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智库“史汀生中心”10月31日文章,原题:大国竞争不应左右美国的中东政策随着中国参与中东事务的程度不断加深,华盛顿担心北京会取代美国成为该地区的主要力量。这种担心越来越主导美国的中东政策。美国总统拜登2022年出访沙特阿拉伯期间就表达了这种担忧。他说:“我们不会一走了之,留下一个真空让中国、俄罗斯或伊朗填补。”这种担忧有可能阻碍美国对其在中东地区的角色进行早该进行的调整,并促使其做出冒险的让步,比如拜登政府提议向沙特提供一项防务条约,以换取限制该国与中国的合作关系。
北京并未对美国在该地区的利益构成严重挑战,而且在一个日益多方结盟的中东地区,试图处处与中国的影响力抗衡是不可能成功的。美国在其他地区和国内面临着紧迫的挑战。这种情况下,华盛顿应该抵制诱惑,不要让大国竞争左右其中东政策。
一系列引人关注的事态发展加剧了美国的担忧。其中包括中国促成了2023年沙特—伊朗关系正常化协议,同年金砖国家邀请沙特和阿联酋加入。然而,尽管中国在中东的参与度确实有所提高,但北京首要考虑的仍然是中东石油和经济机遇,其外交参与旨在促进这些有限的利益,而非谋求地区主导权。
过去20年里,中国与中东的经济联系大大扩展。中国已成为海湾地区石油的最大进口国之一,也是该地区许多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东地区也成了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落点,这推动了中国在该地区实体和数字基础设施项目上的重大投资,美国对此尤其关注。
中国—中东关系的发展体现了该地区日益多方发展关系的趋势,更加自信的国家尤其是海湾地区的大国,正在寻求多样化的关系,并最大限度地提高其外交灵活性。事实上,虽然中国取得了最显著的成就,但包括印度、意大利和韩国在内的一系列其他国家也加强了在该地区的参与。
由于中国在中东采取以经济为中心的方针,因此北京将地区稳定和经济机会最大化放在首位。中国不想卷入纷争不断的地区争端,寻求与地区所有国家建立稳定的经贸关系。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中国与伊朗和沙特阿拉伯建立了密切的伙伴关系,同时避免在两国的长期竞争中站队,以及中国政府有意促进两国关系的缓和。在这一转变中,中东国家迫切希望深化与中国的关系,因为中国的能源需求、支持经济多元化和能源转型的能力,都让它们将中国视为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合作伙伴。
美国官员对中国在海湾和更广泛的中东地区不断扩大的影响力感到焦虑,(他们)警告称中国可能“全面渗透”该地区,还称中东是“战略竞争的重要战场”。许多分析人士也呼吁华盛顿加大对中东的重视,包括向沙特提供安全保障,防止中国填补美国军力缩减造成的空白。
尽管华盛顿发出了警告,但中国在中东的野心似乎不大。虽然中国与中东地区的接触不断增加,但北京主要关注的是其能源和经济利益。此外,中国对军事干预、结盟和大规模外国驻军非常反感,认为美国在中东的做法是错误的。
美国决策者应该认识到两个关键的动态因素:首先,中东国家愿意且有能力按照自己的利益行事——而非受美国的胡萝卜或大棒摆布,并决心深化与中国的伙伴关系;其次,中美两国在中东地区的利益重合程度超过其他任何地区,中国的外交“胜利”不应被视作美国的“损失”,尤其是当北京利用其独特地位促进稳定时,如沙特和伊朗的和解。
美国应将经济和技术领域的竞争放在首位,在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和人工智能领域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伙伴关系。新兴技术等特定关切领域是可以管理的,包括在最敏感的问题上明确设定并执行红线。最重要的是,美国应避免随着中国—中东关系的加深而反应过度,或屈服于要求让步的压力,认识到美国的利益仍将得到保障。(作者克里斯托弗·普雷布尔和威尔·史密斯,乔恒译)
独唱
问题是美国需要一个分裂内斗的中东,而中国欲促成一个和谐稳定的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