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科学节”有多好玩?中国科学院第七届科学节2024广州专场在华南国家植物园举行|科学驿站

羊城派 2024-11-03 08:42:39

精致的科技成果模型、有趣的化学实验、前沿的个人飞行载具,还有炫酷的三角翼遥控滑翔机表演……11月2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成为了科学的欢乐海洋——中国科学院第七届科学节(2024)广州专场暨“和自然为伴与科学同行”基于自然教育的公民科学行动计划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在这里正式启动。

现场:单人喷气飞行背包亮相

如何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了解天文知识?一家科普教育机构带来了他们的“北斗带我行”的产品,用卡牌的形式,在游戏中将人类对于苍穹的探索细细呈现。

广东省绿化委员会、广东省林业局还在现场开展了”认种一棵树绿美广东“的活动征集,通过小程序就可以开启属于自己的种植之旅——完成各项任务获取能量,为树木成长施肥浇水,还可以收获专属植树纪念徽章和证书。

“为什么这个东西越燃烧越长大?”来自中山先进低温技术研究院的科学家们,在现场展示了“法老之蛇”的科学实验,让不少现场的孩子啧啧称奇。原来,所谓的“法老之蛇”是由糖和小苏打按照4:1的比例混合而成,小苏打在受热时能够分解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使糖燃烧后的碳更为蓬松,形成了一边燃烧,一边冒出“黑蛇”的现象。

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南沙)带来的单人喷气飞行背包(模型)更是让现场炸裂。该院工作人员向羊城晚报记者介绍说,穿上这套背负式、小巧便携的装备,个人就可以在空中自由飞翔。这套设备目前已经完成了多次成功试飞。

可亲手尝试“魔术可乐”“大象牙膏”等科学实验

据记者了解,本届科学节活动以“嗨,科学!——好奇探索未知,科学连接未来”为主题,广州专场活动通过科学展览、实景模型、科普报告、科学文艺汇演、科学实践等形式,吸引了24家参展单位参加。其中,16家中国科学院院内外机构带来多个特色展品、节目和实践活动,让公众近距离感受科学的魅力。

中国科学院科学节是中国科学院自2018年起打造的面向社会公众的大型科学嘉年华活动,主场活动设立在北京,今年在广州和西安分别设置了专场,融合区域科研院所特色,推出系列精彩活动。广州专场活动由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承办,围绕“节目+节日”两大特色,注重科学与文化、艺术的充分融合,共设置“嗨剧场”“创新展”“零距离”“创工坊”“科学之美”“科学与中国”之夜、“科学教育沙龙”七大板块。

其中,“嗨剧场”以科学文艺展演为主,主要有才艺节目表演、科学实验、非遗展示等多个节目,将科学知识与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带来的《龙腾狮跃》,以磅礴气势拉开了演出的序幕,紧接着东荟花园小学的《绳彩飞扬》和广东实验中学的《万疆》表演,不仅展示了青春活力,更饱含着对祖国的深情。而广州协和学校的科普剧《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以生动的戏剧形式,带领观众感受知识的力量。

“创新展”板块集中展示各研究所的最新科研成果,如、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等,通过实物和模型展示,让公众体验前沿科技。此外,广东实验中学、广东广雅中学、广州协和学校也受邀参展。

“零距离”板块,带公众探秘华南植物园标本馆,了解一线植物学家的工作日常,参观馆藏的珍贵植物标本,感受严谨治学的科学家精神;“创工坊”板块以科学实践和科普互动为主,通过新能源实物和模型展示,互动科普游戏,和“魔术可乐”“大象牙膏”等科学实验,让公众体验科研工作的有趣一面。

此外,“科学之美”板块展出100多幅精美的科学图片、植物科学画、粤港澳大湾区常见蝴蝶图鉴和手绘环境地图等内容。“科学与中国”之夜板块,联动多个研究院所,开展夜游华南国家植物园、夜观森林、探索海洋和探秘微生物等系列科普活动,激发孩子对自然科学的好奇心,增进亲子感情。

科学的进步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借助本届科学节的平台,联合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和广东省林业局,共同发起“和自然为伴与科学同行”基于自然教育的公民科学行动,通过带动社会公众参与到科研数据的记录中,促进科学与自然的融合,深化科学教育融合自然教育的鼎湖山模式,为广东省高品质自然教育工作提供新思路、新方式和新样板。

现场还颁发了“中国科学院科普进校园湾区百校行”优秀组织奖。

“科学普及是连接科研与公众的桥梁,通过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激发人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公众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副院长、分党组成员孙龙涛表示,科学的进步不仅依赖于科研人员的智慧和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党委书记、副主任魏平则指出,作为我国历史最悠久的植物学研究机构之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自1929年创建以来走过了近百年历程。历代“华植人”秉承“根植华南、家国天下”的理念、情怀,潜心于科学研究、专注于植物保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华南植物园也一直致力于科学普及和自然教育工作,在科普人才队伍培养、科普活动开展及自然教育课程研发等方面坚持探索、不断创新。

文、图|记者李钢通讯员张荣彬何锦燕

0 阅读:4

羊城派

简介:广东羊城晚报新闻客户端羊城派内容以及资讯的推送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