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颖)在10月31日举行的2024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第五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获奖案例名单发布。由中宣部、北京市海淀区和内蒙古科右中旗联合申报的京蒙协作案例入选全球最佳减贫案例,小小干豆角撬动了千户农民年增收200余万元。
这场由干豆角带来的改变发生在内蒙古科右中旗。这里曾长期是国家级贫困县,现在依旧是全国16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之一,由中宣部等定点帮扶,北京市海淀区依托京蒙协作工作机制开展结对帮扶。
“我们发现巴彦茫哈苏木是牛羊饲养地区,天然牛羊粪便多,农产品种植充分利用本地区有机肥料优势,种出的豆角不但粗细均匀、无斑无虫,还色泽鲜艳、籽粒饱满,品质很好!”海淀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开始,海淀区与科右中旗开展结对帮扶,推动当地充分利用庭院经济种豆角——牵头企业免费把种子和农资分发给农牧户自行种植,与农牧户签订定向收购合同,并提供全程技术指导、专业服务等,带动农户种植豆角,实现产业发展、企业增效和农户增收多赢。
宝玉是巴彦茫哈苏木哈吐布其村的村民,患有脑梗,需要常年就医吃药,家庭经济紧张,如今家里种着4亩豆角地。“我这身体,平常干不了大活,真没想到在家种豆角也能挣钱,今年我的豆角长得特别好,又有2万多元的收入!”宝玉对自己的“居家就业”感到特别满意。
为了拉长豆角的产业链,2021年,北京市投入资金230万元,在当地建设了有机蔬菜加工基地,包括钢结构厂房、豆角处理设备、变压器和道路硬化等附属设施改善;2022年,海淀区投入60万元对原料车间和成品库进行扩建;2023年,为了迎合电商直播等需求,海淀区继续投入60万元建设了集直播、展览、体验、培训为一体的多功能厅……
巴彦茫哈苏木的干豆角,采用风干工艺,将有机豆角水分控制在3%至5%,12斤新鲜豆角制作出1斤干豆角,营养丰富、口感独特,受到市场好评。如今,小小的干豆角,已带动巴彦茫哈苏木及周边1000余农户参与,平均每户增收2000余元,年增收200余万元。2023年,巴彦茫哈苏木人均纯收入23248.77元,是2014年的4.2倍。其中脱贫户人均纯收入25023.12元,是2014年贫困户的7倍。
在有机干豆角成功种植和销售的基础上,这种“政府扶持+企业主导+农民合作+订单生产”的模式开始不断复制,萝卜干等新产品也在推进中。
“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自2018年起,由中国国际减贫中心(原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世界银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和亚洲开发银行等7家机构联合发起,旨在从全球视角关注减贫及乡村发展,通过案例评选及发布,向世界分享成功的减贫模式及创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