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文脉]探寻山海中的番禺之味品读舌尖上的岭南文化

羊城派 2024-11-01 15:21:37

统筹:刘云徐振天文/符畅

文脉调研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美食塑一方魂。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番禺,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也是依江傍海、物产丰饶的鱼米之乡,孕育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美食产业蓬勃发展。如今,“食在广州,味在番禺”已成为番禺文商旅融合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

番禺之味,是几千年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传承,也是游子镌刻在味蕾上的乡愁记忆;是人们深入了解这片土地的桥梁和纽带,也是扩大国际“朋友圈”的重要窗口。品一口番禺美食,香气在唇齿间流转,回味无穷,恰如岭南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咸淡交融物阜民丰

珠水浩荡,奔流入海,润泽大地,滋养万物。番禺地处珠江入海口,也是珠江水域连接南海的重要位置,站在莲花山上远眺,海面上清晰可见一条狭长的分界线,江与海的颜色泾渭分明,咸淡水在此交汇碰撞,孕育出无数美味,水产肉厚肥美。且番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的适宜的条件,可谓“有山可茶,有水可渔,有草可牧,有田可谷”,遍地皆是食材。

番禺历史文化名人、位列“岭南三大家”之首的屈大均在《广东新语·食语》中就曾这样描述:“惟下番禺诸乡,其俗微重朴勤,能尽地力,早禾田两获之……民皆纤啬筋力,以本业为孳孳。亦可谓地无废壤,人无游手者矣。”自古以来,番禺人不仅辛勤耕耘,更是擅用在地食材,以粗料精做手工菜,讲求不时不食、不鲜不食,将对“味”的追求发挥到极致。

历史记载,早在2000余年前,番禺就有煎焗禾花雀、绿豆酿莲藕等美食。食材种类的丰富多样支撑番禺饮食的发展,也形成了各地各具特色的风味:沙湾姜埋奶、市桥白卖、南村古法烧鹅、石碁烧乳鸽、石楼莲花宴、“钟村三宝”……历经千百年的沉淀,番禺美食保留了岭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并逐渐渗透进番禺人的日常生活中,蕴藏着人们对生活的哲思。

珠江水系最常见的鲮鱼,是番禺人以巧思制作平凡食材的典范。鲮鱼肉质鲜美,但骨刺多且密,不便食用。而番禺大厨将鲮鱼去皮起骨,只留鱼肉并打成胶状,混入腊味、虾米、陈皮、胡椒粉、鱼茸等食材做成肉馅,再用白色的鲮鱼胶做外皮包裹肉馅,一道爽甜清香的“市桥白卖”应运而生。自清代至今,这道美味流行于番禺茶楼里,成为异乡游子最牵挂的味道,也让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感叹“倍感亲切”。

美食除了满足口腹之欲,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金山爬一爬,兴旺又发达”。传统特色美食“爬金山”是鲮鱼在番禺最刁钻有趣的吃法,将鲮鱼起皮去骨搅碎,做成胶状生鱼滑,在铺满生菜的转盘之上堆成小山的形状,盘子旁围着一圈用鸡骨、猪脚熬制的热汤。食客们用勺子将鱼滑从底部扒起,放入热汤中涮煮,再滚两圈酱汁,伴着升腾的热气入口,鱼肉的鲜香与嫩滑的口感在味蕾上绽放,幸福在这一刻具象化。

“一条鲮鱼能够玩出这么多花样,足以见番禺人应时顺势、物尽其用的精神。”广府文化研究学者、番禺区饮食行业商会顾问林劲感叹道,“番禺菜既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具鲜明的本土特色,既体现着‘细品生活’的人生态度,也彰显了对不断融合创新的追求。”

传承创新世界知味

古语有云,民以食为天。番禺人的“好食之风”,从历代文化名人与美食的故事中可见端倪。屈大均尤爱吃鱼,鱼之味美在何处?他写道:“鲩鱼头,鲤鱼尾,鲢鱼之腹更甘旨。”久闻海目山鲥鱼鲜美大名,他还专门荡舟其间寻味,吃至兴头赋诗一首:“雨过苍苍海目开,早潮未落晚潮催。鲥鱼不少樱桃颊,与客朝朝作脍来。”

“何氏三杰”之首、广东音乐名家何柳堂是番禺沙湾人,不仅擅长音乐,还精通烹饪之道:炒牛肉时,他使用木瓜蕊进行腌制,使牛肉的口感又滑又嫩,这也是嫩肉粉的前身;炒虾时,他在虾背上轻轻划一刀再入锅,这样虾熟后就不会弯。如今,柳堂牛肉、炒直虾已成为广府人的经典佳肴。

