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记者方涛
“山从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
宋末元初,有“江南夫子”之称的大儒戴表元途径湖州,诗兴大发,留下了这首堪称“湖州最佳城市宣传语”的七绝名篇,也在不经意间透露了湖州的千年文化、交通密码。
湖州水运航道一角
金秋十月,太湖南岸秋风送爽,荻花瑟瑟。“滨湖而兴水运菰城”湖州交通文化溯源活动正式启动,来自全省的交通系统“溯源团”再次踏足曾留下苏轼、陆羽、赵孟頫足迹的湖州大地,来到吴兴区义皋村太湖溇港文化展示馆、长湖申线航道、城区水上客运码头等地,实地考察。在千年水道的文化溯源中,感受交通与城市交融发展的水乡史诗。
太湖溇港,泽惠千年
行走在吴兴区义皋村,白墙黛瓦的民居已焕然一新,但当地枕水而居的生活习惯仍未改变。漫步村中,时不时还有村民提着自家的水桶汲水,颇具江南水乡韵味。而家家户户面前的义皋溇已静静流淌过千年岁月。
湖州因湖得名,因水而兴,可以说,一座湖州城市发展史,就是一部太湖水利交通治理史。
早在春秋末期,“居吴之阳,负越之阴”的湖州,战略地位突出,吴国在此建立邱城作为军事堡垒,重点经略太湖南岸。
彼时,被称为“震泽”或“五湖”的太湖尚无环湖大堤的约束,远没有今日的驯良和繁华,遍布地势低洼的沼泽和滩涂,常年浸渍成灾。吴国人在临水之地筑堤开渠排水,这就是湖州独特溇港文化的肇始。
吴兴区义皋村
“湖州是闻名全国的丝绸之府,鱼米之乡。但在交通并不发达的古代,如何将这些物产运送到全国各地?溇港就是湖州古代的水上‘高速公路’。”
穿过义皋村热闹的老街,古色古香的太湖溇港文化展示馆映入眼帘,在介绍人曹佳丽的讲解下,这一水利交通奇迹的历史,也如抽丝剥茧般清晰起来。
自古以来,交通不仅是促进文化交流的通途大道,更是南北文化融合的产物。太湖溇港起源于春秋,发展于两晋,最终在宋朝臻于完备,其发展历程与中国历史上两次“衣冠南渡”密不可分。
两晋、两宋之交,为避战乱,大量北方人迁居太湖流域。宋代周密、元代赵孟頫等名人,就是其中的代表。湖多地少人稠的困境下,获得更多耕地成了燃眉之急。然而,长年浸泡使太湖沿岸的土质稀软,水土参半,根本无法耕种。兼具灌、排、引、泄、降、蓄、调、分、运等九大功能的溇港再次发挥作用,“溇港圩田”成为太湖滩涂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长期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湖州人民也逐渐学会了顺应自然。宋朝时,他们将圩田低洼处挖成鱼塘,塘内养鱼,塘基种桑,在溇港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独特的“桑基鱼塘”。
“苏湖熟,天下足。”这句流传于宋朝的谚语,足以证明,当时的湖州已成为富甲天下的鱼米之乡。
很多充满好奇心的人,可能会多问一句,为何“苏湖熟”,天下就足了?
这里,就要提到一个大家可能不太熟悉的地方:頔塘。
頔,这个字,念“dí”,古人很爱用这个字取名字,因为它的意思是美好。
看字面意思,頔塘,这是一个充满美好的地方。确实是。这是一条始于晋朝的古老的运河,在“天下粮仓”的历史流动中,它是转折,也是开拓。千年来,千吨万吨百万吨的米粮商品,在这里拐弯,北上,伏脉千里。
从荻塘到頔塘
在说頔塘之前,我们接着前面,再来说一说溇港文化带。它北接太湖、东连吴江、西至长兴,南端,接连的就是頔塘。它是大运河(湖州段)的一部分。如果说溇港是变涂泥为沃土的奇迹,那么頔塘则无疑是化波澜为通途的壮举。
作为太湖流域开凿最早的运河之一,頔塘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这条全长33公里,河宽80~100米的人工运河,如今仍是湖州与嘉兴、苏州、上海等地水路交通的主要航道。
如今,湖州頔塘文化广场的铜板浮雕上,详细记录着这条“黄金水道”的前世今生,几尊纤夫的铜像栩栩如生,仿佛要带着我们回到历史的滚滚波涛中:
西晋时期,吴兴太守殷康为了“障西来诸水之横流,导往来之通道”,率先从湖州东门二里桥起,经升山、塘南、晟舍、苕南、东迁各乡至南浔镇开凿运河。由于沿岸芦荻丛生,最初名为荻塘。
荻塘与苏杭古运河联通,承担着航运通道和水利的重要功能,与南北走向的数十条溇港构成了密集的水网,把湖州主城与织里、旧馆、南浔等水乡连为一体,为周边市镇提供了便利的水运交通。
长湖申线航道沿岸
由于战乱频繁,南朝之后,荻塘逐渐废弃失修。
唐朝贞元七年(791),于頔担任湖州刺史。经过考察,他决定“整修荻塘岸,缮完堤防,疏凿畎浍,列树以表道,决水以溉田”。在于頔的治理下,湖州水运畅通,鱼稻丰收,极大地改善了百姓的生活。“荻”“頔”同音,湖州居民感念于頔的恩德,遂将荻塘改称頔塘。
以人名地,代表着古代百姓对造福一方官员最朴实的情感。杭州的苏堤、白堤;潮州的韩江(纪念韩愈)皆是如此。
