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55岁的刘亚楼因为操劳工作,英年早逝。离世前,他叮嘱自己的混血妻子:务必改嫁!妻子后来怎样呢?
1965年,那会儿55岁的刘亚楼老大哥,因为工作玩命,结果提前“毕业”了,也就是咱们说的英年早逝。走之前,他还特意跟自己的混血洋媳妇说了句:“你啊,以后找个好人家嫁了吧!”那么他那位洋媳妇后来咋样了呢?
1965年,中国历史上又多了一位牛气冲天的军事大佬——刘亚楼。这一年,55岁的刘亚楼因为长期累得像条狗,再加上病痛折磨,结果就这么“走”了。作为新中国空军的老祖宗之一,刘亚楼战场上那是威风八面,立下大功无数,和平时期也为国防现代化操碎了心。不过呢,他的私生活可比他的工作低调多了,那叫一个曲折离奇。“人生啊,就像跟河流较劲,不往前划拉几下,准得被浪打回来。”这话用在刘亚楼身上,那叫一个贴切。他这辈子,就跟打了鸡血似的,为国家富强、百姓过上好日子拼命干。直到快咽气那会儿,心里还装着国家大事呢。
刘亚楼这哥们儿,婚姻路那叫一个曲折,离了三次婚,终于在1945年撞上了翟云英这位中俄混血的“宝藏女孩”。云英是个小学老师,脑袋瓜子灵光,自个儿也能独当一面,她的故事能写成一本书,爸妈在抗战那会儿吃了不少苦头,这些磨难愣是把她打磨得跟钢铁似的。就这样的背景,让云英成了刘亚楼生命中那碗不可或缺的“心灵鸡汤”。
1965年的春天,刘亚楼的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哪怕那时候医术已经上了几个台阶,还是拿他没辙。躺在病床上,脸瘦得跟竹竿似的,但那双眼睛,还是跟鹰一样锐利。他自个儿心里明白,日子不多了,于是把云英叫到跟前,一脸认真地交代:“云英啊,我这一走,你得赶紧找个下家。你还年轻,人生路还长着呢,别因为我,把你的幸福给耽误了。”翟云英一听这话,眼泪跟下雨似的哗哗直流,但她没急着回应。心里明镜似的,知道刘亚楼这是心疼她呢。打从第一眼见面,这俩人的命运就绑一块儿了,注定得一块儿走段曲折路。1945年,翟云英跟刘亚楼成了两口子,那时候她才29岁,刘亚楼都43岁了。虽说岁数差了点,但俩人心里头那是一个紧啊。翟云英聪明又独立,让刘亚楼觉得心里头热乎乎的;刘亚楼呢,刚强有担当,给翟云英加了满满的能量。
刚结婚没多久,刘亚楼就被派到东北打仗去了。翟云英一个人在后方,既要顾家,还得应对一堆乱七八糟的事儿。1947年,翟云英突然得了个大病,可她怕给前线的老公添乱,愣是没说。自己硬挺着,直到刘亚楼打完胜仗回来,才发现老婆病得不轻。刘亚楼心疼得要命,保护这个家的心更铁了。
新中国一建立,刘亚楼就当上了空军头头,忙得跟陀螺似的。翟云英呢,继续在教书这行当里发光,她知道教育有多重要。她把自己的学业梦给搁下了,全力支持刘亚楼,同时也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使劲儿。她老说:“一个人要想成功,家里得支持;家里要想幸福,每个人都得使劲儿。”1964年,刘亚楼这家伙被医生告知得了大病。这时候,翟云英成了他的超级英雄,陪着他,给他做饭洗衣服,还给他心灵按摩。刘亚楼就算病得只剩一口气,心里还惦记着空军和国家的安危。他硬撑着完成自己的工作,直到闭眼那一刻。快不行的时候,他跟翟云英说的那句话,既是交代后事,也是对她以后日子的美好期望。
刘亚楼一走,翟云英的日子可不好过。作为军人的遗孀,她不仅要忙活着给老公办后事,还得应付外面那些闲言碎语。但她可不是好惹的,她选择了一条自己的路,继续和刘亚楼未竟的事业并肩作战。她没再找老伴,全身心扑在教育和医学研究上。
翟云英觉得,教育就是给国家打基础,得从娃娃抓起。她一头扎进教育领域,尤其看重农村和偏远地方的教育。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知识能逆天改命,教育才是通往未来的金钥匙。”她在教学和管理上,始终坚持这个原则,让学生们的学习环境更上一层楼。她还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帮穷地方的孩子上学,希望教育能成为他们人生的转折点。翟云英在医学研究这块地界上,那可是混得风生水起。她特别上心妇幼保健这块,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好身板才是追梦的硬道理。这家伙,医学论坛、研讨会那是常客,一有机会就晒自己的研究成果,还撺掇着年轻医生和科研小能手们一起投身医学大业。这一番折腾,不光同行们竖大拇指,社会上也反响热烈。
刘将军一代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