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一名女子脑中的“定时炸弹”被成功拆除,出院后“曝光”医生表示感谢 “你们两个医生,我要把你们‘曝光’到12345!”在暨南大学第六附属医院(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病房,46岁的刘女士在出院时向她的外科医生团队表示了如此特别的感谢。 几周前,刘女士经历了生死攸关的惊心动魄。随着秋天的到来,她每天上班都感到极度困倦和头痛,伴随着一种莫名其妙的“无力感”。起初,她认为这只是秋天的困倦,并不太在意。然而,一天早上起床后,这种不适突然加剧,持续了近两个小时,无法缓解,她的意识逐渐模糊。看到这一点,她的家人赶紧把她送到最近的医院。 颅脑CT检查发现刘女士脑蛛网膜下腔出血,是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的出血。颅内动脉瘤是脑血管疾病中的一种危重症,被称为脑内的“不规则炸弹”,致死率极高。当地医生迅速判断刘女士病情危急,必须立即转院进一步治疗。 在紧急情况下,刘女士迅速被转移到暨南大学第六附属医院(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团队立即对她进行了脑血管CTA检查,确认左后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外科团队立即决定为刘女士进行全身麻醉下脑血管造影 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手术过程顺利,但紧张和压力可想而知。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郑晓磊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我的家人非常焦虑。急诊科告诉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可能性很大。CTA证实了我的预测!这个动脉瘤破了!神经外科主治医师荣国云补充道:“在与家人进行术前沟通时,他们表现出极大的信任,签名过程迅速,毫不犹豫,为我们争取了宝贵的手术时间。 ”正是有了这样一支专业高效的医疗队伍,刘女士脑部的“定时炸弹”才被成功拆除。手术后,刘女士接受了积极的治疗,包括高压氧治疗,以缓解脑血管痉挛,降低颅压和疼痛。由于介入治疗,手术创伤小,刘女士出院时恢复良好,无明显并发症和后遗症。 出院后,刘女士信守承诺,真的拨打了12345热线,但这次不是为了投诉,而是为了“曝光”郑晓磊医生和荣国云医生,以及神经外科医疗团队的优质、高效、细心的医疗服务。她以自己的方式向这些在生死关头给她希望的“白衣天使”表达了最真诚的敬意。 医院提醒,颅内动脉瘤主要是由脑动脉壁局部先天性缺陷和腔压升高引起的,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血管炎等因素与其发生和发展有关。当动脉瘤破裂时,往往有头痛等前驱症状,然后出血症状,表现为严重头痛、易怒、恶心呕吐等。因此,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随着冬季的临近,预防颅内动脉瘤也显得尤为重要。专家建议,应控制高血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定期锻炼,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吸烟和限制饮酒。此外,饮食调整也至关重要,应该增加富含维生素C和E、水果、蔬菜、全谷物和坚果等镁、钾和纤维的食物摄入量,同时减少高胆固醇和饱和脂肪的食物摄入量。定期体检,包括血压测量和心血管评估,也有助于尽快发现潜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