“当年于頔刺湖州,曾筑长堤捍逆流。两岸晓风杨柳绿,王孙得意驰骅骝。”明代俞睦在《頔塘跃马》一诗中仍称颂于頔为湖州水运交通做出的贡献,“荻(頔)塘帆影”也成为南浔十景之首。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太湖溇港、頔塘沿岸的“舟中市”“水市”应运而生,水运交通对湖州丝绸文化、茶文化、渔文化,仓储、港埠、商业的崛起起到了重要作用。当时,湖州已是一派“夹河为市、沿河聚镇”的景象,更催生出以南浔“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为代表的湖州商帮。
漫长历史上,经由頔塘,南至杭州乃至绍兴宁波、北经苏州直达北京,曾留下无数文人、客商、官员往来的帆影,见证了江南的繁荣,如今古老的运河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吸引着远近的游客。
代之而起的,是一条新的现代化水运航道——长湖申线航道。它从湖州出发,往东连接上海黄浦江,走向国际。
不靠海的港口
与頔塘文化广场一路之隔的长湖申线航道,水面上大型船舶鳞次栉比,记者在岸边看到正在试航的“吴兴瑞港005”号,这艘吃水3.2米的货船是内河箱式电源纯电池动力集散两用船,也是古老的頔塘,建设绿色航运、新能源船舶航线的见证者。
一座不靠海的城市能成为港口吗?湖州交通人给出的答案是,不仅能,而且是全国一流的亿吨大港。
2024年一季度,湖州港完成内河集装箱吞吐量21.23万标箱,位居浙江省内河港首位。在此之前,湖州港已经连续7年保持在亿吨大港的行列,集装箱吞吐量连续9年稳居浙江省内河榜首。
“杭、嘉、湖平原水乡,是为泽国之民……舟楫为居,百货所聚,俗尚奢侈。”明人王士性在《广志绎》的记载指出,水运自古就是杭嘉湖平原的交通命脉。
湖州水运航道一角
水运不仅为湖州带来了繁荣的商业贸易,更与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
“从前,许多人家里都有小型的木板船或水泥船,就跟现在的摩托车、自行车差不多,是家家户户出门少不了的交通工具。我还记得,小时候要去镇上抓两头小猪,来回都是靠船运。”
曾任湖州市港航管理局运输管理科副科长、港政管理科科长,现任东宗线湖州段四改三航道整治工程建设指挥部副指挥的汤伟强,不仅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湖州人,更与湖州港航水运打了37年交道。
谈起湖州的内河水运发展,汤伟强可谓如数家珍:“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湖州港大部分码头还等同于自然岸坡。直至总投资达1.1亿元的铁水中转港于1997年1月建成后,湖州港总体面貌才有了大的改观。”
2010年,经过多年建设,湖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达到1.44亿吨,一度与苏州港、南通港、南京港并称为全国四大内河亿吨大港。
在长兴港综合物流园区,密密麻麻的集装箱和高大的龙门吊一望无际。汤伟强带领记者随机登上一艘货船。
大理石瓷砖、木地板、冰箱、洗衣机……生活设施一应俱全,位于船舱后部的生活区域干净整洁,还通上了岸电,宛如一间移动的“水上公寓”。
汤伟强告诉记者,跑码头的船员以船为家,十天半个月不上岸是家常便饭。
“在过去,这么好的生活条件是不敢想象的。”汤伟强指着船员的房间说,“老式的柴油船,船员只能睡在发动机上面,夏天酷热,没有空调,许多船连个做饭的地方都没有,生活条件很艰苦。”
在往来航道的货船上,船尾往往种着几箱蔬菜。汤伟强说,货船一趟行程就要十数日,只能带些鱼鲞等不易腐败的食物,新鲜蔬菜十分缺乏,船员们只能自己在船上种植。
“现在,船上不仅配备了冰箱。还有我们服务区的水上超市,随时随地可以补给食物和物资,也让湖州水运交通更加暖心、贴心。”
汤伟强表示,近年来,湖州进一步加大对“小、散、乱”码头的整治,关闭小散码头700余座的同时,加快推进内河集疏运体系建设,积极引导企业投资公用码头建设,港口集约化程度大大提高。如今,湖州港综合实力保持全国前十,集装箱吞吐量居全国同类型港口首位,建设全国一流内河枢纽港成果显著。
湖州水运航道一角
源远流长的太湖溇港、运河頔塘和内河港口构架了湖州的千年水运体系,也使湖州成为全国内河航道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水傍太湖分港流”,一条条水道串联起的不仅是湖州的交通与经济,更是菰城的千年历史,直到今天,继续书写着“人生只合住湖州”的新时代故事。
在中国乃至全球的人类历史上,每一条路、每一条航道,是途径,也是抵达、寻找,还是传扬、交流、互鉴。这也是这次“开路先锋·文化万里行”全省交通运输工会系统“文化溯源”接力活动的初心——在历史的洪流中,探寻一段过去,发掘背后的文化交通密码,传承交通人的精神。
继嘉兴、湖州之后,文化溯源的第三站将来到浙江省交通集团。在那里,又有哪些文化故事等着我们去发掘?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可惜了这么大的一个太湖 平均水深1.9米 最深处3.4米 [大哭] 只能跑小渔船 不能通航 只能靠运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