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40年前中国首次南极科考:无地图无破冰船队员签“生死状”,“万里长城”向南延伸

上游新闻 2024-11-02 17:18:07

11月1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又一次出征奔赴南极。40年前的1984年11月,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伍正式出发,近600名队员远赴南极,用四十五天建成了中国首个南极科考站“长城站”。

中国与南极相隔万里,为什么要去那里建考察站?那时的中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连一艘破冰船都没有,一张完整的南极地图都没有,如何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在万里征途和建站过程中又克服了哪些困难?今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上游新闻为你讲诉远征南极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意义

先遣考察科学家写五万字报告

32名科学家联名呼吁建站

为什么要去南极?用首批南极考察队员、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刘小汉的话说就是,南极科考是国家战略,大部分发达国家和南半球几个发展中国家从1957年就开始进入南极,中国晚了几十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领导人和民众意识到中国必须在全球有所作为和影响,在南极建站是其中绕不过去的一步。因为,那是一个国家的地平线,一个国家的远方。

1978年10月,国家海洋局向国务院呈报了《关于开展南极考察工作》的请示。

时任国家海洋局工作人员、后任中国极地研究所副所长的颜其德称,当时的国际形势时不我待。1959年,在南极建立了科考站的美、英、苏、日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签订了《南极条约》。条约禁止在南极进行军事性质的活动和资源开采,鼓励进行科学考察和国际合作。更重要的是,该条约冻结了南极主权,即各国对南极领土主权的任何要求,在《南极条约》生效期间不被否定,也不被肯定。条约将于1991年到期,之后是续签还是订立新条约,会不会开放资源开采,都很难预测。

到上世纪70年代末,已有18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40多个常年科学考察基地和100多个夏季站。不但发达国家,很多发展中国家都已经把国旗插到了南极大陆,阿根廷和智利站居民点上甚至降生了五六个新生儿,俨然是在为未来的领土诉求做舆论准备。

1980年1月12日,我国派遣董兆乾、张青松两位科学家赴南极先行考察。两位科学家对南极考察队运转、衣食住行、安全保障、交通运输、通讯联络、建筑物等,开展了详细、认真的调研考察,形成了5万多字的综合报告。翌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

1983年5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决定,批准我国加入《南极条约》。一个月后,中国正式成为《南极条约》缔约国。

1984年2月,中国科学院召开“竺可祯野外科学工作奖”颁奖会,获奖的王富葆、孙鸿烈等32位科学家以“向南极进军”为题,联名致信中央和国务院,建议中国在南极洲建立考察站,进行科学考察。根据领导人批示,1984年5月,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国家海洋局开始调研南极考察、建站的总体方案。

筹备

一张完整南极地图都没找到

用远洋科考船代替破冰船

在得到批准后,时任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郭琨马上开始筹备工作,准备带队登陆南极。然而,他带领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人员翻遍了北京的图书馆,连一张完整的南极地图都没找到。最后在一个旧书摊上找到一本1927年的英译本《南北极志》,这就是他们当时能找到的最重要资料。

万吨级远洋科学考察船“向阳红10号”。图据央视新闻客户端

当时世界上的南极科考大国都已拥有多艘专业破冰船,而中国一艘都没有。经过反复讨论,决定用中国自主设计制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科学考察船“向阳红10号”代替破冰船。“向阳红10号”不具备破冰能力,但可以抵抗十二级风浪。

南极年平均温度零下25度,极端最低温度近零下90度。中国考察队员采购不到符合要求的极地装备,只能自己设计。上海纺织科学院经过多次试验,研制出了中国南极考察羽绒服面料,上海羽绒厂赶制了上千套南极羽绒服和夏考服。天津运动鞋厂、天津大中华橡胶厂和天津长征鞋厂研制出了中国南极考察夏季鞋和防寒靴。经过四个多月的准备,建设南极科考站的物资和科学仪器设备共计500吨、千余种全部运抵上海。

远征

船只连续出现故障

六成队员严重晕船

1984年10月8日,我国第一支南极考察队成立。全体考察队队员在北京体育学院进行了训练,主要是营建、抢险救生、防火灭火、学习《南极条约》以及体能训练等。邓小平为他们写下“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贡献”的题词,极大鼓舞了考察队员的信心和士气。

1984年11月20日上午,中国首次南极考察船编队共591名队员,乘坐“向阳红10号”远洋科考船和海军“J121”打捞救生船,从上海码头起航,奔赴南极,掀开了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史上新的一页。

海军J121打捞救生船。图据央视新闻客户端

南极考察总编队下分南极洲考察队、南大洋考察队、“向阳红10号”远洋科学调查船、J121号打捞救生船四个单位。其中,南极洲考察队肩负着在南极乔治王岛建立长城站的任务,为重中之重。郭琨担任队长。

