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记者盛伟通讯员陈道香叶琴
11月1日上午8点30分,衢州求益中学高一17班教室内,语文老师吴磊正在讲述苏轼的千古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
在讲解“小乔初嫁了”这句诗词的背景时,吴磊老师提到苏轼发妻早逝的遭遇,又吟诵了苏轼悼念发妻“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千古名句。
一位学生询问“发妻”的含义,吴老师解释说这是古代婚礼中,将夫妻双方的一小节头发绑在一起,寓意恩爱不离的仪式环节。
此时,学生小王突然举手发言:“老师,发妻恩爱不离,那苏轼老婆死了,他怎么不陪她去死呢?”
这个问题显然超出了课堂讨论的范畴,吴老师有些意外。
稍作思考后,吴老师语气平和回答:“现实生活中,一方去世了,另一方不用陪他(她)去。我们可以这么理解:两个人中,一个人已经不在了,另一个人只有活下去,才能保留两人共同的记忆!”
教室里响起一阵掌声,学生们认可这个答案。
课后,提问题的小王同学说:“脱口而出的问题其实也是我过去对人与人关系的一种想法,今天的语文课我不仅学到了知识,还获得了老师传递的人生体悟,让我印象深刻。”
对此,吴磊有颇多感悟:“学生们思维活跃,课堂时常会出现‘意外’,面对种种‘意外’,老师应该从人文关怀出发,尽量予以解答。恰当的引导才能让学生在文学的海洋中畅游得更远、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