。 因为上个世纪,许多广东籍居民聚居于此,在这里生活经商,因此沿着金陵东路修建了大量广东骑楼式建筑,据说是因为广东岭南一带炎热多雨,而骑楼既能挡雨又能避阳,即使在阴雨天和艳阳天也不耽误大家逛商铺买东西。 金陵东路的骑楼都很高大,一般都有二层楼高,所有骑楼的柱子,基本都是欧式的风格。据记载,这些骑楼于1912年至1929年陆续兴建,是近代上海唯一的一条以骑楼为主的商业街。在这条路上,有着全上海最集中的骑楼样式建筑,也是上海最具南粤风韵的街区。可以说,金陵东路是上海南粤文化的代表,也彰显了广东移民对上海城市发展的贡献,是上海海派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在网上找到了几张金陵东路的历史老照片(图一至图三),大家可以看一看。 今天,我过去一看,金陵东路大概有一半左右已经拆掉了,而保留下来的建筑也已经全部被罩了起来,只有最靠近外滩的一小段,变化不大(见图四至图十四)。 同时,我在网上还找到了金陵东路未来的规划效果图(图十五和图十六)。 晚上我拿给两位老人看。他们看了现在的照片,又看了未来的规划效果,我用网上看到的介绍资料和他们说,现在的拆迁和改建是一种现代化思维下的新型保护性改造,根据网上介绍文字显示,未来将对金陵东路这片珍贵的骑楼历史街区进行大规模的修缮、保护与重建,在尊重“外市内里”的基础上,以传统骑楼风貌建筑群、石库门风貌里弄等在地文化为特色,打造集住宅、办公、商业及酒店于一体的多元复合城市空间!工程预计将在2027年至2029年间竣工,届时将营造长达一公里的城市“活力新走廊”。 两位老广东听完后也非常激动,其中一位点头称赞,说了一句上海话“册那”,而另一位则用了一句非常海派的话来赞美道:“洋勿洋腔勿腔”。 想来两位老人一定是看了美轮美奂的效果图片,听了令人遐想联翩的项目效果介绍后,不由深深地感叹和兴奋吧。 大家看看下面这些图片,不知您是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