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陈蓝]
北京时间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6.5个小时后,飞船和空间站成功完成快速对接,航天员进入空间站,乘组状态良好。
不过,大家似乎都已经习惯把载人航天飞行看作一件司空见惯的平常事,这次发射也不例外。它早已失去了曾经的关注度。
对很多航天爱好者来说,这次真正令人兴奋的,不是飞船发射,不是空间站快速对接,不是中国第三位女航天员暨首位女航天飞行工程师,甚至也不是她的航天核动力推进科研背景,而是载人航天工程两个公开征集方案结果的出炉。
图1神舟十九号新闻发布会图源:CMS
两天前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林西强宣布:空间站低成本货物运输系统总体方案经二轮择优,最终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的轻舟货运飞船方案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昊龙”货运航天飞机方案胜出,获得工程飞行验证阶段合同。
另一个项目,载人月球车方案也经过两轮择优,最终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和空间技术研究院团队分获前两名,都获得了月球车初样研制合同,并行开展研制。后续将在初样研制结束时开展比测,最终决定中国首次载人登月任务的月球车研制团队。
以笔者之见,这个事情的意义远比神舟十九号更为重大。在载人航天这种“大国重器”份量的国家战略领域,通过公开方案召集(公开竞标),引入商业航天资源,让国企民企平等竞争,最终择优选择的整机级项目,是开天辟地第一回。
是不是有点似曾相识?相信长期跟踪商业航天的朋友马上会想到COTS。对,就是近二十年前NASA的那个商业轨道运输服务计划。正是这个COTS救活了马斯克的SpaceX,催生了猎鹰九号可回收火箭和龙飞船。它极为成功,不仅激活了美国商业航天,也反过来“救活”了美国载人航天计划,终结了航天飞机退役后依赖俄罗斯飞船的窘境。
学习NASA的成功经验,显示了我们的开放和格局。稍稍遗憾的是这次入围的民企都没胜出,但来自航空系统的成飞中标也是一个突破,让人想起多年前成飞参与载人航天方案投标未竟的往事。让人欣慰的是,两个中标货运系统都绑定了民商火箭。其实中国民商航天企业创新意识并不缺,多样化更胜美国,只是技术积累和经验还有不足。只要有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多一点这样的竞标,赶上和超越SpaceX并不是梦想。
在这两个项目中,笔者认为低成本货运飞船项目的影响更为深远,因为它不仅能有效降低航天运输成本,推动航天商业化进程,也能为未来空间运输系统开辟新的道路。
我们先看下中科院创新研究院的“轻舟”货运飞船。
轻舟一号采用一体化单舱构型,具有27立方米的宽敞空间,提供可选的大容量冰箱,以及辅助智能货物运输管理系统,还可以搭载各种试验载荷,支持有人或无人参与的空间科学载荷和多种在轨试验。上海格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轻舟飞船的生产制造商,中科宇航的力箭二号为任务的主选火箭。整个项目完全按照商业航天模式实施。
图2轻舟低成本货运飞船图源:CAS
和一次性飞船相比,成飞的可复用“昊龙”货运航天飞机则更为惊艳。
货柜模式眼前一亮。不是要打造太空中转站吗?有个接口专门停着接驳船。每次运输都可以节省很多燃料
美国航天放弃国家包办后,转去利用民企,航天发展屡屡受挫
我觉得这2种方式都要,各有优点。成都的拓展性更强,发展前途无量。
期待我国货运航天飞机一飞冲天、惊艳世界!
进步,大大地。
重复使用要求技术要先进,这是好事。
这陈蓝什么人?跟作者一样瞎逼逼、分不清飞船和航天飞机?[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航天飞机不都淘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