作为广府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番禺美食记录着人间百态、讲述着番禺故事,也成就了“食在广州,味在番禺”的美誉。近年来,番禺成功申报“味在番禺”集体商标,评选新的“十大名菜、十大名点”,推动饮食服务、质量控制标准化,推动建立广府美食可复制、可推广模式,“味在番禺”金字招牌不断擦亮。

美味佳肴的制作技法、工艺需要传承,背后的文化记忆也需要传承。番禺将“广东音乐”和“味在番禺”两大文化名片进行融合,让听觉与味觉碰撞出别样的火花。《爬金山》将番禺美食以歌曲形式唱出来,描绘人们“爬山、玩水、品美食”的美好画面,并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融入其中,展现“爬完青山爬金山”的小康生活。《爬金山》词作者、广府文化研究学者、番禺区饮食行业商会顾问何穗鸿表示,“希望以艺术的形式推广番禺美食,让更多人了解番禺饮食文化和岭南文化。”

龙船粤乐传千古,盛宴乡愁入寸肠。何柳堂创作了气势磅礴的广东音乐名曲《赛龙夺锦》,赛龙夺锦宴就此诞生。今年,番禺文化名人、名厨大师合力复现这一传奇宴席,十道菜式蕴含着龙舟起、醒、游、赛、藏的全过程习俗,同时也寓含“何氏三杰”多首经典广东音乐名曲之意。在何穗鸿看来,赛龙夺锦宴将番禺底蕴深厚的文化之“韵”与番禺岭南水乡特色菜品之“味”相结合,成为独具番禺“韵味”的广府美食盛宴。

从2012年起,广州国际美食节主会场永久落户番禺,八大菜系、中西美食在这片土地上百花齐放,来自全球各地的食客闻香而至,也为番禺美食赋予新的生机。“广州国际美食节是人们了解番禺美食、广府美食的窗口,在这里可以探寻番禺美食、广府美食的前世今生。千百年来,‘味在番禺’不仅是传承本土之味,还在创新包容中不断融合中华之味、世界之味。可以说,番禺正成为世界美食的聚集地。”多次参与筹办广州国际美食节的林劲说道。

人生百味,皆藏于一碟一碗之间;一蔬一饭,都是平凡生活中的诗意。番禺美食存在于煎炒烹炸中,浸润在佳肴美馔里,底蕴与内涵、传承与创新交织,每一口都是对岭南文化的深刻体验,也让这座城市的魅力在舌尖上绽放与回味。

亲历者说

雍苑集团出品总监梁醒红:新鲜、浓味、滚烫是“味在番禺”的精髓

早上8点,当阳光穿过云层洒向大地,位于番禺市桥的雍苑食府热闹起来了。穿过古色古香的门头,茶楼里人声鼎沸,人们三五成群围坐一起,以悠闲而丰盛的早茶开启新的一天。在这里,水牛奶蛋挞、市桥白卖、南乳咸煎饼等番禺特色美食一应俱全。

看到食客的味蕾得到满足,雍苑集团出品总监梁醒红也露出了会心的微笑。“番禺是粤菜重要的发源地之一,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我认为‘味在番禺’有三个特点,第一是新鲜,第二是浓味,第三是滚烫。”他说。

来到番禺从事餐饮行业三十余年,梁醒红醉心于粤菜的研发和创新。在他看来,如今美食不仅是为了饱腹,更要满足人们对健康、美观的追求,因此必须不断对菜品进行创新,使之既保留传统特色,又有现代化的表达。

以番禺“十大名菜”,也是梁醒红的拿手菜——独占鳌头松子鱼为例,松子鱼是地方传统名菜,而番禺将其改良创新,烹饪出独树一帜的特色菜,因外观鱼头朝上,与番禺祠堂横梁上的鳌鱼外形相像,故以“独占鳌头”命名,寄托人们对“金榜题名”的美好期许。“我们做的松子鱼,鱼肉粒粒分明,用筷子轻轻一夹就能把肉夹下来,而且没有鱼刺,酸甜可口,老少皆宜。”梁醒红说。

近年来,他积极参与“味在番禺”名菜名点团体标准工作。“标准化的目的是让菜品的食材、制作方法和味道都符合一定的规范,番禺是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这样游客不论走进哪个餐厅,都能品尝到最地道的美味。”他还表示,当人们从番禺美食中感到满足和幸福,就是“味在番禺”的最好诠释。

0 阅读:3

羊城派

简介:广东羊城晚报新闻客户端羊城派内容以及资讯的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