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萍事件”结论公布,预选赛成绩系教师帮助,我们该从此事吸取什么教训?

虎嗅APP 2024-11-03 12:08:15

11月3日,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组委会发布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获奖名单,共有86名选手获奖,其中金奖5名,银奖10名,铜奖20名,优秀奖51名。

该组委会还单独发表说明指出,在本届竞赛中,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教师王某某和其指导的学生入围决赛,引发社会关注。根据决赛阅卷结果,二人未获奖。据调查了解,王某某在预选赛中对其指导的学生提供帮助,违反了预选赛关于“禁止与他人讨论”的规则。这也暴露出竞赛赛制不够完善、管理不够严谨等问题。对此,组委会表达歉意,并承诺吸取教训,优化规则。(界面新闻网11月3日报道)

今年高考,各地都有部分在数学、物理等学科奥赛获奖的学生,保送直升北大、清华、浙大等院校,为此也有部分网友迄今愤愤不平,认为在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预选赛中位列第12名并以此晋级决赛的姜萍也应当获得这样的保送直升。

姜萍的预选赛成绩是在6月13日公布的,之后,陆续有谣言传出,甚至宣称姜萍在决赛中拿到了比预赛还要高的成绩和名次。对此,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组委会并无更多说明。

往年的决赛成绩会在比赛后较快公布,而今年的决赛成绩则不断拖延,这种沉默“令人震耳欲聋”。

一些数学家、数学教授基于前期流出的答题板书,姜萍的日常考试成绩等信息,质疑姜萍不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开挂”,甚至有教授表示愿意对赌,押上了自己的职业荣誉和巨额悬赏基金。质疑者甚至退而求其次,认为如果姜萍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水平确实达到了与预选赛相符的层次,哪怕决赛没有拿奖,也可以进行线下面试,通过晤谈来判定其真实学力。

对此,姜萍一方也保持沉默。

当然,姜萍的支持者其实也不少,甚至占据了压倒多数。因为这个案例足够具有励志意义,一些教育专家、网红也纷纷大蹭流量,兜售人生没有局限、人生不是一条独木桥、不要低估自己的潜能等“心灵鸡汤”。

简单来说,支持者往往用很简单的话语,就能回怼质疑者“承认别人优秀有那么难吗?”

事实上,在历史上,无论中国还是西方,确实出现过那种出身寒微然后突然展现出杰出学力,成长为杰出科学家的案例;有些科学家并无名校背景,第一学历甚至只有中专,却最终成长为诸如清北级院校的博士、教授。

很多新闻媒体尤其热爱上段所述的激励案例。这倒是很正常的操作手法,因为反常才具有新闻性。

而不少自媒体热衷炒作姜萍的案例,则是因为拿这个小姑娘说事,可以渲染现在的中考、高考筛选制度不够公平和有效,以至于会遗漏杰出人才在民间。

几个月下来,支持者与质疑者谁都没能说服谁,都觉得自己有道理。

其实,“承认别人优秀”真的很难。比如国乒最近赛事受挫,很多粉丝并不认为是因为诸如来自埃及、伊朗、瑞典的运动员有多么优秀,而是国乒现在担纲的运动员不如以前。

但是,埃及、伊朗、瑞典,以及日本等国的乒乓球选手优秀,至少跟国乒现在的选手是同一个水平级,或者说技术实力稍弱但临场能力比较强,这是毋庸置疑的,这是能够从这些选手的成长轨迹中找出实证依据,比如从很小年龄就开始保持高强度、科学化训练,以及一路以来的参赛记录,勾画出成长痕迹。很明显,这些选手并不是突如其来,在没有参赛、训练记录的情况下突然出现在赛场上,还具备威胁国乒主将的实力。

现在,尘埃落定,真相浮出水面,现在最重要的问题,其实是我们应当如何从这起事件,或者说闹剧中吸取教训。下一次再出现类似的天才神话、励志爽文,是不是还会有大量的支持者,完全无视诸如数学高水平竞赛对应的高层次学力、长期艰苦训练以及兴趣、智力禀赋等要素?

当然,虽然至此,我个人依旧相信姜萍在她的年龄段、学历学业层次,仍然拥有数学学习、研究、运算成长方面的巨大潜力。但要释放出这种潜力,需要一个很艰苦的过程。

0 阅读:146

评论列表

IF YOU

IF YOU

2024-11-04 09:37

中国只有清华北大国科大南大四所大学获奖,我弟八年前高考考进的清华,清华分数线419,北大分数线422,国科大分数线402,南大分数线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