船队于1984年12月1日来到赤道,遇到了第一个挑战——高温导致“向阳红10号”船的高压油泵发生故障。轮机班的同志顾不上54℃的高温和晕船反应,一边呕吐,一边抢修,很快排除了故障。

“向阳红10号”船的故障刚被排除,“J121”船的右主机第一缸冷却水套管支架又发生断裂。考察队考虑再三,决定采取不得已的应急措施:封缸航行,紧急避险。幸运的是,接下来的狂风恶浪竟没有让“J121”船出现问题,封缸持续航行了25天,直到靠岸后,才更换了从国内空运来的支架。

搭乘“向阳红10号”船的刘小汉等队员们都签下了“生死状”。船上带了一些大塑料袋,作为尸袋备用。“向阳红10号”船的条件很糟糕,几个人挤在一个小舱室,卫生间也是公用的,很脏很乱。每人每天只有一茶缸淡水,用来洗脸、刷牙、擦身等。

12月12日,两船驶入西风带。这里又被称为暴风圈,常年伴有七八级大风和十余米海浪。60%以上的队员晕船,有队员甚至去找过郭琨,说太难受想跳海。队员们编成了一个顺口溜:“一言不发,二目无光,三餐不食,四肢无力。五脏翻腾,六神无主,九卧不起,十分难受。”郭琨号召共产党员带头到餐厅吃饭。

建站

原定地址被抢占临时换地方

突击队员跳进海水轮班建码头

由于“向阳红10号”船既不是破冰船也不是抗冰船,所以必须赶在南极夏天结束前完成建站并撤离。然而,当1984年12月,中国南极首次考察队渡过万里重洋抵达乔治王岛麦克斯威尔湾时才发现,原来的选址已被先于中国十几天抵达的乌拉圭考察队搭帐篷占住了。考察队只能决定,放弃原址。

选择站址并不简单,必须有水源、地基要结实、不能处在风口。所有队员全部上岸,兵分两路,重新选址。一周后,确定菲尔德斯半岛东岸为新址。

1984年12月30日15点16分,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在南极乔治王岛登陆,郭琨举着国旗带队登陆,在南极大陆上首次留下了中国南极科考队的足迹,鲜艳的五星红旗从此飘扬在南极上空。

建站的第一大难题是抢建卸货码头。因为大船无法靠岸,只能靠小艇把500吨建站物资运到岸边,再转运到站。因此,必须要在岸边抢建一座供小艇停靠和汽车吊运物资的码头。考察队指挥部决定组建一支20人的码头突击队,3天内完成任务。

颜其德记得,1月的南极乔治王岛气候恶劣,冰天雪地,寒风凛冽。队员们跳入刺骨的海水里,岸上的临时帐篷里准备了老酒、姜汤、棉大衣和热水袋等应急御寒措施。突击队员两班倒,10个人10分钟一班,在海水中抡锤、扶钎、打桩。冻得顶不住了,就上岸进帐篷暖和一下,另外10个人马上跳下水接替,一秒钟也不耽搁。突击队员们72小时连续轮番作业,简易码头基本建成。

南极夏天的平均气温为零度,站上最低气温为零下7度。郭琨的日记中记录,在南极停留的59天里,8天晴,26天雨,25天雪。大风来袭时,最大风力达每秒40米,强度超过12级台风。

队员们睡在充气帐篷里,充气垫和睡袋就铺在冰原上。塑料帐篷常被大风掀翻,拉链式门帘缝中时而灌进雪粒。有时队员收工后,帐篷里积雪已有一尺多厚。每天12点后收工,因为极度疲劳,躺下就睡着。第二天醒来,经常是睡袋上一层雪,充气垫下一摊水。

刘小汉说:“那时根本分不出领导和科学家,全都是建筑工人,都扑在第一线,包括郭琨队长自己。我们跳进那么冰冷的海水里修码头,奋战一天总算修好,结果第二天起来一看被海冰推走了,只能重新来。”

1984年12月,中国第一座南极考察站长城站开建。图为中国考察队设在乔治王岛的临时营地。图据北京科协微信公众号

四十五天后,2月14日,中国南极长城站完成了最后一道工序。“长城站”铜制站标被镶嵌在第一栋屋门正上方,意为“万里长城向南极延伸”。长城站主体部分由6栋橘红色房屋构成,包括发电站、通讯电台、气象站、测绘、食品库、科研栋、医务文体栋、码头、直升机机场、邮政局等20多个部分。

