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初中生亲手制作的标本,在中国首个巨幅超显微昆虫摄影展亮相

钱江晚报 2024-11-04 10:31:23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朱丽珍

最近到浙江自然博物馆,中国首个巨幅超显微昆虫摄影展会让参观者震撼。摄影师王恒借助微距镜头和显微镜头,将昆虫身体细节的微妙清晰记录在众多作品里。在前沿显示科技的助力下,一场超微昆虫摄影展《咫尺幻境》,为参观者解锁肉眼难以闯入的昆虫微观视界。

其中,一幅《莫氏苔螳》“写真照”,与一位杭州初中男生相关——这只莫氏苔螳,由来自杭州江南实验学校八年级的昆虫爱好者叶夏安亲手制作成标本,再经王恒之手拍摄成作品展示。

叶夏安在莫氏苔螳前合影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莫氏苔螳是近年来中国境内螳螂目昆虫的新纪录属种之一,具有很强的观赏性。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放大百倍呈现在观众面前,还在纪录片里看到螳螂的拍摄过程,叶同学特地到照片前合了影。

这只是叶夏安与昆虫故事的一个定格片段。

从幼儿园大班时被纪录片《极速猎杀》瞬间“击中”,叶夏安的空余时间,几乎都被昆虫占满。他会为了捕获一只花金龟,在树下死守两个小时;会为寻找一只锹甲虫“天目之星”,连续几个周末上天目山小住。在爸爸的支持下,他还拥有了自己的甲虫工作室,从幼虫培育到标本制作,在小小世界里钻研。

可以说,昆虫是每个孩子求知路上绕不开的“角色”。

小时候的叶夏安,跟其他小朋友一样,会因为虫子漂亮、特殊,被外形所打动,随着年龄增长,他对昆虫的研究更深入、具体,随口说出的昆虫名字,网上能搜到的资料很少,只有在《婆罗洲特鲁斯马迪山动物图典》这样的专业书籍里,才可能有所记载。

叶夏安寻找昆虫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过去的这个暑假,叶夏安又和爸爸赶往马来西亚婆罗洲的世界顶级昆虫科考营地,赴一场昆虫之约。在那里,他与全球各地不同年龄的昆虫“发烧友”,一起在雨林穿梭,与昆虫亲密接触。

爸爸还记得抵达营地的那一幕,坐在越野车上,叶夏安已经绑上昆虫“野采神器”,脸贴着车窗,紧盯着窗外的一棵棵树,看看哪棵底下可能有虫子。车子刚停稳,他就一路飞奔,跑到鞋子都快掉了,只为了验证自己的推测是否准确。

叶夏安在观察昆虫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如今的叶夏安,早已不是昆虫的“外貌追求者”,他会通过专业书籍,向专家请教,了解昆虫背后涉及的地理、气候、海拔高度、植被分布等多门学科知识。一只甲虫原产地在哪几个区域?生活习性如何?有什么特征?爸爸需要翻书对应着找,而他却如数家珍。

于是这一次,抵达营地还不到五分钟,他就凭借经验,找到了一只马来扁锹,个体还不算小,兴奋地和书本主编张巍巍老师合了影。

爱昆虫的男孩叶夏安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进入初二,叶夏安也面临升学压力,但每个周末,他仍旧会抽出一天时间给昆虫,不过不再执着于寻找“好看的虫子”,而是研究起了山脉、植被,那些听起来有点枯燥的知识,外出一整天,看起来一无所获,他却甘之如饴。

既要保持兴趣,也要往正统科学方向培养。这是爸爸对叶夏安的要求,而他也朝着这个方向一路前行。

叶夏安与昆虫摄影合影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美好寄语——

教育,不仅是授业、解惑,更为育人,同时也在回答一个问题: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核心不仅仅是灌输知识,而是挖掘每个孩子的独特潜能——不同的兴趣、天赋和需求,都值得被了解和尊重。

从研究高铁列车国之重器的小学生,到钻研昆虫微观世界的中学生,还有爱上烘焙的小姑娘,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多元兴趣探索中,享受多彩的人生体验,而在兴趣驱动之下,也激发他们无限潜能。

0 阅读:1

钱江晚报

简介:钱江晚报官方账号