在长城站主楼前,队员们竖立了一块路标牌——17501.949公里,这是长城站与北京的距离。

首次南极考察队建造的长城站主楼。图据i自然APP

1985年2月20日是大年初一,考察队举行了长城站落成仪式,庆功宴上,全体男儿相拥痛哭。

至此,我国成为在南极建立考察站的第17个国家。同年10月,中国成为《南极条约》协商国,享有了南极事务的议事权和决策权。中国在国际南极治理舞台上正式有了话语权。

如今的中国南极长城站全景图。图据i自然APP

队长

每天清晨挨个帐篷叫人起来干活

4年后再次率队建立中山站

1981年5月,外交部、国家科委和国家海洋局报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此时,郭琨从国家海洋局科技部综合计划处调任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他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气象专业,从事军事科技工作多年。对郭琨来说,这是一个没有任何经验的新领域,他甚至不知道该考察哪些项目,只能从报纸上参考其他国家的做法。

1983年,郭琨、司马俊和宋大巧三人以观察员身份,第一次代表中国出席在澳大利亚举行的第十二次《南极条约》协商国会议。《南极条约》分为协商国和缔约国。协商国由原签订协议的12个国家和以后在南极建立考察站的4个国家组成。没有在南极建站的中国是获邀与会的9个缔约国之一,在国际南极事务中没有表决权。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当时只有中国没有表决权。

会议有30多项议程。每到进入实质性议题时,小木槌就会敲下,请所有非协商国代表离开会场去“喝咖啡”,事后也无人向他们通报会议进程和情况。时年48岁的郭琨认识到,建南极站与否,“关乎国家荣辱和民族尊严”。而要成为《南极条约》协商国,有两个硬性指标:一个是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二就是要在南极开展科学考察活动。郭琨当即立誓:“中国不在南极建成考察站,绝不再参加这样的会议!”

当中国首个南极考察队来到南极洲乔治王岛后,全体人员投入到极为艰苦的建设工作之中,没有任何区别,大家都是建筑工人。南极的冻土很硬,一镐头下去只能松开一点土。为了抓进度,队员们每天只有4小时睡眠时间。郭琨每天早上挨个帐篷走一遍,拉开每个人的睡袋,把人硬拽起来,喊一句“干活了”。

没有饭厅,队员们只能在帐篷外吃饭,还没吃完,就冻成了冰块。洗漱全部在冰冷的溪水里,或者用雪擦一把。很多人的脸和耳朵都冻肿了。气象班每天报告气象情况,只要天气稍一好转,郭琨就马上喊大家干活。

刘小汉说,郭琨是“铁血将军”,办事果断严厉,地基的坑挖不出来不行,限定时间必须完成。“大家就算累得要死,他一个眼色,就只能拼命干。”

1985年2月20日,考察队举行了长城站落成仪式,大家在餐厅举行庆功宴。郭琨激动地说,总算不辱使命,说着说着就哭了。

长城站建好4年后,郭琨再次担任南极考察队队长,率队出发,在南极腹地建立了中国第二个科考站中山站。

2017年4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国家海洋局对中国极地考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授予郭琨等59人“中国极地考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当月,央视最新一期《朗读者》播出,已经82岁的郭琨作为嘉宾被请上了舞台,他曾七下南极,两次荣立一等功。因为长期在极寒环境下工作,多年伤病导致双腿现在无法行走。当郭琨接到去南极建科考站的任务时,他说:“事关民族荣誉、国家尊严,我就是拼了老命,也得把这件事情做好。”

节目现场还展示了一个破锣,那是长城站建成后,队员们太激动而敲破的。说到那些曾经激情燃烧的岁月,郭琨激动难言。

2019年4月3日,郭琨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2019年6月8日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场活动揭晓了10位2019年“海洋人物”,郭琨位列其中。

小伙

当年最年轻的队员今年退休了

在南极大陆迎来21岁生日

杨关铭是1984年我国首次南极考察队伍中最年轻也是最晚退休的一位。1964年他出生于浙江诸暨,15岁时考上厦门大学海洋系,本科毕业工作没多久,20岁时便加入南大洋考察队前往南极。之后,他一直留在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简称“海洋二所”)工作,直到今年3月正式退休。

1984年11月20日,由老中青三代科研人员组成的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乘坐“向阳红10号”远洋科考船从上海出发,开始远征南极。“当时觉得南极就是路途远一点,并不知道会遇到这么大的危险。”尽管有多次出海经历,但1985年1月26日,在南大洋,杨关铭遭遇了终生难忘的风暴袭击。“向阳红10号”船陷在狂风大浪之中,整整9个小时无法摆脱。

杨关铭在长城站前合影。图据潮新闻客户端

“那时候我们主要通过接收美国卫星云图来预测气象,但它每天只有两次,接收不到就无法知道可能生成的气旋。我记得刚进入南极圈的那天,我们就遇到了10级以上的大风,卫星云图没有接收到,果真陷入了一个飓风圈内,浪高大概有十二三米。”杨关铭说,“真的是在‘鬼门关’走了一遭。”

“我们当时坐在主甲板下面一层里面,看到舷窗外一会儿是海、一会儿是天,风浪使钢板摩擦发出刺耳的声音。”杨关铭说,彼时的他无法端坐,却也不再晕船,不再与同伴交流,神经变得高度紧绷,“当时我们已经把自己的性命置之度外了,只是觉得中国人第一次去南极考察,如果搞砸了那真是太遗憾了,将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杨关铭说,风浪里“向阳红10号”科考船尾部的停机坪在正常情况下离水面有10米高,但在风浪里就一会儿栽进海里,一会儿又翘至半空,船艉推进器的螺旋桨当时经历了9次空转“飞车”,这样很容易把电机烧坏,非常危险。

杨关铭说,尽管当时是南极的夏天,但昼夜温差很大,最低温度仍在零下十几摄氏度,在调查作业时经常与零度的海水打交道,他因为个子高、脚大,没有合适鞋码的南极靴,当时只好将就着穿两双袜子保暖,外面再套一双普通的雨鞋防水,“双脚的冻疮破了又生、生了又破,又痛又痒。”即便如此,杨关铭依旧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1985年2月24日,在南极大陆上,杨关铭迎来了自己的21周岁生日。在前辈们为自己庆生时,他内心只有一个愿望:“活着回去”。至于剩下的细节,早已在紧张的情绪中记不太清了。

新闻纵深

中国极地科考大事记

1984年10月8日

中国首次南极洲考察队成立,全队54名队员,主要任务是:建立中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和陆上的科学考察。队长郭琨,副队长董兆乾、张青松。

1984年11月20日

中国首次南极洲考察队、南大洋考察队乘坐“向阳红10号”船和“J121”船,于上午10时从上海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码头起航,中国迈出了远征南极的第一步。

1985年2月14日

中国南极长城站胜利建成!

1985年4月10日

上午12时,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两船胜利返回上海。

1989年2月

中国南极中山站建成。经过不间断的扩建和功能完善,中山站现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南极考察基地,建筑面积达7400平方米,有各种建筑18座,包括办公栋、宿舍栋、气象栋、科研栋、打电栋、车库等,建有雪冰实验室和极区空间实验室。中山站不仅是我国南极考察的支持站点,也成为我国开展南极内陆考察的大本营。

2004年7月

中国北极黄河站建成。

黄河站位于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是中国依据《斯瓦尔巴条约》1925年缔约国地位而建立的首个北极科考站。

中国北极黄河站是中国继南极长城站、中山站两站后的第三座极地科考站,中国也成为第8个在挪威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建立北极科考站的国家。北极黄河站拥有全球极地科考中规模最大的空间物理观测点。

2009年1月

中国南极昆仑站建成‌。

昆仑站位于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海拔4087米,是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内陆科学考察站‌,昆仑站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成功跻身国际极地考察的“第一方阵”。昆仑站的建设过程非常艰难,位于“人类不可到达的生命禁区”,冬季气温可以低至零下90摄氏度,设备在此运行需要面对低温、霜雪、有限能源和通信等多重挑战4。

2014年2月

中国南极泰山站正式建成开站。

“泰山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之后中国的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位于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的伊丽莎白公主地,距离中山站约520公里,海拔高度约2621米,是一座南极内陆考察的度夏站,年平均温度-36.6度,可满足20人度夏考察生活,总建筑面积1000㎡,使用寿命15年,配有固定翼飞机冰雪跑道。

2024年2月

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开站。

它是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第3个常年考察站,建筑面积达到5244平方米。

秦岭站位于南极地区岩石圈、冰冻圈、生物圈、大气圈等典型自然地理单元集中相互作用的区域,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可容纳度夏队员80人,越冬队员30人,计划用于开展大气环境、海洋基础环境、生物生态等多圈层、多学科的观监测和科学研究工作。

2024年11月1日

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乘着我国极地考察船“雪龙”号和“雪龙2”号,从广州南沙码头出发,奔赴南极。

本次考察将历时近7个月,预计于2025年5月返回国内。考察队由来自国内80余家单位的500余人组成。

上游新闻据中国新闻周刊、潮新闻客户端、中国自然资源报、央视新闻、央广网等综合

0 阅读:6
上游新闻

上游新闻

重庆第一都市新闻APP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